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1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319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5篇
  1983年   2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81.
在全球温室气体浓度升高的背景下,如何减少碳排放、增加碳吸收是当前应对气候变化研究的热点.本研究基于我国1963—2016年粗钢产量,采用温室气体清单指南编制方法,建立了钢渣碳汇核算方法,核算了我国1963—2016年钢渣碳汇量,并进行了不确定性分析.结果表明: 1963—2016年间,我国钢渣的年碳汇量总体呈上升趋势,从3.75×103 t C增加至1359.32×103 t C.1963—2016年间我国钢渣累积碳汇量为15×106 t C,钢渣碳汇的总不确定性约为±30.4%.钢渣年碳汇量由当年产钢渣碳汇量和历年产钢渣碳汇量两部分组成.由于钢渣结构致密,年碳化速率较小,导致1963—2016年间当年产钢渣碳汇量较小,占钢渣碳汇总量的37%;历年产钢渣碳汇量较大,占钢渣碳汇总量的63%.虽然钢渣年碳汇量不大,但长期累积碳汇量非常可观,其碳汇作用不容忽视.今后研究应细化不同环境条件下钢渣碳化速率,降低钢渣碳汇核算的不确定性;推动以钢渣为原材料的碳捕集与封存技术发展,增加有效碳汇,为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国际谈判提供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82.
在我国南北各地温室中,普遍种植有白兰、含笑、万年青、鹤望兰、夹竹桃、杜鹃、凤尾兰和桂花等花卉,它们常会受到蚧虫的危害,其中考氏白盾蚧则是最为常见,也是危害较为严重的虫害之一。考氏白盾蚧的雌性成虫介壳近似三角形或梨形,雪白色,壳点有2个,淡黄色,突出于一端。雄性蚧壳虫介壳银白色,长形、体背中心线稍稍隆起,略呈一纵脊,群聚在一起,并分泌出白色的腊粉。刚孵出的若虫可缓慢爬行,长椭图形,橙黄色,虫体被有很薄的透明状蜡质层。该虫一年发生3代,但在北京温室花卉上一年可繁衍4—5代。3月下旬雌成虫产卵于介壳下,每个雌虫产卵平均为76…  相似文献   
83.
艾怀森 《动物学研究》2007,28(6):633-633
2003年至今,云南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山管理局工作人员在进行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监测时发现,在高黎贡山南段,地理位置介于东经98°44′35″—98°46′20″,北纬24°50′49″—24°58′35″之间,有野生林猬种群。该物种主要分布在海拔2200—2681m之间的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和杜鹃苔藓矮林之中,以昆虫为主食。在其人工饲养中,  相似文献   
84.
黄土区露天煤矿排土场土壤与地形因子对植被恢复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洪丹  王金满  曹银贵  卢元清  秦倩  王宇 《生态学报》2016,36(16):5098-5108
在脆弱的生态环境改善和恢复过程中,植被恢复与重建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黄土露天煤矿区生态环境极其脆弱,认识矿区损毁土地植被恢复与地形、土壤因子之间的作用规律对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恢复改善至关重要。为此,选择山西平朔安太堡露天煤矿南排土场对2条样带27个复垦样地的土壤、地形、植被参数进行了采集与测定,并应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与CANOCO4.5软件的降趋势对应分析和冗余分析研究了地形与土壤因子对植被恢复的影响。结果表明:植被与土壤变量之间呈显著相关,与地形变量之间相关性不明显;坡度主要影响草本覆盖度,坡向与有机质和速效磷之间具有线性相关性;速效钾对植被的变化起着重要的作用;土壤容重与砾石含量对土壤养分含量具有明显的指示作用;有机质与全氮呈显著正相关,各土壤养分指标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关系。为了改善和恢复黄土区露天煤矿排土场脆弱的生态系统,应该考虑植被和土壤的联合演替。在当地的生态环境状况下土地复垦与生态恢复的关键是改善土壤状况和增加人工植被,同时加强对排土场人工和自然植被的保护。  相似文献   
85.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太湖地区不同轮作模式下稻季温室气体排放规律.结果表明: 水稻生长季CH4排放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CH4排放主要集中在水稻生育前期,烤田后至水稻收获期间CH4排放量较低;N2O的排放主要集中在3次施肥及烤田期.稻季排放的CH4对全球增温潜势(GWP)的贡献远高于N2O,各处理所占比例为94.7%~99.6%,是温室气体减排的主要对象.不同轮作模式下,稻季CH4排放总量及其GWP存在显著差异,表现为小麦-水稻>紫云英-水稻>休闲-水稻轮作;稻季N2O排放总量及其GWP没有显著性差异.与不施肥处理相比,紫云英-水稻轮作模式下施加氮肥显著降低了CH4排放量和GWP,但不同氮肥用量下的CH4排放量和GWP没有显著性差异,而紫云英还田稻季施氮240 kg·hm-2下的水稻产量却最高.综合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紫云英还田稻季施氮240 kg·hm-2下的增产减排综合效果更好,是值得当地推广的耕作制度.  相似文献   
86.
