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74篇
  免费   256篇
  国内免费   384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58篇
  2022年   67篇
  2021年   58篇
  2020年   108篇
  2019年   74篇
  2018年   90篇
  2017年   67篇
  2016年   77篇
  2015年   126篇
  2014年   295篇
  2013年   170篇
  2012年   276篇
  2011年   310篇
  2010年   192篇
  2009年   233篇
  2008年   200篇
  2007年   208篇
  2006年   131篇
  2005年   117篇
  2004年   104篇
  2003年   73篇
  2002年   52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01.
皮肤类器官作为一种新型的类器官模型,不仅能高度模拟皮肤组织的生理结构和功能,更好地在不同体外环境下还原较真实的皮肤生态,还可以应用于皮肤发育研究、皮肤疾病病理研究及药物筛选等领域。在干细胞研究中,皮肤类器官模型可以在特殊的生境下对具有特定功能的皮肤细胞及其附属物进行重建和改造,以弥补现有体外皮肤模型在结构、功能等方面的不足。基于此,皮肤类器官将会在皮肤再生、组织修复、药物筛选及医学美容等方面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本文详述了皮肤类器官构建中所参与的细胞来源及近年来的应用,并对未来皮肤类器官的发展与优化做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2.
目的: 探究旋覆代赭汤对食管癌细胞干性的影响。方法: 将BALB/c裸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5只,分别连续给予生理盐水和旋覆代赭汤(9.89 g/kg)灌胃处理,在给予灌胃第8日时皮下接种5×106细胞数量的人源食管癌ECA-109细胞,每周测量肿瘤大小,4周后处死小鼠。收取肿瘤组织和小鼠血清,采用RT-qPCR、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肿瘤细胞干性相关转录因子NANOG、OCT4、SOX2的表达。分别用含10%胎牛血清和上述两组小鼠的血清处理48 h食管癌ECA-109细胞,每组设置三个复孔,用RT-q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NANOG、OCT4、SOX2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以及AKT及其磷酸化(p-AKT)的蛋白表达水平;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肿瘤细胞中ALDH酶活性;用成球实验检测肿瘤细胞的成球数量。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旋覆代赭汤显著抑制食管癌小鼠肿瘤的生长和大小(P<0.01或P<0.05);旋覆代赭汤药物血清显著降低食管癌细胞的中NANOG、OCT4和SOX2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ALDH酶活性和成球数量,以及AKT和AKT的磷酸化(p-AKT)水平(P<0.01或P<0.05)。结论: 旋覆代赭汤具有抑制食管癌细胞干性的作用,其可能是治疗食管癌的潜在有效药物,为食管癌治疗探寻新的有效药物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3.
周围神经损伤是一种由于压迫、牵引、切割、缺血等原因引起的外周神经细胞损伤或坏死的疾病。周围神经损伤病理学变化包括轴浆运输受损、轴突变性、施万细胞损伤、节段性脱髓鞘和完全瓦勒氏变性。神经损伤后修复成为了现代医学研究中的热点与难点。本文对干细胞移植、神经营养因子、新型材料和生物电刺激在周围神经损伤修复中的作用及机制做了综述,并且对其在临床中的应用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04.
环状RNA(circular RNA, circRNA)作为竞争性内源RNA(competitive endogenous RNA, ceRNA)在细胞分化调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研究旨在对猪环状RNA IGF1R(circular RNA 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1 receptor, circIGF1R)进行鉴定及分析,探明其表达规律,构建猪circIGF1R相关的ceRNA调控网络,并探究其异位表达对小鼠间充质干细胞(C3H10T1/2)成脂分化的调控作用。通过正反向引物PCR、Sanger测序、RNase R酶消化检测和qRT-PCR验证circIGF1R是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1 receptor, IGF1R)第二外显子形成的circRNA,它在猪各组织中均有表达,且其表达量在脂肪组织中随日龄增加呈上升趋势;使用miRDB、TargetScan和miRWalk在线软件预测circIGF1R靶基因,运用RNAhybrid软件进行结合位点预测,使用DAVID生物信息功能分析软件对候选靶基因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运用Cytoscape软件构建ceRNA网络,基于基因表达相关性和预测的靶标关系,绘制了GO和KEGG富集分析及构建了ceRNA网络;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分析证明circIGF1R及FABP4可与ssc (Sus scrofa chromosome) -miR-133a-5p结合;成功构建circIGF1R过表达载体,在间充质干细胞C3H10T1/2中异位表达,过表达circIGF1R后关键成脂调控因子CEBPα、CEBPβ、FABP4和PPARγ极显著升高(P<0.01),脂滴数量显著增加。本研究结果证明,circIGF1R在猪脂肪组织中存在,并且可能通过ceRNA机制正调控C3H10T1/2细胞成脂分化,为进一步研究circIGF1R调控猪前体肌内脂肪细胞成脂分化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5.
