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6篇
  免费   70篇
  国内免费   1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01.
302.
目的评价美多芭联合息宁分服对帕金森病患者症状波动和便秘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帕金森病患者104例,随机分为分服组与对照组各52例。分服组患者采用美多芭联合息宁治疗,对照组患者单纯采用美多芭治疗。在患者入组时、治疗第4周和治疗第8周时分别比较两组患者日记记录的"开"和"关"时间以及帕金森病统一评分量表Ⅲ(UPDRS-Ⅲ)、PAC-SYM评分和PDQ-39评分结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均延长了"开"时间,缩短"关"时间。分服组在治疗第4周和第8周时延长"开"时间、缩短"关"时间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UPDRS-Ⅲ评分均有所改善。治疗第4周时分服组患者UPDRS-Ⅲ评分、PAC-SYM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第8周时分服组患者UPDRS-Ⅲ和PAC-SYM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PDQ-39评分均降低,治疗第4周时分服组患者PDQ-39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8周时分服组患者PDQ-39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美多芭联合息宁分服对帕金森病患者症状波动和便秘的改善均优于单用美多芭治疗,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03.
摘要 目的:探讨帕利哌酮治疗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发作患者的疗效分析及对神经功能及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21年1月到2021年10月收治的100例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发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n=50)和对照组(n=50)。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为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发作患者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帕利哌酮为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发作患者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2周、治疗后6周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D)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A)评分、精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血清BDNE、神经病评定量表(BPRS)评分、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HAMA评分和HAMD评分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2周、6周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低(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和血清BDNE水平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2周、6周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均低,且相较于观察组,对照组较高(P<0.05),但血清BDNE水平均升高,且观察组较对照组高(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BPRS、SDSS、ADL评分对比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2周、6周两组患者的BPRS、SDSS皆降低,并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患者的ADL评分均升高并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将帕利哌酮应用于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发作患者当中,可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以及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提高血清BDNE水平,并降低神经病性和社会功能缺陷情况,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304.
摘要 目的:分析龈沟液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17(IL-17)及核因子-k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与种植体周围炎(PI)患者牙周临床指标的相关性及探讨其联合检测对治疗后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2年1月我院收治的80例PI患者,记作炎症组。另取同期种植体健康患者80例作为健康组。检测并比较两组龈沟液CRP、IL-17及RANKL水平,牙周临床指标。并以Pearson相关性分析龈沟液CRP、IL-17及RANKL与牙周临床指标的相关性。此外,将所有PI患者按照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 Ⅱ)评分的差异分为预后良好组27例与预后不良组53例,比较两组龈沟液CRP、IL-17及RANKL水平。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上述三项指标联合预测PI患者治疗后预后不良的效能。结果:炎症组龈沟液CRP、IL-17及RANKL水平均高于健康组(均P<0.05)。炎症组改良牙龈指数(mGI)、改良龈沟出血指数(mSBI)评分以及探诊深度(PD)均高于健康组(均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发现,龈沟液CRP、IL-17及RANKL水平与mGI、mSBI评分及PD均呈正相关关系(均P<0.05)。预后不良组龈沟液CRP、IL-17及RANKL水平均高于预后良好组(均P<0.05)。经ROC曲线分析发现,龈沟液CRP、IL-17及RANKL联合预测PI患者治疗后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0.95CI)为0.851(0.752~0.944),优于上述三项指标单独预测。结论:龈沟液CRP、IL-17及RANKL与PI患者mGI、mSBI评分以及PD均密切相关,检测三指标有助于评估患者病情及治疗后预后。  相似文献   
305.
