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5篇
  免费   80篇
  国内免费   638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49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121篇
  2013年   89篇
  2012年   96篇
  2011年   97篇
  2010年   143篇
  2009年   113篇
  2008年   371篇
  2007年   82篇
  2006年   90篇
  2005年   124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61篇
  2002年   85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51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6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51.
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是探讨的永恒话题,如何提升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效果是我们一线的初中物理老师所关心的主题,本文中以"生活与物理"的密切联系为切入口,从三个角度阐述如何创设生活化情境服务于初中物理习题教学的基本方法,供同仁们借鉴。  相似文献   
52.
本文对初中物理的教学方法从讲授法、讨论法和试验法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教学方法结合教材内容、教学目的、物理学科的特点、以及学生的知识能力和年龄结构特征。  相似文献   
53.
物理学是一门基础科学,是整个自然科学和现代技术发展的基础,对促进社会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德国物理教学界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没有演示实验的一堂课是不可想象的。"由此可见,演示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容置疑的。要学好物理就必须改变过去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加强实验是物理教育本质的自然回归,符合素质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的要求。物理教材中已编入了大量的演示实验,其中有些实验因为自身设计或实际教学条件的局限,效果还不够理想;从演示实验的意义和作用来看,教材上某些章节演示实验数量还不够,教材里有的图片完全可以改成演示实验,必要时还需加入一些演示实验。演示实验生动有趣,易形成悬念,它在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在学习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追根求源探索知识上有极其重要的作用。针对演示实验的改革问题,本文就此谈谈自己的肤浅体会和做法,与同行们研讨。  相似文献   
54.
生物药品制药流程严谨,每个步骤都需要达到对应的标准和规范,这是保证生物药品性能发挥的关键所在,也是其不同于其他生产行业的独特之处。文章从这个角度探究,探析生物药品生产过程中强化污染问题管理的必要性,对于生物药品生产过程中污染问题的管控,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55.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加强其学习的自主性。本文从构建良好师生关系、明确学习目的、恰当引例教学、合理应用多媒体教学技术、注重实验教学等几个方面来阐述在生物学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之目的。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学习兴趣,学生就能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兴趣的培养,激发其学习动机和强烈的求知欲,让学生在主动的去学习、去探究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开发学生的创造力。这样不仅能良好的完成教学活动,达到最佳教学效果,而且学生的综合素质也能得到极大提高。  相似文献   
56.
中专物理教学是中专课程中一项特别重要的课程,中专的主要教学目标即培养实用性人才,在互联网技术下,如今中专物理教学不仅采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同时也引进了新媒体技术,使得一些物理实验过程更立体的展现在学生面前。探究新时期的中专物理教学方法对提升整个中专教学质量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同时好的教学方法也可培育出更多适应时代需求的实践性人才。  相似文献   
57.
微生物物理诱变育种技术广泛应用于改善微生物菌种特性、提高微生物产品产量与质量,并且在生物燃料和生物修复方面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本文重点介绍常压室温等离子体(ARTP)物理诱变技术在微生物诱变育种方面的应用,其对具有重要工农业应用价值的产芽孢菌种具有明显的诱变优越性。进一步分析了微生物物理诱变育种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和重要应用前景,为微生物物理诱变育种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8.
目的:比较传统教学模式和问题教学法及二者结合教学法的不同优劣势,找出物理诊断学最佳教学方法。传统教学模式采用授课为主的教学法(lecture based learning,LBL),单单强调了教师的重要性,而忽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利于调动和培养学生自学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问题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其强调学生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弱化了教师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学生有偏离教学主线的风险。因而如果将LBL与PBL有机结合在一起,将可能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方法:选取97名全科医学本科学员,在物理诊断课程教学过程中,采用完全随机的方法分为2组,采用LBL教学方法组48人,采用LBL结合PBL教学方法组49人,通过分别对理论、实践分层打分,确定优秀、合格、不合格的比率,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最终评定2组教学方法的授课效果。结果:在理论考试中,2组学员在优秀、合格、不合格的分层评定上均无明显差异(P0.05),而在实践考核中,LBL+PBL组学员成绩在优秀这一分层评定中,优于LBL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BL和PBL教学方法结合应用于物理诊断教学中,符合物理诊断教学的特点,更容易被学生接受,对于知识的识记和应用更有好处,从而更利于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值得在物理诊断教学中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59.
灵长类视觉系统能够非常有效地从环境中提取稳定的不变性特征,而不受各种变换与干扰的影响.这种不变性知觉的时间与动态过程为视觉理论提供了重要的约束.我们开发了一种高速发光二极管(LED)背光速视器,能够短暂呈现1 ms的视觉刺激,并以亚毫秒级精度调整刺激呈现时间.这使得我们可以通过控制视觉输入的可获取时间,估计感觉线索积累的心理物理曲线,从而研究在图形结构优势效应任务中,拓扑、射影、仿射和欧氏不变性的相对加工速度.实验结果表明拓扑不变性所需要的呈现时间最短,这与大范围首先理论的预测相一致.  相似文献   
60.
著: 《生物信息学》2019,26(8):8-19
由于人类体验自然的渴望日益增长,在政治和实践层面,在城市中提供接触自然的机会显得越来越必要。关于“城市荒野”的思想和规划旨在提供一种特殊的自然体验。鉴于不同荒野思想之间存在冲突,风景园林师必须设法了解已有的荒野认知及其含义。通过 3 个荒野类别—“未知荒野”“特定荒野”和“过程荒野”,探讨发展千年的荒野理念,并提出“殖民化”(colonisations)概念作为理解荒野理念发展的一个关键。自然过程伴随着动植物对空间的殖民,而人类进入和占有空间的殖民过程则包含生理、心理和精神 3 个层面的内容。空间命名是一种特殊的、具有精神和象征意味的殖民化形式。例如,人类在城市中发现野生植被,称其为“野性自然”或“城市荒野”。然而,如今大多数(尤其官方)的荒野定义中均排除了人类干扰:一旦被殖民,真正的荒野就不复存在。科学研究对自然过程的殖民化已取得很多成果,但对于人类有关自然和荒野的认知和态度了解并不多。对于风景园林师来说,这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如何“基于自然进行设计和建造”,对创造令人满意的景观也非常重要。探讨与“城市荒野”有关的论述、规划和设计观点及思想。 由于人类体验自然的渴望日益增长,在政治和实践层面,在城市中提供接触自然的机会显得越来越必要。关于“城市荒野”的思想和规划旨在提供一种特殊的自然体验。鉴于不同荒野思想之间存在冲突,风景园林师必须设法了解已有的荒野认知及其含义。通过 3 个荒野类别—“未知荒野”“特定荒野”和“过程荒野”,探讨发展千年的荒野理念,并提出“殖民化”(colonisations)概念作为理解荒野理念发展的一个关键。自然过程伴随着动植物对空间的殖民,而人类进入和占有空间的殖民过程则包含生理、心理和精神 3 个层面的内容。空间命名是一种特殊的、具有精神和象征意味的殖民化形式。例如,人类在城市中发现野生植被,称其为“野性自然”或“城市荒野”。然而,如今大多数(尤其官方)的荒野定义中均排除了人类干扰:一旦被殖民,真正的荒野就不复存在。科学研究对自然过程的殖民化已取得很多成果,但对于人类有关自然和荒野的认知和态度了解并不多。对于风景园林师来说,这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如何“基于自然进行设计和建造”,对创造令人满意的景观也非常重要。探讨与“城市荒野”有关的论述、规划和设计观点及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