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4篇
  免费   63篇
  国内免费   1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血栓病是人类面临的一类重要疾病,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高居各类疾病之首.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大敌。此类疾病主要包括3种类型,即急性心肌梗死、脑梗死和脉管栓塞.后者包括深部静脉栓塞及肺栓塞、外周动脉栓塞、视网膜中央动脉或静脉栓塞和内脏栓塞等,其中急性心肌梗死的死亡率高达30%。目前公认的治疗血栓的首选方法是溶栓。  相似文献   
62.
目的创建一种操作简单、经济实用的动脉粥样硬化(AS)破裂斑块及血栓动物模型。方法21只雄性纯种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两组:液氮冻伤+高脂喂养组(A组=11只)和高脂喂养组(B组=10只)。A组实施右颈总动脉内膜液氮冻伤术结合高脂饲料喂养,B组单纯给予高脂饲料喂养。8周末以液氮激发斑块破裂,激发前后分别采血检测血脂、hsC-RP、MMP-9及PAI-1水平;激发48h后处死所有动物,取出右颈总动脉作HE染色及免疫组化染色等,光镜及电镜观察破裂斑块及血栓形成情况。结果8周后兔血脂水平明显升高;激发后血浆hsC-RP、MMP-9及PAI-1均明显升高;所有A组兔子的右颈总动脉均可见AS破裂斑块及血栓形成,而B组兔子未见斑块或血栓形成;所建立的破裂斑块在组织结构、细胞构成、生长特征和脂质沉积方面与人类斑块相似。结论液氮冻伤术能简便、快速、高效地建立AS破裂斑块及血栓模型,从而为研究人类AS破裂斑块及血栓形成的机理和药物干预治疗提供了一种新型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63.
奇先强  卢伶俐 《生物磁学》2009,(20):3909-3911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患者并发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 of the lower extremity,DVT)的形成原因、诊断要点与治疗、护理及预防措施,为相关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我院22例恶性肿瘤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临床病理表现,诊断方式及采取的治疗与护理措施,所有患者采用小-中等剂量尿激酶溶栓、同时予以低分子肝素钠抗凝、低分子右旋糖酐及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辅助治疗,部分患者采取切除根治手术,分析比较患者的疗效。结果:采取上述治疗后21例患者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其中1例患者经治疗半月后效果不明显,进一步检查确诊为恶性淋巴瘤,还有1例患者经治疗好转出院3个月后再次出现对侧下肢深静脉血栓,进一步检查确诊为胆管癌。结论:DVT患者经联合抗凝、溶栓、祛聚、扩血管等综合治疗效果明显,以DVT为首发表现的患者治疗效果不佳或再发应及早考虑恶性肿瘤,以免漏诊,耽误原发病的治疗。  相似文献   
64.
《生物磁学》2010,(3):I0003-I0003
维生素E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许多人经常服用维生素E补充剂。但一项最新科研成果显示,任意使用维生素E对身体不仅无益。而且可能有害。  相似文献   
65.
导向性纤溶酶原激活剂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溶栓疗法是血栓治疗中的一种重要措施.研制具有高选择性的导向性纤溶酶原激活剂有着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采用血栓特异的单克隆抗体及其片段来介导溶栓剂已展示出较好的应用前景.双功能抗体以及同时具有抗栓,抗凝活性的小肽正逐渐拓宽人们有关导向分子研制的视野.所有这一切都将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不断完善而付诸实现.  相似文献   
66.
郭水英  曾庆玲 《蛇志》1998,10(1):39-39
我们应用蕲蛇酶配伍刺五加和单用蕲蛇酶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128例,治疗前后进行甲襞微循环、血液流变学、肢体阻抗血流图和免疫功能检测。以评价两组治疗效果。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28例中年龄最小13岁,最大42岁。病程:最长31年,最短3个月,其中1...  相似文献   
67.
李贺  李立 《蛇志》1994,6(4):39-40
蛇毒溶栓治疗左室巨大附壁血栓一例李贺,李立,李玲,霍玉玺,王素环,卫炜(沈阳解放军202医院110003)患者男,53岁(病案号:341567)。1991年6月5日无诱因出现阵发性胸痛,6月7日于我院,心电图示V1-3Q波,ST呈弓背状抬高,诊为急性...  相似文献   
68.
