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4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目的】研究不同处理条件下介质阻挡放电低温等离子体对单增李斯特菌和肠炎沙门氏菌的杀菌效果,以及抑菌活性物质含量随处理时间的变化。【方法】以单增李斯特菌和肠炎沙门氏菌为对象,研究不同电压、时间及氧气浓度对介质阻挡放电低温等离子体杀菌效果的影响,通过气态活性物质测定管测定O_3和NO_2浓度随处理时间的变化,利用荧光强度表征菌液中产生的活性物质浓度,采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OH、H_2O_2和~1O_2随处理时间的变化。【结果】采用70 kV、150 s或80 kV、1_20 s能够完全杀灭肠炎沙门氏菌,而单增李斯特菌只在80kV、1_20s条件下才能被完全杀死。采用50%O_2+50%N_2的混合气体能够在90 s内完全杀死细菌。随处理时间的增加,两种菌体细胞内活性氧物质含量呈逐渐增加趋势。【结论】电压、时间及氧气浓度均能显著增强等离子体的杀菌效果,其杀菌作用主要与H_2O_2、·OH、1O_2等活性氧物质的含量有关,其中·OH和H_2O_2是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杀菌的主要物质。  相似文献   
172.
短双歧杆菌对鼠伤寒沙门氏菌的抑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梓雯  杨虹 《微生物学通报》2019,46(10):2673-2688
【背景】鼠伤寒沙门氏菌是主要的肠道病原菌之一,利用益生菌治疗肠道病原菌感染已成为一种新型、绿色的微生态疗法。【目的】研究筛选出的短双歧杆菌无细胞发酵上清液(Cell-free supernatant,CFS)对鼠伤寒沙门氏菌的体外抑制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微量稀释法测定短双歧杆菌YH68 CFS对鼠伤寒沙门氏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和亚抑制浓度(Sub-inhibitory concentrations,SIC),并从鼠伤寒沙门氏菌的细胞形态、细胞膜通透性、膜完整性以及毒力基因表达的变化探讨YH68 CFS对鼠伤寒沙门氏菌的抑菌机理,同时检测YH68 CFS对鼠伤寒沙门氏菌粘附和侵袭肠上皮细胞HT29的影响。【结果】YH68 CFS (3×109 CFU/mL)对鼠伤寒沙门氏菌具有较好的抑制效果,抑菌圈直径为22.27±0.44 mm,最小抑菌浓度为250μL/mL,对鼠伤寒沙门氏菌的抑制机制是通过增加其细胞膜通透性破坏其完整性,形成难以修复的孔洞,最终达到抑菌的目的;亚抑制浓度为62.5μL/mL时YH68 CFS并不能影响鼠伤寒沙门氏菌的生长,但仍然能通过下调毒力基因表达的方式抑制其对肠上皮细胞的粘附和入侵。【结论】短双歧杆菌YH68对鼠伤寒沙门氏菌具有良好的抑菌作用,可作为治疗沙门氏菌感染的潜在益生菌。  相似文献   
173.
杨萍  李方青 《蛇志》1997,9(3):63-65
为探讨携带沙门氏菌活蛇可能引起对人群的危害,我们把南宁市防疫站提供从蛇分离出的丙型副伤寒及亚利桑那沙门氏菌,分别与蛇血、蛇胆汁混合后再与不同浓度酒作用一定时间,观察酒对沙门氏菌的抑菌效果;同时取定量沙门氏菌加入各种水源水,了解其在水中存活时间。实验结果表明25度以下的酒与蛇胆15∶1、酒与蛇血5∶1混合,作用5min~20min均无抑菌作用;蛇血与酒1∶1混合,即使是39度的酒作用20min也无抑菌作用。两种菌在各种水源水中存活时间在30d以上。  相似文献   
174.
本实验采用超声破碎、TritonX-100处理和超速离心技术提取了鼠伤寒沙门氏菌(Salmonellatyhimurium,STM)的外膜蛋白(Outermembraneproteins,OMPs),其中脂多糖(LPS)的含量约为5%。OMPs经SDS—PAGE显示10余条蛋白带。对OMPs诱发BALB/C小鼠产生典型的迟发型变态反应(DTH)进行了检测。经腹腔免疫的BALB/C小鼠用500LD50鼠伤寒沙门氏菌(50115)攻击,100%可得到保护;用500LD50伤寒杆菌(E686)攻击  相似文献   
175.
沙门氏菌的快速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沙门氏菌检测方法发展迅速。本文就生化方法、免疫学方法、DNA探针杂交方法、多聚酶链反应(PCR)方法对近年来出现的沙门氏菌快速检测作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76.
本实验采用选择压法以不同水平(10-120μg/ml)的萘啶酮酸液体和固体培养基从鼠伤寒沙门氏菌野株中选择出一株抗萘啶酮酸的抗药菌株,并对其应用作了初步尝试。  相似文献   
177.
以伤寒─鼠伤寒双价重组株Vi4072的3×108CFU一次口服感染BALB/C小鼠,4天后即可从小鼠的集合淋巴结、肝、脾中分离到该菌,49天后该菌始被小鼠机体彻底清除。血清和小肠匀浆液中Vi抗体检测结果证明Vi4072菌株有刺激特异性免疫应答的功能。血清、小肠匀浆液中Vi抗体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178.
179.
通过在筛选培养基中补加超高浓度维生素B_2(Riboflavin)的方法(简称B_2),首次成功的诱变分离到21株独立的沙门氏菌'B_2营养缺陷型。B_2基因的转导分析结果表明,21株营养缺陷型可分为彼此不连锁的4个类群,这意味着B_2生物合成至少涉及4个结构基因。初步的遗传定位指出,2个基因位于沙门氏菌染色体遗传图的7'—22'区域,另2个分别位于22'—34'和61.5'—69'区域。  相似文献   
180.
用改良的沙门氏菌增菌培养基与02快速增菌培养基,比较研究了鼠伤寒沙门氏菌、伤寒沙门氏菌、甲型副伤寒沙门氏菌、乙型副伤寒沙门氏菌、猪霍乱沙门氏菌及纽因吞沙门氏菌的增殖能力。以OD值测定菌量,改良法较02法增长1.43—3.97倍。尤其是对鼠伤寒沙门氏菌和伤寒沙门氏菌的菌量增殖较多,生长速度较快,分别为02法的3.97和3.7倍。改良法可适合于这两种菌的增殖培养,其次是纽因吞沙门氏菌和乙型副伤寒沙门氏菌的培养,但对甲型副伤寒沙门氏菌和猪霍乱沙门氏菌的增长欠佳。改良的增菌培养基尚有抑制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生长的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