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2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目的:观察王氏连朴饮对脾胃湿热证大鼠的行为学、肾上腺指数及血清皮质醇(Cort)的调控作用。方法:将45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王氏连朴饮(高、中、低剂量)组。利用复合因素复制脾胃湿热证动物模型。通过旷场实验观察大鼠行为学改变,称量法计算肾上腺指数,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大鼠血清Cort的水平。结果:造模成功后大鼠行为发生改变,王氏连朴饮各剂量组对大鼠行为均有恢复作用,但各剂量组间无显著性差异;大鼠肾上腺指数增高,血清Cort升高(P<0.05),王氏连朴饮各剂量组对其均有降低作用,以中剂量组效果最好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王氏连朴饮对脾胃湿热证大鼠行为、肾上腺指数和血清Cort有干预作用,这可能是王氏连朴饮清热祛湿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82.
目的:探讨重组合异种骨治疗股骨非感染性骨不连的长期临床疗效。方法:对2000年1月至2006年9月间我院应用重组合异种骨(RBX)治疗的37例股骨非感染性骨不连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26例,女11例;年龄4~70岁,平均31.6岁。骨折部位:股骨近端4例,中段30例,远端3例。骨不连类型:肥大型9例,营养不良型6例,萎缩型22例。固定方式:加压钢板24例,髓内钉11例,外固定架2例。结果:37例患者获得51-131个月的随访,平均90.2个月,骨不连一次手术愈合率:94.6%,4例股骨近端骨不连患者采用Harris评分系统评定疗效,优3例,良1例,差0例,优良率100%。3例股骨远端骨不连患者采用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系统(KSS)评定疗效,优1例,例良1例,差1例,优良率66.7%。30例股骨干骨不连患者采用Harris评分系统和KSS评定疗效,优21例,良8例,差1例,优良率96.7。总优良率94.6%。长期观察均无免疫排斥反应表现。结论:RBX用于治疗股骨非感染性骨不连具有材料充足、骨折愈合率高、组织兼容性好长期应用无免疫排斥反应等优点,是一种良好的自体骨替代材料。  相似文献   
83.
目的:评价扩髓更换髓内钉治疗髓内钉固定后股骨干肥大性骨不连的临床疗效及手术适应症。方法:自1998年4月至2009年6月采用扩髓更换髓内钉治疗11例髓内钉固定后股骨干肥大性骨不连,其中男9例,女2例,年龄23-61岁。平均36.2岁,骨折部位在股骨上1/3者2例;中1/3者6例;下1/3者3例,原始骨折Winquist-Hansen分型:I型2例,II型3例,III型4例,IV型2例。结果:11例患者均获随访,时间:11~56个月,平均27.4个月,2例患肢短缩1 cm。另4例未获得骨性愈合,3例再次采用附加钢板合并自体髂骨植骨,1例远端锁钉动力化,再次干预后获得骨性愈合,愈合时间6~16个月,平均8.3个月。结论:扩髓更换髓内钉是治疗髓内钉固定后股骨肥大性骨不连的传统方法,基于力学稳定和临床观察,更适用于股骨中段骨不连。  相似文献   
84.
记述了产自内蒙古呼和勃尔和剖面阿山头组的始施氏貘(Schlosseria magister)幼年头骨、头骨碎片及产自额尔登敖包底白层的S.magister成年头骨。幼年头骨在脊齿貘科属首次描述,成年头骨材料也是目前S.magister中首次描述。幼年头骨主要特征如下:头骨细长,脑颅部略有扩张,有眶后突,眶后收缩明显,矢状脊轻微发育;鼻切迹浅,位于前臼齿列之前,由前颌骨和鼻骨构成;眼眶大,眶前缘位于M1后部上方,眶下孔位于DP3-4之上;基蝶骨向后向中央逐渐加厚,末端隆起;翼蝶骨很大,从腹面看向后向背侧扩展,末端形成三角形的翼蝶骨突,覆盖在卵圆孔上;岩骨岬部表面有内颈动脉及其分支留下的3条沟痕;最内侧的为内颈动脉内侧沟,沿着岬部弯曲前行至最前部;镫骨动脉沟短小,横跨在圆窗前腹侧;岬动脉沟最长,起始于卵圆窗前内侧,沿岬部向前延伸;弓形下窝所在位置平滑,无凹陷。S.magister乳颊齿主要特征如下:DP2冠面大致呈三角形,前窄后宽,前缘较尖,长明显大于宽;外脊上仅有一个中央主尖前尖,一个非常不明显的小棱(可能为雏形的原脊)紧贴在前尖后舌侧壁上;前、后附尖不明显。DP3冠面呈梯形,与DP2相比明显增大,亚臼齿化,前附尖和后附尖略大,原、后脊明显。前尖大,后尖尚未分离;原尖很弱,几乎无法辨认,原脊低且不发育;次尖大而钝,比原尖更靠舌侧,后脊比原脊略发育,中部具小的后小尖;后脊在次尖处拐向后唇侧,使得磨蚀面呈V形。DP4冠面近方形,完全臼齿化,后尖已从外脊上分化出来,比前尖稍小,向舌侧倾斜,后尖肋明显;舌侧尖、脊发育完好,原尖和次尖大而钝,原脊、后脊近乎平行,比DP3的更高更长;两条脊分别在原尖和后尖处拐向后唇侧方,形成V形的磨蚀面。