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8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5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大劣按蚊不同时期游离氨基酸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黄复生  周成贵 《昆虫知识》1990,27(3):158-160
大劣按蚊幼虫期有28种氨基酸,β-丙氨酸含量最高;蛹期有27种氨基酸,雄蛹氨基酸总量比雌蛹高,其中羟脯氨酸、谷氨酸、谷氨酰胺、酪氮酸、β-丙氨酸,精氨酸含量较高;雄蚊有28种、雌蚊有27种氨基酸,雄蚊氨基酸总量比雌蚊高,其中羟脯氨酸、谷氨酰胺、脯氨酸、丙氨酸、半胱氨酸、酪氨酸、组氨酸、精氨酸含量较高。结果表明:同一种昆虫,不同时期、雌、雄的氨基酸含量和比例有差异。  相似文献   
82.
 用毛细管色谱和离子交换色谱法分析了黑胸大蠊雄性成虫血淋巴糖和游离氨基酸的组分、合量及杀虫环对它们的影响,并与电生理记录的EPSP电位比较,表明:1.黑胸大蠊血淋巴有五种糖,海藻糖、葡萄糖含量最多。2×10~(-5)mol/L杀虫环作用于虫体5分钟后,五种糖含量迅速增加;30分钟后下降23~47%。2.血淋巴中含有16种游离氨基酸及大量的NH_3。杀虫环可降低14种氨基酸的含量,尤其对生糖氨基酸(丙、异亮、酪、脯)的影响显著。3.2×10~(-5)mol/L杀虫环作用5分钟可增加中枢第Ⅵ腹神经节自发电位的释放频率和振幅,6~7分钟后迅速减少并消失,此时诱发EPSP电位振幅下降。18~20分钟突触传递被阻断。此过程恰巧与血淋巴糖代谢的加快而减缓的过程一致。  相似文献   
83.
84.
环己亚胺(CHX)单独作用会增加高梁苗中游离脯氨酸的含量,原因可能有:一是CHX抑制了根的正常吸收功能,导致植株失水,游离脯氨酸增加;二是CHX抑制了蛋白质合成,使总的游离氨基酸累积,从而也表现出游离脯氨酸含量的增加,后者可能更为主要。为此,用CHX研究与脯氨酸合成有关的基因活性化或表达时,一定要考虑CHX单独的作用。NaCl诱导的游离脯氨酸的累积可被CHX处理所抑制。在NaCl处理2~4h内加CHX后,抑制效果几乎可达到100%,以后随CHX处理的时间越长,其抑制作用越小。  相似文献   
85.
酶联免疫斑点技术(ELISOP)在目前已经被广泛应用在生物学领域。较为详细地从原理、发展简史、操作步骤、优缺点及应用、展望阐述了酶联免疫斑点技术。  相似文献   
86.
87.
为了解旋扭山绿豆(Desmodium intortum)对低温的耐受性,以在南方各省广泛种植的优质牧草紫花大翼豆(Macroptilium atropurureum)为对照,研究了旋扭山绿豆对低温胁迫的生理响应。结果表明,低温胁迫(4℃)下,旋扭山绿豆的实际光能转化效率(Yield)和光合电子传递效率(ETR)在第2~8天时下降幅度显著低于紫花大翼豆(P0.05)。低温处理使旋扭山绿豆和紫花大翼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著增加(P0.05);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则显著降低;旋扭山绿豆的过氧化物酶(POD)没有显著变化(P0.05),但紫花大翼豆下降了47.11%。低温处理下旋扭山绿豆游离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显著高于紫花大翼豆(P0.05)。回归分析、抵抗力指数和营养成分分析表明,旋扭山绿豆是一种抗寒性与营养价值均优于紫花大翼豆的优良牧草,其中Yield、ETR、CAT与渗透调节物质(游离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可以作为旋扭山绿豆耐寒性鉴定的重要生理指标。  相似文献   
88.
季艳丽  程云伟  陈发菊  张德春  周超 《广西植物》2019,39(12):1613-1618
植物体细胞胚胎发生过程中伴随着复杂的生理生化变化,为进一步揭示胚性愈伤组织的再生潜力,该研究以高粱Sb19未成熟胚诱导产生的两种胚性愈伤组织和一种非胚性愈伤组织为材料,通过测定各愈伤组织中可溶性蛋白、游离脯氨酸和可溶性糖的含量,采用方差分析法对高粱体细胞胚胎发生过程中不同类型愈伤组织的生理生化指标进行了差异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高粱两种胚性愈伤组织中可溶性蛋白、游离脯氨酸和可溶性糖的含量均显著高于非胚性愈伤组织,表明胚性愈伤组织中的代谢活性高于非胚性愈伤组织,能够为体细胞胚胎发生提供更多的物质能量基础。(2)两种类型胚性愈伤组织之间生理生化差异显著,其中,Ⅱ型胚性愈伤组织中可溶性蛋白和游离脯氨酸含量均显著高于Ⅰ型胚性愈伤组织,相反,Ⅱ型胚性愈伤组织中可溶性糖含量显著低于Ⅰ型胚性愈伤组织,这种生理生化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后期的分化。该研究结果为愈伤组织的胚胎发生能力与生化代谢的关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9.
90.
目的:探讨uPCA3mRNA、tPSA、fPSA/tPSA、PSAD对PSA 灰区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经前列腺穿刺活检诊断为前列 腺增生(BPH) 111 例和前列腺癌(PCa) 89 例,测定血清tPSA、fPSA 与前列腺体积,所有病例均计算fPSA/tPSA、PSAD。用 RT-PCR 的方法检测PSA mRNA、PCA3 mRNA 的含量,以PCA3 mRNA/PSA mRNA 表示PCA3 mRNA 的含量。比较两组间 tPSA、fPSA/tPSA、PSAD 及PCA3mRNA各指标的差异,分析各指标在ROC 曲线下的面积、各指标的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PCa 组的fPSA/tPSA较BPH 组降低(P<0.01),PCa 组的tPSA、PSAD及PCA3 mRNA较BPH 组均升高(P<0.01)。tPSA、fPSA/ tPSA、PSAD及PCA3 mRNA在ROC 曲线下的面积从大到小依次是PCA3 mRNA>PSAD > fPSA /tPSA>tPSA。当PCA3 mRNA 和PSAD 临界值分别为0.27 和0.15 时,诊断PCa 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是86.5%和77.5%,80.9%和55.9%。结论:uPCA3 mRNA、fPSA/tPSA、PSAD 的测定能显著提高灰区PCa 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且uPCA3 mRNA 诊断效能最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