摘要 目的:分析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DVT)的影响因素并探讨术前D-二聚体(D-D)、血栓调节蛋白(TM)、瘦素(Leptin)联合应用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收治的412例接受腰椎椎间融合术(LIF)老年LDH患者,根据术后是否发生LDVT将其分为LDVT组和非LDVT组。收集老年LDH患者临床资料,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术前血清D-D、TM、Leptin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LDH患者LIF术后LDVT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术前血清D-D、TM、Leptin水平对老年LDH患者LIF术后LDVT的预测价值。结果:412例老年LDH患者LIF术后LDVT发生率为21.12%(87/41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增加、体质指数≥24 kg/m2、卧床时间≥7 d、D-D升高、TM升高、Leptin升高为老年LDH患者LIF术后LDVT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术前血清D-D、TM、Leptin水平单独与联合预测老年LDH患者LIF术后LDVT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66、0.760、0.767、0.894,联合预测的曲线下面积大于D-D、TM、Leptin单独预测。结论:老年LDH患者LIF术后LDVT发生与年龄、体质指数、卧床时间和D-D、TM、Leptin有关,术前血清D-D、TM、Leptin水平联合预测老年LDH患者LIF术后LDVT的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69.
摘要 目的:探究4个炎症因子Toll样受体4(TLR4)、TNF受体相关因子6(TRAF6)、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在深静脉血栓大鼠体内的表达及在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作用。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n=10)和模型组(n=90),采用血管钳夹结合固定制动的方式建立深静脉血栓模型,建模后分别于1 h、6 h、12 h、1 d、3 d、7 d、14 d、21 d、28 d处死,检测血栓重量/长度比值、血浆中4个炎症因子的浓度,并进行组织学观察。结果:(1)1 h、6 h、12 h的血栓重量/长度比值较低,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1 d、3 d、7 d的血栓重量/长度比值维持在较高水平,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14 d、21 d、28 d的血栓重量/长度比值均降低,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2)模型组中1-7 d的血栓重量/长度比值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3)模型组中1-7 d的TLR4、TRAF6、IL-6和IL-1β浓度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4)Pearson 相关性分析显示TLR4、TRAF6、IL-6和IL-1β浓度与血栓程度具有正相关性。结论:深静脉血栓大鼠体内的TLR4、TRAF6、IL-6和IL-1β表达上调可能在深静脉血栓形成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0.
摘要 目的:探究血栓分子标志物[血栓调节蛋白(TM)、凝血酶-抗凝血酶Ⅲ复合物(TAT)、纤溶酶-α2纤溶酶抑制剂复合物(PIC)、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剂1复合物(t-PAIC)]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病情严重程度及溶栓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 7月至2022年6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AIS患者120例为研究组,根据患者NIHSS评分为轻症组(n=48)、中症组(n=52)及重症组(n=20);NIHSS评分升高组(n=50)和降低组(n=70)。同期选择我院查体中心查体的健康人群为对照组(n=30)。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不同严重程度和不同预后患者外周血血栓分子标志物水平差异。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AIS患者外周血血栓分子标志物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相关性。利用ROC曲线评估外周血血栓分子标志物水平对AIS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AIS组患者外周血TM、TAT、PIC及t-PAI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1)。重症组患者外周血TM、TAT、PIC及t-PAIC水平明显高于中症组及轻症组,中症组患者血清TM、TAT、PIC及t-PAIC水平明显高于轻症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1)。NIHSS评分升高组患者外周血TM、TAT、PIC及t-PAIC水平明显高于NIHSS评分降低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1)。外周血TM、TAT、PIC及t-PAICt水平与NIHSS评分呈正相关(r分别为0.326、0.513、0.124和0.417,P均<0.05)。外周血TM、TAT、PIC及t-PAIC水平预估AIS患者预后的AUC 分别为 0. 737,0.850,0.762和0.712。其中TAT预估AIS患者预后的AUC、敏感度和特异性均最高。结论:AIS患者外周血TM、TAT、PIC及t-PAIC水平明显高于健康人群,可随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情况的变化而变化,其在病情评估及溶栓预后预测中具有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