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14篇
  免费   712篇
  国内免费   3381篇
  2024年   94篇
  2023年   340篇
  2022年   346篇
  2021年   335篇
  2020年   291篇
  2019年   317篇
  2018年   283篇
  2017年   283篇
  2016年   326篇
  2015年   305篇
  2014年   425篇
  2013年   350篇
  2012年   407篇
  2011年   409篇
  2010年   389篇
  2009年   410篇
  2008年   661篇
  2007年   335篇
  2006年   353篇
  2005年   319篇
  2004年   274篇
  2003年   303篇
  2002年   283篇
  2001年   225篇
  2000年   201篇
  1999年   153篇
  1998年   122篇
  1997年   100篇
  1996年   111篇
  1995年   95篇
  1994年   57篇
  1993年   59篇
  1992年   51篇
  1991年   51篇
  1990年   59篇
  1989年   46篇
  1988年   24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20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6篇
  1977年   4篇
  1959年   7篇
  1958年   3篇
  1956年   9篇
  195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31.
黑龙江晚白垩世植物区系及东亚、北美区系的关系   总被引:24,自引:5,他引:19  
本文记载了黑龙江嘉荫县乌云组所产植物化石,计有53种,隶属39属、28科。其中蕨 类植物7种,裸子植物8种,被子植物38种(包括单子叶植物1种),10个种为新种。 乌云组植物化石的区系及植被的分析结果表明,在植物区系成分中,大多是亚热带至暖温 带分子,具少数温带成分,由此组成的群落有暖性针叶林,落叶阔叶林和常绿阔叶林等,共同组 成暖性针阔叶混交林,指示当时气候温暖潮湿,大约是暖温带向亚热带过渡的气候特点。再从 植物化石叶子外貌特征来分析,其中全缘叶占40%; 叶的体积以中型的占大多数,大型和小型 的均少数; 脉序以具掌状脉的占多数。这些特征说明,沉积时期亦为温暖潮湿的气候。 晚白垩世在东亚出观的35属化石中,其中27属和北美共有,约占总属数的77%,这种区 系组成的相似程度,表明其区系具有密切的亲缘关系。这种亲缘随着时间的推移,在进入第三 纪或向更晚发展的进程中而逐渐减弱。主要由于大陆漂移和板块运动,使欧亚、北美在第三纪 初完全分离,此后这两块大陆隔离发展,植物区系的相同分子逐渐减少,以至现在生存植物中 的相同属仅占总数的4.1%,其中草本植物还占有相当大的比例。 根据我国东北地区晚白垩纪所产植物化石及同时代南方所产化石,大致可把晚白垩世的 植物区(带)划分为三个:(1)暖温带至亚热带植物区,主要代表植物是Metasequoia,Trochoden- droides,Platanus,Ampelopsis,Protophyllum,Pterospermites,Menispermites; (2)亚热带至热 带植物区,植物有Brachyphyllum,Cinnamomum,Nectandra和棕榈科植物; (3)亚热带或干 旱植物区,兼有南北过渡的植物或呈干旱性的植物。 乌云组植物大化石共有33属,和东亚,北美同时代植物群对比,出现不少相同属种,其中 15个属种出现在苏联晚白垩世的察加扬组及东锡霍特阿林,11个属种出现在日本晚白垩世 的Kuji地区,若与加拿大晚白垩世植物群比较,有11个相同属种; 与阿拉斯加晚白垩世植物 对比,则有12个相同属种; 若与乌云组同属一区的太平林场组比较,相同属种更多。再从孢粉 组合成分看,和本区松辽盆地明水组相同的属有15个,并具有少数晚白垩世代表性的花粉如 鹰粉、沃氏粉和山龙眼粉,表明乌云组的时代和明水组接近。同时在乌云组大化石中绝灭类型约占70%,证实该植物群的古老性。其时代属于马斯特里赫特期至达宁期而不是古新世。  相似文献   
32.