S.magister在由幼年向成年转变的过程中,主要变化趋势如下:1)吻部特征不同,主要表现为鼻切迹的位置、形态以及与之相关的前颌骨、上颌骨形态的差异。幼年头骨的鼻切迹位于前臼齿列之前,由前颌骨和鼻骨组成;成年头骨的鼻切迹后缩至M1-2之上,由鼻骨和上颌骨组成,并且因鼻切迹后缩造成鼻骨不与前颌骨接触。幼年和成年个体上颌骨的整体形态,眶前窝、眶下孔的位置和形态都差异显著。2)与咀嚼功能相关的结构改变。幼年个体的矢状脊微弱,而成年个体的则高且突起,暗示了后者具有相对强大的颞肌,以适应咀嚼功能。对比发现,S.magister与Lophialetes expeditus成年头骨在大小、整体形态和一些具有分类意义的特征上(如鼻骨和泪骨、前颌骨的接触方式,眶后突、关节后突、下颌关节窝的形状,矢状脊的高度等)非常接近。参照童永生、雷奕振(1984)对脊齿貘类头骨的划分方法,将Schlosseria magister的头骨与L.expeditus的划为一组,同时纠正了原有划分方案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85.
贡山朴新种图1CeltisgongshanensisX.W.LietG.Sh.Fan,sp.nov.SpeciesafinisC.kunmingensi,sedfolissuprastrigosisetvilosis,margineiregulari...  相似文献   
86.
富含血小板血浆是近几十年来出现的一种血液制品,由于制备方法和应用方式不同而备受争议,但是由于其自身特点及其独特优势目前受到了很多关注。现在随着骨科病人增多和病种增多,很多病人出现了骨不连及骨折部位愈合不良的现象。在骨科领域应用富含血小板血浆,促进骨折愈合,为研究骨折愈合相关机制开辟了一个更广阔的领域。  相似文献   
87.
周海洋  王宸 《生物磁学》2011,(5):999-1000,998
富含血小板血浆是近几十年来出现的一种血液制品,由于制备方法和应用方式不同而备受争议,但是由于其自身特点及其独特优势目前受到了很多关注。现在随着骨科病人增多和病种增多,很多病人出现了骨不连及骨折部位愈合不良的现象。在骨科领域应用富含血小板血浆,促进骨折愈合,为研究骨折愈合相关机制开辟了一个更广阔的领域。  相似文献   
88.
目的:建立一种高灵敏度、高特异性、操作简单快捷、通量高的重组人血清白蛋白(rHSA)抗体检测方法。方法:采用桥连ELISA法,即将rHSA包被于96孔板,加入待测血样及阳性对照,用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rHSA检测,显色读取D_450nm/D_570nm值:用此方法确定临界值、方法灵敏度、精密度、血药浓度对检测方法的影响,再以免疫清除法进行确证。结果:通过桥连ELISA法确定临界值为0.0492,方法灵敏度为352ng/mL,方法板间、板内精密度均小于20%,且血药中的rHSA浓度为20μg/mL时不影响抗体的检测;经免疫清除法可将假阳性样本排除,从而提高了方法的特异性.结论:建立的方法可以准确、快速地检测出rHSA的特异性抗体。  相似文献   
89.
中药天年饮对衰老大鼠脑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中药天年饮(Tiannianyin,TNY-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对D-半乳糖衰老大鼠脑单胺类神经递质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5-羟色胺(5-HT)含量的影响。方法:选用成年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均为10只:正常组、衰老模型组、TNY用药组、阴性对照组。Ⅱ半乳糖连续腹腔注射制作亚急性衰老的大鼠模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法检测各组大鼠下丘脑、海马NE、DA、5-HT的含量。结果:D-半乳糖衰老大鼠下丘脑、海马NE、DA、5-HT的含量明显降低(与正常大鼠相比P〈0.01):TNY可明显提高脑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含量(用药组与模型组相比P〈0.05)。结论:TNY可有效调整中枢神经递质的合成,具有良好延缓衰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0.
梁惠林  李水胜  李景新 《蛇志》2006,18(3):190-191
目的 恢复患者正常解剖关系和脊柱的稳定,消除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方法 应用钉钩系统单节段固定加上峡部植骨融合治疗青少年腰椎峡部不连。结果 5例患者分别随访12~18个月。腰部活动恢复满意,术后3个月腰痛症状完全消失。术后4个月X线示峡部裂消失,植骨融合满意。结论 钉钩固定系统SSE为节段性固定,设计力臂短,应力集中,固定牢固,确保植骨融合而达到长久的生理稳定。避免了多节段融合对脊柱的活动度、力学、生长发育等不良影响,达到“生理性重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