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3篇
  免费   79篇
  国内免费   426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44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46篇
  2014年   58篇
  2013年   57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68篇
  2010年   60篇
  2009年   60篇
  2008年   68篇
  2007年   65篇
  2006年   56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63篇
  2002年   70篇
  2001年   72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40篇
  1994年   38篇
  1993年   36篇
  1992年   38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30篇
  1989年   33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4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 毫秒
941.
【目的】为从免疫的角度比较和分析黏附素分子细胞外纤维蛋白原结合蛋白(Extracellular fibrinogen-binding protein,EfB)和纤维连接蛋白结合蛋A(Fibronection binding protein,FnBP)对聚集因子A(Clumping factor A,ClfA)抑制牛源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SA)黏附牛乳腺原代上皮细胞作用的增强效果。【方法】本试验分离培养牛乳腺上皮细胞并鉴定;将真核重组质粒EfB和FnBPA分别与ClfA组合免疫新西兰大白兔,并利用免疫后抗体体外抑制2株SA分离株侵染牛乳腺上皮细胞,采用平板计数法定量检测与比较不同免疫组合诱导抗体对黏附的抑制作用;对SA和乳腺上皮细胞分别进行荧光染色,观察不同免疫组合诱导的抗体对黏附抑制效果的差异。【结果】成功分离培养了牛乳腺原代上皮细胞;证明了构建的ClfA、FnBPA和EfB真核重组表达质粒均可在细胞中表达,且在免疫实验兔后可诱导特异性抗体的产生;细菌平板计数和荧光染色观察的结果表明,黏附素分子单独和组合免疫的抗体对该菌不同菌株(GY278和GY309)的黏附抑制能力不同,ClfA抗体的黏附抑制能力最强,FnBPA分子A区的黏附抑制能力优于D区。FnBPA、EfB分别与ClfA联合免疫抗体对黏附的抑制程度高于黏附素分子单独免疫组,FnBPA分子A区对ClfA黏附抑制的增强作用优于D区,FnBPA-A区与Efb相比对ClfA的黏附抑制增强差异不显著。【结论】FnBPA-A、FnBPA-D和EfB分别与ClfA联合免疫可不同程度地影响ClfA的黏附抑制效果,该结果为以黏附素分子为靶点的牛乳腺炎疫苗的研究提供了实验数据。  相似文献   
942.
以黑果枸杞为材料,利用RT PCR和RACE技术克隆了花青素合成相关基因LrTTG1(GenBank登录号为MH633481)。序列分析表明,LrTTG1基因cDNA全长1 453 bp,包含1 029 bp开放阅读框,编码342个氨基酸,含有5个WD40重复基序。同源比对结果表明,LrTTG1与茄子SmTTG1的氨基酸序列相似性较高,达到83.73%。qRT PCR分析显示,LrTTG1基因在茎、叶、花、青果、紫果和黑果中均有表达,且在青果中的表达水平(最高)约为黑果(最低)的4倍;紫外胁迫下LrTTG1基因的表达随胁迫时间的延长呈先降低后升高的变化趋势。花青素含量分析表明,黑果的花青素含量最高(11.3 mg/g),分别约为紫果( 1.2 mg/g)和青果(0.53 mg/g)含量的9.4倍和21.3倍。研究表明,随着黑果枸杞果实的发育,LrTTG1基因的表达量呈现下降趋势,而花青素的含量则呈上升趋势,两者呈负相关关系;推测LrTTG1基因在黑果枸杞花青素合成中可能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943.
用低渗处理和苯酚品红染色,在经过卡诺液(甲醇3∶冰醋酸1)固定和未经固定的红翅皱膝蝗减数分裂染色体上都看到了螺旋结构。观察和测量结果表明,每条染色单体都是由430nm左右的染色线螺旋形成的。由染色线到染色体的压缩率为4∶1。低渗处理后固定的材料经过银染,则显示了染色体轴结构。同样,未经低渗处理直接固定的材料银染时也出现了轴结构。银染的轴结构位于每个染色单体的中央,并贯穿整个染色单体。在光镜下,这个轴并不是直径均一的棒状结构,而似乎是由许多大小相近的颗粒相连而成。本文对染色体结构的有关模型、骨架和轴结构的真实性以及轴和螺旋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44.
扬子鳄(Alligator ainensis)的舌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945.
从苹果锈果病组织中分离到类病毒RNA分子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鉴定类病毒环状分子结构的双向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方法测定结果表明,在患有锈果、花脸、裂果等症状及不显症状的苹果锈果病成熟果中,存在着一种环状低分子量RNA,称之为ASSD-RNA-1,其分子量略小于马铃薯纺垂形块茎类病毒(PSTV),在病树枝条中除存在ASSD-RNA-1之外,还存在另一种环状分子,称为ASSD-RNA-2,其分子置比PSTV略大,在热力学上ASSD-RNA-2较ASSD-RNA-1稳定,变性温度前者高于后者,在成熟的病果中未检出ASSD-RNA-2,研究了患病组织核酸提取物的侵染性,提供了锈果病类病毒病毒病原的又一证据。  相似文献   
946.
本种在形态上与鸡纵菌[Termitomyces albuminonsts (Berk.) Heim]较相似,但不同之处在于子实体大,单株独生,未见群生,盖表色泽不星淡灰或淡褐,而呈煤褐色,菌柄基部色泽尤深,多呈黑褐色。担子孢子千缩处理后表面较平坦,不呈皱褶状凹凸。担孢子一端稍弯曲。菌肉在Melzer氏液下呈黑色而非橙红色,所以立为新种。  相似文献   
947.
948.
阴山荠属,泡果荠属,棒毛荠属和岩荠属的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以阴山荠属、泡果荠属、棒毛荠属和岩荠属的18种植物取用实验材料,对果实外表皮、种子外种皮、毛和花粉粒等特征鉴别器官进行扫描电镜观察,提供36张照片资料,并以检索性状比较属间特征,证明该4属作为各自独立的属是恰当的。  相似文献   
949.
黑果绣球胚的离体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不同发育时期黑果绣球(Viburnum lantana)胚的离体培养,找到了胚培养发芽率最高的取材时期,在北京地区是8月下旬到9月上旬。使用的基本培养基是MS培养基。使茎段分化的培养基是MS BA0.5 2ip5.0 zt0.5(单位mg/l下同。),培养40天后能得到大量的苗。切取带4片叶以上的苗,转接在大量元素减半的1/2MS IBA0.2的生根培养基土,10天以后开始生根。15天后经锻炼的小植株可移栽到瓦制花盆或营养钵中,盆土基质为1:3(体积比)的沙与草炭上的混合土,置于全光苗床(自然光照下,自控间歇喷雾保持叶面湿度。),室温18—25℃,生长10天就可以移入冷室,按一般植物管理。成活率80%以上。  相似文献   
9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