摘要 目的:分析评估老年翼状胬肉患者实施翼状胬肉切除与角膜缘干细胞移植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纳入的本院2018年08月至2020年07月期间295例翼状胬肉患者(共442只眼)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式差异将患者分为联合组(150例,共224只眼)和参照组(145例,共218只眼),参照组病患仅择取翼状胬肉切除手术,联合组病患于以上基础实施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比较两组病患术前及术后各时间点(1周、1个月、3个月)的BUT、SIt、UCVA、CAD、CAA,统计病患术后3个月的复发情况。结果:两组BUT在术后1周较术前显著缩短(P<0.05),而在术后1月和3月较术前显著延长(P<0.05),两组BUT在术后1周对比差别明显(P<0.05),而其他时间点对比没有明显差别(P>0.05)。两组术前术后SIt对比没有明显差别(P>0.05),术后1月和3月的两组UCVA均高于术前(P<0.05),而两组在各时间点UCVA对比没有明显差别(P>0.05),两组术后各时间点的角膜CAD较术前显著性降低(P<0.05),而两组角膜CAD在各时间点无明显差别(P>0.05)。两组术后CAA术后3月与术前比较,WR比例显著降低,AR、OA比例显著增加(P<0.05),而组间对比没有明显差别(P>0.05)。术后复发率联合组(6.67%)与参照组(32.26%)对比有明显差别(P<0.05)。结论:与翼状胬肉切除术比较 ,老年翼状胬肉病患实施翼状胬肉切除与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联合治疗对患者早期眼表无较大影响,两种术式均不影响泪液分泌,且能够改善裸眼视力、散光度及轴向,但联合治疗在降低术后复发率方面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106.
外泌体是一种小的单层膜结构的细胞外小囊泡,可在细胞间传递蛋白质、脂质、mRNA和miRNA等物质。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的外泌体可以作为无细胞系统减少心肌梗死后梗死面积、促进心肌再生并改善心功能,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激活抗炎和促存活通路、调控细胞自噬和促进血管新生等有关。通过表面修饰或改造来源细胞以提高外泌体的靶向性或改变其内含物质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07.
重组腺相关病毒转染神经干细胞球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重组腺相关病毒2型(rAAV2)对神经干细胞球的转染能力.方法:①将FITC标记的rAAV2(FITC-rAAV2)分成两组,A组直接与神经干细胞球混合,B组与肝素混匀后再与神经干细胞球混合,孵育30 min后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②含有GFP报告基因的rAAV2(rAAV2-GFP)与神经干细胞球孵育30 min后,分成两组:A组继续在培养箱内培养,B组分散成单细胞后移植到大鼠脑内,一个月后分别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神经干细胞球和大鼠脑组织切片中报告基因的表达情况;③将含有低氧启动子(低氧应答元件,HRE)、VEGF和GFP的rAAV2(rAAV2-HRE-VEGF-GFP)转染神经干细胞球后分为两组:A组在低氧条件下培养,B组在常规条件下培养,72 h后观察报告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①FITC-rAAV2转染神经干细胞球的结果:A组有明亮的绿色荧光,B组基本无绿色荧光;②rAAV2-GFP转染神经干细胞球后一个月,A、B两组均可以看到绿色荧光;③rAAV2-HRE-VEGF-GFP转染神经干细胞球后72 h,A组可见绿色荧光,B组无绿色荧光.结论:rAAV2可以与神经干细胞球特异性结合,rAAV2携带的外源基因在体内和体外均可以有效表达,rAAV2携带外源基因的表达可以人为调控.  相似文献   
108.
