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6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1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探讨灯盏细辛提取物的体内抗氧化活性以及对2型糖尿病小鼠肝脏、胰腺损伤的保护作用。采用高脂高热量饲料喂养加小剂量四氧嘧啶诱导的方法建立2型糖尿病模型,用试剂盒测定并比较了试验组与模型组及正常组的血清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及丙二醛(MDA)的含量,并在光镜下观察小鼠胰腺和肝脏组织的形态学改变。实验结果表明,灯盏细辛提取物能够显著提高2型糖尿病小鼠的血清T-SOD的活性(P0.05),明显降低其血清MDA的含量(P0.05),各组病理损伤有较显著差异,其中模型组的损伤明显高于其余各组。可见灯盏细辛提取物具有较强的体内抗氧化作用,对2型糖尿病小鼠肝脏、胰腺损伤具有一定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2.
目的探讨酪酸梭菌活菌散联合乳果糖VI服液治疗儿童功能性便秘(Fc)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84例儿童Fc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儿均予以饮食调整、多饮水、规律排便和加强排便功能锻炼等常规治疗。观察组患儿加用酪酸梭菌活菌散联合乳果糖口服液治疗,对照组患JLDI用单纯乳果糖口服液治疗,疗程均为6周。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后临床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并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随访观察6个月和1年内的复发率。结果治疗6周后,观察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为92.8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19%(χ2=4.46,P〈0.05)。治疗中观察组出现4例不良反应,对照组出现2例,症状均较轻,两组患儿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4,P〉0.05)。结论酪酸梭菌活菌散联合乳果糖口服液治疗儿童Fc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的乳果糖口服液治疗,安全性较佳,并能降低其复发率,具有预防复发的作用。  相似文献   
73.
目的:研究回生口服液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和血小板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 年1 月至2013 年7 月已被收治的112 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按照知情同意原则随机分为治疗组(60 例)和对照组(52 例)两组,治疗组在支持、对 症治疗的基础上口服回生口服液治疗,对照组仅给予支持、对症治疗,4 周后观察两组患者经两种不同的治疗方案治疗后患者血 浆纤维蛋白原及血小板水平变化。结果:治疗组经给药治疗后血浆纤维蛋白原及血小板水平与治疗前相近,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对照组经治疗后血浆纤维蛋白原及血小板水平较治疗前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给药治疗后血浆纤 维蛋白原及血小板水平均较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回生口服液可能是通过降低血浆纤维蛋白原及血小 板的含量从而改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血液高凝状态。  相似文献   
74.
目的探讨茵栀黄口服液联合布拉酵母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至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108例新生儿黄疸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儿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8例)。两组患儿均给予蓝光处理,对照组同时给予布拉酵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用茵栀黄口服液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儿凝血指数、血气指标、生化指标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后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8.28%vs 90.00%,χ~2=24.92,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PaCO_2、pH、BE及Ca~(2+)和Mg~(2+)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PT、APTT、FIB、TT异常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血清总胆红素水平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及黄疸消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茵栀黄口服液联合布拉酵母治疗新生儿黄疸效果显著,能够明显缩短黄疸消退时间,改善血气分析指标及生化指标水平,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5.
查尔酮异构酶(CHI)是调控黄酮生物合成的关键酶,分离和克隆这一酶的功能基因,对利用转基因技术进行灯盏花黄酮生物合成的调控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RT-PCR和RACE技术,获得了chi cDNA全序列,GenBank登录号为GU208823.1,序列全长996 bp,开放阅读框为594 bp,编码197个氨基酸,3-Race有一个多聚腺苷酸加尾信号。应用软件预测该基因编码蛋白分子量约为21.6 kD,理论等电点为4.78。该基因编码的蛋白无跨膜结构域,其二级结构的主要构件为α-螺旋和随机卷曲。对其三级结构进行了建模,表明其结构与苜蓿chi的三级结构相似。同时根据灯盏花chi N端序列变化的特征,提出了灯盏乙素的合成可能与chi在细胞亚结构的定位及其与合成代谢相关酶形成复合酶的特异性有关。研究为利用基因工程定向改变灯盏花黄酮代谢产物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6.
不同制剂的伊曲康唑治疗口咽念珠菌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伊曲康唑(itraconazole)为三唑类广谱抗真菌药物.胶囊制剂必须与食物同服才能达到较好的生物利用度,而口服溶液制剂则通过羟丙基-β-环糊精与伊曲康唑交联,使脂溶性的伊曲康唑能溶于水,且口服吸收不受食物影响,空腹服用较餐后服用的生物利用度更高.本文将评价伊曲康唑口服液治疗口咽念珠菌病的疗效和安全性,对照药品为其胶囊制剂.……  相似文献   
77.
细辛挥发油镇痛作用机制的初步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细辛挥发油的镇痛作用机制.方法: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细辛挥发油成分,将其配制成不同剂量组,检测乙酸致痛小鼠脑组织和血清中NO、PGE2、MDA含量以及NOS和SOD活性.结果:细辛挥发油提取物能使乙酸致痛小鼠脑组织和血清中NO、PGE2、MDA含量及NOS活性明显降低,SOD活性明显增强.结论:细辛挥发油的镇痛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NO、PGE2、MDA含量及NOS活性.提高SOD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78.
以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北细辛挥发油,通过菌丝生长速率法和孢子萌发法,研究其对5种马铃薯干腐病致病菌镰刀菌的抑菌效果,优化提取方法,并采用气质联用法分析挥发油的化学成分。结果表明北细辛挥发油对5种供试镰刀菌抑制作用显著,且抑菌活性与挥发油浓度呈剂量依赖性。不同方法提取的4组挥发油共鉴定出51种成分,其中18种组分相同,均以甲基丁香酚和黄樟醚为主,两者总含量达50%以上。地下部分挥发油含量明显高于地上部分,且超声辅助浸提法提取率更高。因此,北细辛挥发油可进一步开发为植物源农药,具有很好的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79.
王国彧  董彦宏  崔静茹  刘凯  崔凯 《生物磁学》2013,(25):4913-4916
目的:探讨灯盏生脉胶囊治疗糖尿病足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76例糖尿病足患者,随机分为照组和试验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与局部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灯盏生脉胶囊口服治疗(每次0.36,3次/d),共30天。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下肢血管彩超评分,以及治疗前后的溃疡面积、腓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和2型糖尿病生活质量评分(DMQLS)的改变。结果:试验组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下肢血管彩超评分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溃疡面积、MNCV、SNCV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DMQLS评分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灯盏生脉胶囊治疗糖尿病足疗效确切,并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0.
建立了同时测定益气养血口服液中的淫羊藿苷、黄芪甲苷、黄芪皂苷域、五味子醇甲和麦冬皂苷D5种有效成分含量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分析方法,用Agilent Zorbax RRHD Eclipse Plus C18(50 mm×2.1 mm,1.8滋m)色谱柱,流动相:A相为乙腈溶液,B相为含0.2%甲酸的水溶液,流速为0.35 mL/min。在电喷雾电离(ESI)正离子模式下,采用的是多重反应监测模式(MRM)进行检测。结果表明,黄芪甲苷、黄芪皂苷域、淫羊藿苷、五味子醇甲和麦冬皂苷D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003~12 mg/L、0.3~12 mg/L、0.009~18 mg/L、0.006~1.2 mg/L、0.003~3.0 mg/L;检出限分别为1滋g/L、1滋g/L、3滋g/L、2滋g/L、1滋g/L;5种成分的加样回收率为75.9%~104%;相对标准偏差均不大于3.8%。该方法简便、准确、快速、高灵敏度,已成功地用于实际的样品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