摘要 目的:观察牙周-正畸联合治疗对侵袭性牙周炎(AgP)患者牙周功能和龈沟液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TSLP)、白介素-33(IL-33)的影响,并分析其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21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AgP患者119例,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牙周基础治疗)和联合组(牙周-正畸联合治疗),例数分别为58例和61例。对比两组患者的牙周功能[牙周袋深度(PD)、牙龈指数(GI)、菌斑指数(PLI)、临床附着丧失(AL)]和龈沟液TSLP、IL-33水平,根据PD判断联合组患者的预后情况,采用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两组治疗后PD、GI、PLI、AL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联合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龈沟液TSLP、IL-33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联合组低于对照组(P<0.05)。61例采用牙周-正畸联合治疗的AgP患者,6个月后复查发现,PD<4 mm的患者有38例(预后良好组),PD≥4 mm患者有23例(预后不良组)。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牙周-正畸联合治疗AgP患者的预后与患牙上下/前后分布位置、患牙最深PD值、牙槽骨高度基线值、PLI、根型态异常情况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牙分布位置为下颌牙、根型态存在异常情况、患牙分布位置为前牙、患牙最深PD值偏大、PLI偏高、牙槽骨高度基线值偏高均是牙周-正畸联合治疗AgP患者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与单纯的牙周基础治疗相比,牙周-正畸联合治疗可有效改善AgP患者的临床症状,控制局部炎性反应。同时,患牙上下/前后分布位置、患牙最深PD值、牙槽骨高度基线值、PLI、根型态异常情况均是牙周-正畸联合治疗AgP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需引起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306.
战胜失眠     
我是一个深受失眠困扰的人。从2006年10月25日到2007年1月29日,其间经历了失眠的痛苦.战胜失眠的快乐、重又失眠的更加痛苦,和目前失眠再次缓解的欣慰。  相似文献   
307.
于1985年至1986年对南山马尾松林衰亡现象进行了研究,内容包括针叶受害症状,枝叶生长情况,针叶解剖,树干解析和根系观察等,濒死马尾松针叶呈现枯斑,枯尖或会叶枯黄,针叶组织破坏,针叶提前脱落,根系不发达,细根少,分枝减少,侧枝死亡,树干生长率下降,从树干解析可知,这种生长势减弱现象大约在十几年以前就已开始,初步研究结果启示,南山马尾松林衰亡可能与环境污染(如酸雨等)有关。  相似文献   
308.
帕金森氏病(Parkinsondiseas。PD)又称震颤麻痹,是发生于中年以上的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以震颤、肌强直反运动减少为主要临床特征入8厂年由英国医生帕金森门OO。。Parkinson)苗先报道。脑炎、动脉硬化、颅脑损伤、一氧化碳、锰、汞及某些抗精神病药物等中毒也可产生与原发性帕金森氏病类似的症状,这种继发者称为帕金森氏综合症。本文重点谈谈帕金森氏病的病因、表现和治疗。亚病因和发病机制到目前为止,Plj的确切病因尚未完全明确。患者中脑黑质多巴胺(DA偷神经元变性坏死、酪氨酸羟化酶(*N)减少成活性降低,使脑纹状体多…  相似文献   
309.
Cd^2+污染对莼菜叶片形态学伤害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重点研究了Cd^2+胁迫下莼菜叶片的受害症状及叶肉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当Cd^2+浓度大于2μg·g^-1时,莼菜叶面将在短期内出现不同程度的受害症状。莼菜叶片遭受Cd^2+毒害初期,叶肉细胞质体中的少数基粒会发生膨胀或解体,线粒体的脊出现瓦解,部分核仁裂解成数块大小不等的颗粒。随着叶肉细胞遭受毒害程度的加深,质体中较多的类囊体便出现解体,多种膜性结构如:质体、线粒体的外包膜以及核膜、液泡膜等均遭  相似文献   
310.
【背景】重性抑郁症(majordepressivedisorder,MDD)是一种常见的重大精神疾病,MDD患者多伴有胃肠道症状,但很少有研究关注MDD患者胃肠道症状发生的机制。【目的】探索首发未治疗MDD患者肠道菌群的特征及其与炎症标志物和胃肠道症状的相关性,为MDD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募集符合入组和排除标准的91例首发未服药MDD患者和105名健康对照者(healthy controls, HCs)。采用16S rRNA基因测序技术和生物信息学分析评估粪便菌群组成。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immunosorbentassay,ELISA)检测外周血高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 hs-CRP)、白细胞介素-1β (interleukin-1β, IL-1β)、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necrosis factor-α, TNF-α);采用胃肠症状评定量表(gastroint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