Can条属鱼类和黑龙江流域Can条属鱼类的初步生态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an条属(Hemiculter)Can类是一种繁殖得很快、生活力很强的鱼类,在我国各种水体中都能生存。Can条虽然是一种小型鱼,但由于产量很大,在今后大力发展淡水渔业,扩大生产对象的情况下,它也可成为一种很有价值的经济鱼类。  相似文献   
33.
34.
“生态效益”的内涵及其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纵观全球,伴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环境问题已成为一个日趋突出的世界性问题,并对人民生命健康和社会、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带来了严重威胁。生态学界强烈地呼吁人类要保护自然,维持生态平衡,合理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呼吁人类在经济发展中能正确处理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的关系,在实践中取得了一定成效。然而,迄今为止我们对“生态效益”的内涵及特征还没有完全认识和了解,这在相当程度上妨碍了人们在社会生产中对提高生态效益的关注,因此,本问题亟待在理论上加以认识。本文试图对此做一点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35.
东南亚及中国大陆南部的区系成分,有66.7——84.6舜的物种可以生活在夏季的气温条件下,只有19.0—30.8%的物种可以生活在严冬的气温条件下。川滇及喜马拉雅山地及华北的区系成分的生活环境全都不含夏季,有52.4—100%的物种可以生活在严冬的气温条件下。从地貌演变资料看来,分布在高海拔地带的川滇及喜马拉雅山地区系成分的耐寒性状,至少有一部分是就地起源的、是后来产生的。  相似文献   
36.
37.
雷朝亮  吴肇玉 《动物学报》1989,35(3):318-327
经调查,蚕豆田的昆虫和蜘蛛,计有68种,其中属农作物害虫的有18种,天敌有50种。本文还对蚕豆田节肢类的优势种群、种群动态及其群落特征进行了分析,阐明了保护蚕豆田中的天敌对控制后茬作物害虫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8.
毛宗铮   《广西植物》1989,9(1):1-11
我国银杉自1955年发现以来,陆续发现了它的新分布,至今已知在四省、区7个分布区的30多个分布点上,自然生长着银杉3200余株。它们是:广西花坪林区(越城岭南部)6个点有银杉1040抹,其中高5米以上的68株,1~5米的49株,1米以下的923株,最高21.1米,最大胸径83厘米;广西大瑶山4个点有银杉143株,其中高10米以上的94株,1~3米的3株,1米以下的46株,最高30米,最大胸径79.2厘米;湖南罗汉洞(越城岭北部)2个点有银杉58株,5米以上的有45株,最高18米,最大胸径43厘米;湖南罗霄山脉八面山有银杉707株,高1米以上的334株,最高24米,最大胸径46厘米;四川南川金佛山(大娄山东段北部)6个点有银杉527株,其中成年树400余株,最高17米,最大胸径50厘米;百枝山有银杉52株,最高8米,最大胸径27厘米;贵州道真沙河林区(大娄山东段南部)3处12个点有银杉729株,其中高5米以上的105株,2~5米的209株,1~2米的111株,1米以下的304株,最高18.8米,最大胸径48厘米;贵州桐梓白菁有银杉10株,高4~5米的2株,1~3米的6株,1米以下的2株。 银杉分布区范围自北纬24°5′~29°13′14″,东经107°10′~113°40′。其垂直分布自海拔940~1840米,金佛山银杉分布最高,为1600~1840米;罗汉洞银杉分布最低,为940~1060米。分布区内,年均温8.2°~17℃,绝对最低温  相似文献   
39.
本文在对中国树qu的动脉系作系统解剖的基础上,记述了树qu动脉分支的主要特征。同时,还与其他有关种类作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中国树qu动脉系的主要特征与树qu科中的其他种类如笔尾树qu、普通树qu和地树qu等的动脉系极为相似,而与灵长类中的猿猴类有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40.
一种珍稀野生动物——新疆北鲵研究初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新疆北鲵 Rancdon sibiricus Kessler 属两栖纲、有尾目、小鲵科。1989年9月,我们在新疆西部阿拉套山海拔2750米处的小溪流中采到了新疆北鲵的活体标本,其中幼体6尾,亚成体4尾,成体4尾,雌雄个体在外形上无差异。 现将其形态特征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