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20篇
  免费   295篇
  国内免费   1723篇
  2024年   38篇
  2023年   135篇
  2022年   157篇
  2021年   152篇
  2020年   132篇
  2019年   140篇
  2018年   136篇
  2017年   127篇
  2016年   132篇
  2015年   138篇
  2014年   239篇
  2013年   190篇
  2012年   225篇
  2011年   219篇
  2010年   207篇
  2009年   221篇
  2008年   330篇
  2007年   173篇
  2006年   211篇
  2005年   170篇
  2004年   121篇
  2003年   162篇
  2002年   147篇
  2001年   130篇
  2000年   104篇
  1999年   78篇
  1998年   58篇
  1997年   67篇
  1996年   72篇
  1995年   65篇
  1994年   40篇
  1993年   45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30篇
  1990年   37篇
  1989年   31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6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986-1987年连续两年系统调查了北京地区大葱(Allium fistulosum L.)和玉米(Zeamays L.)根际 VA 菌根侵染百分率及菌根真菌孢子密度的季节变化。分析了菌根和菌根真菌的发生与几种土壤因子(土壤硝态氮、铵态氮、速效磷和有机质含量,土壤 pH 值)和气候因子(气温、积温、土温、光照、降水量,相对湿度等)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大葱和玉米的侵染百分率随作物生育期的增长而增加,并以6月和9月的增长速度最快。一年中,植物根际菌根真菌的孢子密度有二个高峰,分别在6-7月和10月。在北京的同一地区,一年中,几种测定的土壤因子变化很小,因此,认为气候因子对菌根发生的季节变化具有更大的影响。用线性相关和关联度分析的结果表明:一年中,菌根的发生与积温的关系最为密切。  相似文献   
12.
本文研究了温度、盐度和重金属等几种因子对缢蛏和长牡蛎幼体趋地性和趋光性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1)降低温度能增强缢蛏幼体的正趋地性,而长牡蛎幼体却由正趋地性转变为负趋地性,同时两种幼体的正趋光性受到抑制作用;升高温度对缢蛏幼体趋光性的影响不明显,但能加强牡蛎幼体的正趋光性。2)盐度提高时缢蛏幼体的正趋光性趋于增强,正趋地性趋于减弱。3)重金属Cu和Zn在各自的亚致死浓度下具有提高缢蛏幼体正趋地性和降低正趋光性的作用,而牡蛎幼体的正趋地性却趋于减弱,正趋光性趋于增强。本文据上述幼体的行为变化,还讨论了这几种因子对幼体垂直分布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3.
黔桂边境六县植物区系组成及其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光照   《广西植物》1990,10(4):297-306
黔桂边境六县植物区系有维管束植物203科921属2255种(变种)。其中种子植物含25种以上的有22科,代表成分有樟科、山茶科、壳斗科、五加科、桑科和椴树科。区系的特点是:地理成分复杂、分布交错;热带、亚热带性质明显;区系起源古老;特有珍稀种类多;喜酸成分较喜钙成分占优势;草本与木本种类近等。此外,对本区系自然条件及植物资源利用也作了简述。  相似文献   
14.
松嫩平原南部植被与环境相关性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环境格局入手,分析植被对环境的反应,是研究植被与环境相关性的一条途径。本文采用该途径。从生态种组入手,分析松嫩平原南部植被与环境的相关性,根据该区自然条件的特点,用生态系列表,分析植物对土壤盐碱,水分,有机质和氮素的含量以及土壤酸度的反应。依植物对上述各因素要求的相似性划分单因子生态种组,并以此为基础,综合植物对上述各因素反应的相似性,划分了11个综合因子生态种组,阐明 生态种组与植物群落及立地的关系。依据三者的关系,结合牧业生产,划分了4个立地类型。  相似文献   
15.
水洞沟遗址的环境与地层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水洞沟第四纪地层可与萨拉乌苏河组上段对比。水洞沟遗址包含有新石器和旧石器晚期文化,其旧石器晚期文化发生在距今20,000多年至10,000多年间的黄土状粉砂土中,即发生在末次冰期主冰期的干冷环境下,比发育在距今约35,000—50,000年间的萨拉乌苏河旧石器文化为晚。  相似文献   
16.
9种针阔叶幼树的蒸腾速率,叶水势与环境因子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相似文献   
17.
9种针阔叶幼树的蒸腾速率、叶水势与环境因子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4,自引:2,他引:22  
应用QK-1气孔仪和压力室测定了樟子松、青杨等9种针阔叶幼树的蒸腾速率与其叶水势及与环境因子的关系。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和逐步回归对观测值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在土壤供水良好的条件下,其蒸腾速率主要受气象因子的影响,与其叶水势的相关性不显著。控水试验结果表明:在水分胁迫条件下其蒸腾速率与其叶水势和土壤含水量的相关性最显著。  相似文献   
18.
神农架豆科植物的分布及其区系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神农架位于湖北西部,素有“华中第一峰”之称,最高海拔3105米。神农架有豆科植物31属56种(不包括栽培种),其中,乔木10种,灌木19种,草本22种和藤本5种。在温带常绿针叶林带内有2种生长,有28种分布在暖温性落叶阔叶和针叶混交林带,52种分布在亚热带落叶阔叶和常绿阔叶混交林带。其中,只有紫云英1种在三个带内都有分布,24种可跨两个分布带。在区系成分中,中国-日本成分16种,中国特有种21种,温带亚洲成分5种,欧亚成分4种,北温带成分3种,热带亚洲成分3种,热带亚洲和热带非洲成分1种,东亚-北美成分1种,西亚至东亚成分1种,中国-喜马拉雅成分1种。神农架豆科植物区系特点是:种类较丰富,成分复杂,特有种多,具明显的过渡特色。  相似文献   
19.
草鱼体内肾细胞姐妹染色单体分化及交换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确立了一个以草鱼体内肾细胞姐妹染色单体交换频率为指标的检测环境诱变或致癌物质的短期试验系统。采用硫堇-UV-Giemsa染色法,分析了草鱼体内肾细胞的SCD-2(注射BrdU后第二个细胞周期的中期分裂相的SCD)频率和SCE频率。用500微克/克体重BrdU体内标记5天,草鱼肾细胞SCD-2频率为8.58±0.22%;SCE频率为3.05±2.523 SCE_5/细胞。以丝裂霉素C(Mitomycin C,MMC)作为阳性对照,分析了化合物亚硝基胍(N-methyl-N~1-nitro-N-nitrosoguanidine,MNNG)和农药叶蝉散(Mipc)诱发SCE的能力。这项工作在评价水质污染方面将起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