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57篇
  免费   497篇
  国内免费   2078篇
  2024年   29篇
  2023年   132篇
  2022年   146篇
  2021年   128篇
  2020年   133篇
  2019年   131篇
  2018年   132篇
  2017年   102篇
  2016年   146篇
  2015年   121篇
  2014年   146篇
  2013年   157篇
  2012年   136篇
  2011年   175篇
  2010年   173篇
  2009年   165篇
  2008年   215篇
  2007年   140篇
  2006年   136篇
  2005年   133篇
  2004年   150篇
  2003年   163篇
  2002年   132篇
  2001年   97篇
  2000年   139篇
  1999年   97篇
  1998年   70篇
  1997年   62篇
  1996年   81篇
  1995年   59篇
  1994年   69篇
  1993年   50篇
  1992年   49篇
  1991年   45篇
  1990年   40篇
  1989年   44篇
  1988年   28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22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7篇
  1958年   2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1.
海南岛尖峰岭热带林土壤渗透水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应用开口托盘式集水器收集不同土层的渗透水,研究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半落叶季雨林及其游耕地的土壤渗透水状况,分析了不同植被—土壤类型与利用状况的渗透特点、降水与渗透水的关系、渗透水量与水质的动态变化,初步揭示了尖峰岭热带林对水分的输导—涵贮性能,及热带林生态系统中物质迁移的特点,并据此分析了游耕农业的生态恶果。  相似文献   
12.
沙棘的生态地理分布及其植物地理学意义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 subsp.sinensis是分布于我国境内的一个亚种,是沙棘属中的原始类群。沙棘的分布区大体呈西南—东北走向,从西藏东北部起,经黄土高原,直至大兴安岭西南角。本文通过对分布区与各生态因子等量线相似性比较,并结合野外考察,探讨了沙棘对各生态因子的耐性限度、最适值以及限制因子。研究发现,沙棘灌丛不仅有一个比较稳定的分布区,而且受大的气候带的控制,表现出明显的水平地带性规律,其分布与我国的三大地理气候区分异规律相一致,正处在我国三大植被区的过渡地带。因而,沙棘的分布可以作为我国三大植被区分界的一个标志,这打破了以往认为灌丛没有明显水平地带性规律的概念。另外,本文还就沙棘分布区与建立人工沙棘园及我国种植制度区划和植树造林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利用透射电镜技术研究了生长在海南岛的热带落叶树降香黄檀(Dalbegia odorifera T.Chen)1—2年生枝条着叶期和无叶期次生韧皮部筛分子的超微结构,并就这两个时期的筛分子进行了比较。着叶期每个成熟筛分子内有一个带尾的纺锤形P-蛋白质体,主体由稠密而散乱的P-蛋白质细纤维组成,尾部呈结晶状;筛分子具有横向端壁和单筛板,在邻近筛板处,细胞壁向筛分子腔内形成明显的突起。无叶期仍然保持着与着叶期大致相同厚度的有功能韧皮部,筛分子具有正常的原生质体,P-蛋白质和筛板孔的结构也与着叶期的相同,但筛分子内有较多的淀粉粒和囊泡。  相似文献   
14.
小兴凯湖的水生植被及其生态作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论述了小兴凯湖水生植物的种类组成、植被类型、生物量及其在湖泊淤积和渔业中的作用。该湖属老年期湖泊,水生维管束植物共有25科56种,优势种为竹叶眼子菜、荇菜、芦、菰等。植被类型可划分为沉水植被、浮叶植被和挺水植被等三个亚型,包括12个主要植物群丛。全湖水生植物总生物量(湿重)为196380吨;以植物现存量计算,草食性鱼类的年生产力应为78.75吨。由于水生植物大量繁殖,为减缓湖泊的垫平作用,可适量放养草食性鱼类,控制住水生植物的过量繁殖;同时引种一些经济水生植物,压住水中杂草的生长。  相似文献   
15.
青甘边区黑河流域森林植被带及其昆虫区系的组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河发源于青海、甘肃交界的祁连山区,是甘肃河西走廊最大的内陆河水系之一,水源丰富,流量稳定,这不仅取决于祁连山区大气降水和冰川融水,更重要的是与上游森林植被密不可分。但是,由于森林害虫猖獗成灾,严重威胁着这一地域森林的生存。近几年我们在森林昆虫普查的基础上,对黑河流域森林昆虫  相似文献   
16.
人工樟子松—差不嗄蒿植被及其固沙作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李进 《生态学杂志》1992,11(3):17-21,27
植物固沙是整治沙漠和沙漠化土地的一种有效措施。人工植被的建立是植物固沙的必然结果。人工植被的演替、稳定性及其对环境的影响直接关系到流沙的固定程度。因此,本文旨在探讨人工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var.  相似文献   
17.
西双版纳傣族“龙山”的生态学意义   总被引:25,自引:3,他引:22  
傣族“龙山”是西双版纳地区傣族的民族植物文化中的一例。其概念是“神居住的地方”,在这个地方的动植物都是神的家园里的生灵,是神的伴侣,是不能砍伐、狩猎和破坏的。人  相似文献   
18.
前言在我国海涂中被日潮淹没的中、低潮带,天然生长的高等植物种类比较贫乏,分布面积也较小,许多中低潮带海滩为光滩裸地。为了绿化海滩、保护海滩,提高海滩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力,我国在1963年和1978年分别从英国  相似文献   
19.
华南地区现在没有鳄鱼的分布。但过去是否有鳄鱼?以及是何种鳄鱼?绝灭于何时?是一个颇具兴趣的问题。一华南地区最早的鳄鱼记录,在汉代文献中就已出现。但引起人们注意的还是唐代韩愈所写的《祭鳄鱼文》。唐元和十四年公元819年),韩愈被贬为潮州刺史。潮州(今广东省潮州市)当时属岭南道,唐时岭南地区仍属未曾开发的“蛮夷南荒”地区。一到潮州上任,韩愈就了解到当地最大的祸患就是鳄鱼。潮州的鳄鱼相当凶猛,既吃食牛马羊豕等家畜,也威胁人类。为此,韩愈撰《祭鳄鱼文》,限令鳄鱼三日内徙往南海,否则  相似文献   
20.
江苏海岸沙生植被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海岸沙生植被系由沙生植物和一些耐沙植物所组成的隐域植被,具旱生性质;种类组成简单,只24种,隶属18科,21属。此外,在砂质海岸听见的一个向森林演替的群落地段,含有19种木本,21种草本植物,概为新发观的耐沙植物,根据组成植物的生活型分析,作了沙生植被的生活型谱。 海岸沙生植被可分为草本与木本两个基本类型、共6个群落。它们的演替规律作了论述。最后讨论了沙生植被的开发、利用及保护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