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3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18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7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71.
采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对6种不同的决策方案进行动态模拟和灵敏度分析,预测和分析各种决策方案的系统生产力、稳定性和持续性。结果表明,多目标规划型的系统生产力较高稳定性和持续性较好,是一种较优的选择方案;现状型的系统生产力较低,林主型的生产力很高,但经济产出水平低,柑桔、板栗和蚕桑型的系统生产力高,但系统的稳定性和持续性较差。  相似文献   
672.
目的:探究毛叶山桐子种子(Idesia polycarpa Maxim. var. vestita Diels)的休眠类型和解除休眠的最适方法,为生产实践中的种苗繁育提供一种能有效解除毛叶山桐子种子休眠和提高萌发率的方法。方法:以成熟的毛叶山桐子种子为材料,研究种子的水分透性及温度、光照、去垢剂、后熟、层积和植物激素对种子休眠与萌发的影响。结果:(1)种子具有发育成熟的胚,种皮被有蜡质层但具有透水性;(2)在10~35℃和交替光照(12 h光照/12 h黑暗,光强度为144μmol·m-2·s-1)下萌发30 d,种子的萌发率低于30%,具有休眠特性;(3)种子在完全黑暗条件下几乎不萌发,是一种需光性种子;(4)4℃和10℃层积30 d显著地增加种子的萌发速率和萌发率,后熟90 d则对种子萌发没有影响;(5)GA3能部分解除种子的休眠和促进萌发,将萌发率提高至56.7%,氟啶酮则没有作用。结论:毛叶山桐子种子的休眠类型为非深度生理休眠,解除休眠和促进萌发的最适方法是将种子在4℃或者10℃中层积30 d,然后在25℃和交替光照中萌发。  相似文献   
673.
放线菌能产生多样性丰富的小分子化合物,但大多数放线菌因为处于“活的尚未培养”状态而无法分离培养。造成“活的尚未培养”状态的原因之一可能是由于一些环境因素,例如有机物、重金属、抗生素等胁迫使细胞处于休眠保护状态,直到遇到适宜的条件才能继续复苏生长。复苏促进因子(Resuscitation-Promoting Factor,Rpf)是由某些放线菌分泌的一类蛋白质,首次在藤黄微球菌(Micrococcus luteus)中发现,之后人们对Rpf蛋白的功能和分布给予了更多的关注。Rpf蛋白能促进一些休眠的革兰氏阳性细菌复苏,这为“活的尚未培养”放线菌的分离培养提供了可能性。同时,针对一些致病放线菌物种,开发Rpf蛋白抑制物为相关疾病的治疗也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基于此,本文对Rpf蛋白的结构组成、特征功能、作用机制及应用前景进行了简要的概述。  相似文献   
674.
www.abbs.oxfordjoumals.org/
Acta Biochimica et Biophysica Sinica (ABBS) is an internationally peer-reviewed journal that aims to publish original research articles and review articles in diverse fields of biochemical research including Protein Science, Nucleic Acids, Molecular Biology, Cell Biology, Biophysics, Immunology, and Signal Transduction. ABBS was launched in 1958 by Shanghai Institute of Biochemistry (CAS) and has established itself over the past five decades as one of the most influential biochemical journals in China. It is highly appreciated by scientists throughout the country. Since 2004, ABBS has turned into a full English journal.  相似文献   
675.
预测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人们总是崇拜那些预测未来的人;或许,这就是心理学存在的原因吧。但是,在科学领域——自然科学——预言是肯定要受到怀疑的。的确,在物理科学与生命科学中,预测是必须基于实验证据的。作为生命科学的分支,药物科学也必须依赖于实验证据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676.
677.
《生物磁学》2007,(7):I0003-I0003
新华网北京6月1日电:记者1日从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获悉,研究人员利用自主研发的特殊纳米操纵技术——“动态组合纳米蘸笔”,向DNA分子手术实际应用迈出了关键一步。  相似文献   
678.
卢艳  闫月  崔程程  张鹏 《植物研究》2020,40(4):490-495
为探究初生休眠解除状态和干燥处理对水曲柳种子萌发的影响,本文以初生休眠的成熟水曲柳种子为材料,研究经不同裸层积(暖温10周+低温8周、暖温12周+低温8周、暖温10周+低温10周、暖温12周+低温10周)和干燥处理(干燥、不干燥)的水曲柳种子在适宜温度和较高温条件下的萌发表现。结果表明,初生休眠解除状态不同的水曲柳种子在不同温度下的萌发表现具有相似的规律,种子的萌发会受到干燥处理的影响。不经干燥处理的种子解除休眠越充分,其萌发能力就越强,但层积处理后的种子若经过干燥处理,则解除休眠越充分(尤其是低温时间越长),种子萌发能力下降越多。水曲柳种子次生休眠(热休眠)的诱导受种子初生休眠解除状态的影响较小,但受干燥处理影响较大。干燥处理会降低水曲柳种子的萌发能力,尤其是较高温条件下的萌发能力,初生休眠解除越充分的种子萌发受干燥处理影响越大。生产中如需对解除休眠的种子干燥处理,选择暖温10周+低温8周的层积方法处理种子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679.
目的:探究大果白刺种子萌发过程中内源激素的变化。方法:通过HPLC测定低温层积后大果白刺种子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结果:大果白刺种子GA3含量显著提高,而ABA、IAA、ZR和ETH含量均显著下降。GA3/ABA值显著提升,IAA/ABA和ZR/ABA值呈现下降趋势。结论:GA3含量和GA3/ABA值较高,ABA、IAA、ZR、ETH含量和IAA/ABA、ZR/ABA值较低,证明各种内源激素含量及其比值是制约其种子休眠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80.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3,(2):I0003-I0004
6月15日。《基因与发育》(Genes&Development)杂志发表了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刘迎芳实验室和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NIBS)王晓晨实验室的合作研究成果”Structural Study of TTR-52 Reveals the Functional Mechanisms of a Bridging Molecule in Apoptotic Cell Engulfment”。该工作通过结构和功能研究,揭示了在秀丽线虫凋亡细胞的清除过程中。桥联分子TTR-52介导吞噬细胞识别凋亡细胞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