张国  逯非  黄志刚  陈舜  王效科 《生态学杂志》2016,27(9):2875-2883
现代农业中化学农药在提高作物产量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我国普遍存在过量用药现象,导致环境污染和危害食品安全.基于2012年的全国性农户问卷调查,本研究分析了2011年我国水稻、小麦和玉米使用农药现状,并估算了它们的温室气体排放.结果表明: 这3种作物至少使用了54种杀虫剂、24种杀菌剂和50种除草剂,其中32%的水稻种植农户使用了生物农药.全国3种作物使用了30.8 kt杀虫剂、16.5 kt杀菌剂和58.3 kt除草剂,它们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为1.5 Tg Ce,杀虫剂、杀菌剂和除草剂的排放分别占23.8%、16.9%和59.3%.南方区的农药用量占全国用量的51%;全国水稻、小麦和玉米的单位产量农药用量分别是0.22、0.18和0.24 g·kg-1粮食,3种作物用药总量分别为44.4、21.4和39.7 kt,温室气体排放分别为665.5、250.1和547.5 Gg Ce;在不同农药种类中,有机磷类杀虫剂占我国所用杀虫剂总量的69%,苯丙咪唑类、有机磷类、唑类和有机硫类等杀菌剂占杀菌剂总量的87%,酰胺类、有机杂环类和有机磷类等除草剂占除草剂总量的85%.因此,减少农药用量,对于我国粮食安全和环境安全及减少农业温室气体排放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7.
水稻生产正向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方向转型,常规高产稻作技术亟待创新.本研究以粳稻辽星1号为试材,在2012、2013年研究密度增加、基蘖肥减少、穗肥稳定的“增密减氮”栽培模式对东北水稻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及温室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 与常规高产栽培模式相比,在基本苗增加33.3%和基蘖肥施氮量减少20.0%的条件下,氮肥农学效率和氮肥偏生产力两年平均分别提高49.6%(P<0.05)和20.4%(P<0.05),单位面积和单位产量的温室效应两年平均分别下降9.9%和12.7%(P<0.05).虽然水稻有效穗数和总生物量下降,但结实率和收获指数提高,所以产量基本稳定甚至提高.增密减氮降低了土壤NH4+-N和NO3--N浓度,提高了氮素回收效率.表明适度增密减氮可兼顾水稻高产、氮肥高效利用和温室气体减排.  相似文献   
88.
蝴蝶兰的温室养护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蝴蝶兰的生物学特性、温室栽培模式、病虫害防治以及生理异常现象;阐述了蝴蝶兰的栽培管理技术,对蝴蝶兰在北方地区的温室栽培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9.
瑞典河漫滩草甸植被的数量分类和排序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用目前各国学者广泛使用的一些数量分类和排序方法对瑞典河漫滩草甸样地资料进行了分类和排序。所用的方法包括多元等级聚合分类(TABORD程序),多元等级分划分类(TWINSPAN程序),PCA排序(ORDINA程序),RA和DCA排序(DECORANA程序)。研究结果表明可以把28个样地分为6个群落类型,它们的分布格局是与土壤水分梯度密切相关的。此外本文还对数量分类和排序方法在植物群落学研究中的应用以及所用方法的比较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0.
路鹏  陈伟烈 《植物学通报》1999,16(3):297-303
通过对脱毒荷兰马铃薯原原种(品种名:Favorita拉丁名:SolanumtuberosumL.)在播种前进行的两种不同催芽处理的对比试验,发现湿沙催芽的种薯生长及单株产量明显地普通散射光催芽的种薯。湿沙催芽对种薯地上部生长的作用主要表现为增加了地上部茎数;提高了茎的生长速率(单位时间为生长量),植株高度明显高于普通催芽的种薯,主茎叶龄的增长速率虽然相同,但经过湿沙催芽种薯主茎叶龄比未经湿沙埋藏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