低氧对胚胎干细胞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观察间歇性低氧和持续性低氧对体外培养的胚胎干细胞(ES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利用细胞记数法和BrdU (5-溴脱氧尿苷)掺入的流式细胞分析检测细胞增殖,并用RT -PCR的方法检测低氧诱导因子(HIF-1a)的表达变化.结果:①将ES细胞分别放在低氧(3%~10% O2)和常氧(20% O2)的环境中培养24 h后,在低氧环境中培养的ES细胞数较常氧组明显减少;②将ES细胞分别给予间歇性低氧刺激(3%~10% O2),每天10 min,连续4 d后,发现3%低氧组较常氧对照组的细胞增殖明显升高.③用RT-PCR方法观察HIF-1a的表达与细胞增殖的关系,发现在常氧环境中培养的ES即有HIF-1a的表达,ES细胞在持续低氧24 h或间歇性低氧(3%~10% O2)刺激4 d后对HIF-1a的表达均无明显影响.结论:间歇性低氧(3% O2)可明显促进体外培养的ES细胞增殖,而持续性低氧抑制ES细胞增殖,间歇性低氧(3% O2)刺激促进ES细胞增殖的机制尚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9.
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成年大鼠脑内的迁移及分化   总被引:29,自引:2,他引:27  
Hou LL  Zheng M  Wang DM  Yuan HF  Li HM  Chen L  Bai CX  Zhang Y  Pei XT 《生理学报》2003,55(2):153-159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mesenchymalstemcells,MSCs)是目前备受关注的一类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组织干细胞 ,体外可以分化为骨、软骨、脂肪等多种细胞。因此 ,MSCs是细胞治疗和基因治疗的种子细胞之一。为了探索MSCs的迁移和分化趋势 ,为帕金森病 (Parkinsondisease,PD)的干细胞治疗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 ,本实验将体外扩增并转染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 (enhancedgreenfluorescentprotein ,EGFP)的人骨髓MSCs注入PD大鼠脑内纹状体 ,观察了人骨髓MSCs在大鼠脑内的存活、迁移、分化以及注射MSCs前后大鼠的行为变化。结果表明 ,人骨髓MSCs在大鼠脑内可存活较长时间 ( 10周以上 ) ;随着时间的延长 ,MSCs迁移范围扩大 ,分布于纹状体、胼胝体、皮质以及脑内血管壁 ;免疫组化法检测证实MSCs在大鼠脑内表达人神经丝蛋白 (neurofilament,NF)、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neuron specificeno lase,NSE)以及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 ( glialfibrillaryacidprotein ,GFAP) ;PD大鼠的异常行为有所缓解 ,转圈数由 8 86±2 0 9r/min下降到 4 87± 2 0 6r/min ,统计学分析P <0 0 5为差异显著。以上观察结果表明 ,骨髓MSCs有望成为治疗PD的种子细胞  相似文献   
110.
目的 :研究PF4及其小肽PF417 70对新鲜脐血CD34+细胞的趋化作用及对粘附分子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免疫磁珠法 (MACS)分选CD34+细胞 ,利用Transwell穿孔板测定PF4对CD34+细胞的趋化作用 ;流式细胞仪检测免疫荧光标记的粘附分子及CXCR4的表达。结果 :①PF4对脐血CD34+细胞有趋化作用 ,PF4组的趋化百分比为 15 7.43%± 5 0 .0 6 %(P <0 .0 5 ) ,PF417 70组为 187.0 2 %± 10 .6 9%(P <0 .0 5 )。②PF4作用于CD34+细胞时 ,CD49d和CXCR 4表达增加 ,对其它粘附分子CD31,CD44 ,CD11a ,CD6 2 p ,CD6 2E的表达没有影响。 结论 :PF4对脐血CD34+细胞有趋化作用 ,促进整合素CD49d及CXCR4的表达 ,PF4有助于脐血干细胞的归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