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01.
刘合霞  李博  胡兴华  邓涛  黄仕训  邹玲俐 《广西植物》2017,37(10):1261-1269
为探讨苦苣苔科植物对其岩溶生境的适应性,该研究选取黄花牛耳朵(Primulina lutea)、紫花报春苣苔(Pri.purpurea)和桂林蛛毛苣苔(Paraboea guilinensis)三种苦苣苔科植物,将其栽种在石灰土及红壤两种不同类型的土壤中,观测记录其生长性状并对其叶片元素含量进行测定和比较。植株采集过程中,同时采集自然生境中三种苦苣苔科植物叶片及取样植物基部土壤,并对叶片及土壤元素的含量进行测定,作为今后苗圃试验的参照。结果表明:三种苦苣苔科植物在两种土壤上的生长状况及适应性具有差异,其在石灰土上生长良好,在红壤上生长较差;在两种不同土壤中,除N外,桂林蛛毛苣苔的叶片其他元素(P、K、Mn、Mg、Ca、Zn、Cu)差异极显著(P0.01);除P外,紫花报春苣苔的叶片其他元素(N、K、Mn、Mg、Ca、Zn、Cu)差异极显著(P0.01);除N、Cu、Ca外,黄花牛耳朵的叶片元素(P、K、Mn、Mg、Zn)差异极显著(P0.01);三种植物的叶片元素比值,除少数值没有差异外,大部分指标差异都极显著;对叶片元素与栽培土壤元素的相关性分析,发现植物叶片Mn元素与土壤中N、Ca、Mg、Zn、Mn、有机质含量等呈正相关,土壤P元素与叶片中N、P元素呈正相关,而与叶片中Zn元素呈负相关关系。在其他栽培条件一致的条件下,土壤因素及物种差别是造成黄花牛耳朵、紫花报春苣苔和桂林蛛毛苣苔适应性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2.
喜马拉雅-横断山区钟花报春居群遗传多样性及遗传分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应用简单序列重复区间(ISSR,Inter-simple sequence repeat)分子标记,对喜马拉雅.横断山区钟花报春(Primula sikkimensis)进行居群遗传分析。用10个ISSR引物对13个居群的254个个体进行扩增,共检出91条扩增片段,全部为多态带,总的多态位点百分率为100%。Shannon多样性指数(Ho)从0.2293到0.4016,居群水平上平均值(HPCP)为0.3211,物种水平上(Hsp)为0.5576。利用分子方差(AMOVA)软件分析,其结果为:在总的遗传变异中,有50.28%的遗传变异属于居群之间;用POPGENE计算出的遗传分化系数GST=0.4127,即居群间的分化变异占居群总遗传变异的41.27%,比AMOVA分析所得的结果偏低。居群间遗传距离变化范围从0.0780到0.4748,遗传一致度(I)的变化范围从0.6220到0.9250。居群间的基因流Nm=0.7114,相对低的基因流可能是维持钟花报春居群遗传分化的原因。这表明,喜马拉雅.横断山区钟花报春的13个居群具有很高的遗传多样性,并且居群间的分化也很大。  相似文献   
103.
104.
目的:球花含笑是云南特有珍贵树种,绿化观赏性佳,为解决其播种育苗中出苗率不高、出苗缓慢问题,研究了不同浸种条件对其播种后出苗率、出苗起始时间、出苗持续时间的影响,找出适宜的浸种条件。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比较萘乙酸(NAA)、赤霉素(GA3)、等浓度等体积赤霉素和萘乙酸混合液(1GA3∶1NAA)浸种对出苗的影响;采用全因素试验比较不同浸种条件:NAA浓度(300 mg/L、500 mg/L、700 mg/L),浸种时间(12 h、24 h),温度(20℃、30℃)对出苗的影响。结果:单因素试验在激素浓度500 mg/L,时间12 h,温度20℃条件下,使用激素NAA浸种出苗率高,出苗起始时间早,出苗持续时间短。全因素试验使用激素NAA浸种,浓度500 mg/L,时间12 h,温度20℃出苗率最高;NAA浓度700 mg/L,时间12 h,温度20℃出苗起始时间最早;NAA浓度500 mg/L,时间24 h,温度20℃出苗持续时间最短。结论:为提高球花含笑出苗的效率,使用激素NAA浓度500 mg/L,时间12 h,温度20℃为最适宜浸种条件。  相似文献   
105.
106.
107.
陕西羽叶报春是百年绝迹、曾被植物界视为已经灭绝或可能灭绝的植物,开展人工栽培研究,对于保护这一极危物种,实现园林开发都具有重要意义。介绍了陕西羽叶报春人工栽培方法,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8.
该文报道了广西苦苣苔科报春苣苔属(Primulina Hance)一新种——平果报春苣苔(Primulina pingguoensis H. S. Ma&B. Pan),该新种在形态学上与囊筒报春苣苔(P.carinata Y. G. Wei, F. Wen&H. Z. Lü)相似,但两者能明显区别,平果报春苣苔花冠裂片狭披针形至线型,长宽比大于2 (vs.圆形至卵圆形,长宽比小于1.5),花冠内部具8~10条紫色条纹,与花冠同色,无明显导蜜线(vs.棕色条纹,与花冠不同色,具两条黄色导蜜线),花冠筒管状,腹面隆状,(vs.狭漏斗状,明显隆起,形成一清晰的龙骨),叶片椭圆形到宽卵形,(6.5~9.5) cm×(4.5~6.5) cm [vs.宽椭圆形到卵形,(4.0~5.0) cm×(3.0~4.0) cm],叶基部稍楔形(vs.圆形)。该新种目前只在模式产地一个较大的石灰岩溶洞及周边发现有分布,目前该溶洞内开始发展畜牧养殖,对该物种的生存空间带来压力。该文对该新种的分布区(EOO)和占有面积(AOO)分别进行了评估,认为根据现已知的居群和所受威胁情况,根据IUCN红色...  相似文献   
109.
为了明确羌药中甸灯台报春的化学成分,本研究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静电场轨道阱联用(UPLC-Q-Exactive-Orbitrap-MS)技术对羌药中甸灯台报春化学成分进行快速鉴别,在电喷雾正、负离子模式下采集数据,根据化合物的精确分子质量和碎片离子信息,结合对照品比对以及文献数据对化合物进行鉴别。从中甸灯台报春中鉴定推断出92个化合物,主要包括39个黄酮类、13个有机酸类、18个脂肪酸类、8个氨基酸类、4个苯丙素类、3个环烯醚萜类和其他类化合物。通过UPLC-Q-Exactive-Orbitrap-MS首次对中甸灯台报春化学成分进行了较为系统而全面的分析,为其质量控制及药效物质基础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