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75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致倦库蚊(Culex quinquefasciatus)是西尼罗病毒(West Nile virus,WNV)、圣路易斯脑炎病毒等重要的媒介。蚊浓核病毒(Mosquito densovirus,MDV)是特异性感染蚊类的病毒,对蚊虫具有明显的致病性。为研究MDV对致倦库蚊的致病效应,我们使用不同浓度埃及伊蚊浓核病毒(Aedes aegypti densovirus,AaeDV)感染致倦库蚊不同发育阶段的幼虫、蛹与成蚊,测定其感染率与死亡率,结果证实AaeDV对致倦库蚊1~2龄幼虫、3~4龄幼虫、蛹和雌雄成蚊的感染率分别为93.33%±2.49%、66%±3.74%、2.67%±0.94%、23.33%±3.40%和24.00%±1.63%,感染率与其发育阶段有关而与性别无关。AaeDV对幼虫的杀伤效果具有剂量依赖性,且与发育阶段有关,在1×1011拷贝/mL浓度下,新孵化龄幼虫和3~4龄幼虫的死亡率高达95.33%±0.74%和61.67%±2.07%。因此AaeDV对致倦库蚊具有生物防制的潜在价值。  相似文献   
52.
我国蚊虫体内感染的Wolbachia的wsp基因序列测定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测定了我国尖音库蚊复合组和白纹伊蚊蚊虫体内感染的Wolbachia株的wsp基因序列。核苷酸和氨基酸的同源性及系统关系分析表明,我国尖音库蚊复合组和白纹伊蚊中Wolbachia株的wsp基因序列与Pip组其它株的核苷酸及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8%~100%和97%~100%, 属B大组Wolbachia中的Pip组。  相似文献   
53.
有机磷抗性致倦库蚊种群中酯酶基因扩增的定量分析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致倦库蚊Culex qinquefasciatus是丝虫病的主要传染媒介。通过生物测定、单个蚊虫酯酶α2和β2基因拷贝数分析和酯酶β基因序列比较, 分析了抗性水平、抗性相关基因在种群中的分布及其基因拷贝数等的抗性分子特征。应用快速PCR仪(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s)直接检测库蚊中酯酶基因和mRNA拷贝数。结果显示:上海致倦库蚊对对硫磷的抗性LC50为8.12, 酯酶活性升高是上海致倦库蚊种群对有机磷杀虫药剂产生抗性的主要机理。编码致倦库蚊酯酶β的氨基酸序列同编码尖音库蚊酯酶B1的氨基酸序列相比同源性为98%;同致倦库蚊酯酶B2氨基酸序列相比同源性为100%,同环蹶库蚊酯酶B3氨基酸序列相比同源性为90%, 上海致倦库蚊中酯酶α和β基因均扩增。有机磷抗性的上海和PellRR蚊虫种群中单个蚊虫酯酶α2 和β2定量基因拷贝数均不同,其同一蚊虫个体的酯酶α2 比酯酶β2基因的拷贝数高,但没有明显的规律性,酯酶结构基因的扩增是上海致倦库蚊种群对有机磷杀虫药剂抗性的主要机理,估计在野外种群的杂合个体中存在多种调控机制。  相似文献   
54.
烟粉虱捕食性天敌淡色斧瓢虫的形态特征及生活习性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黄振  任顺祥  姚松林 《昆虫知识》2003,40(5):450-452,F004
对淡色斧瓢虫Axinoscymnuscadilobus的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进行了观察。在 ( 2 5± 1 7)℃条件下 ,以烟粉虱为食料 ,淡色斧瓢虫完成 1个世代平均历期为 49 5 9d ,成虫的平均寿命为 64 45d ,平均产卵量为 95 4粒 ;淡色斧瓢虫可捕食烟粉虱的卵、若虫、蛹及成虫 ,是烟粉虱的有效天敌 ,具有很好的保护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55.
利用某些鱼类的摄食来控制蚊子数量,是预防以蚊为传播媒介的疾病之重要途径。迄今为止,对以(Gambusia affinis Baird et Girard)为代表的灭蚊鱼类的研究已深入到“鱼—蚊—稻田”生物控制系统阶段,并且在许多地区已成功地应用了几十年,但在我国对灭蚊鱼方面的研究尚不多。    相似文献   
56.
淡色库蚊酯酶等位基因及其在自然种群中的频率分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酯酶基因扩增所产生的酯酶活性升高是库蚊Culex pipiens对有机磷杀虫剂抗性的主要机理之一。采用分子杂交技术和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分析,已鉴定出多种酯酶等位基因类型。该文通过酯酶基因特异性片段的PCR扩增及扩增片段的酶切片段分析,对淡色库蚊Culex pipiens pallens四种有机磷抗性品系的酯酶等位基因进行分型,并测定分析自然种群中不同酶型的频率分布。研究结果表明:PCR分型方法具有快速、准确的特点。不同的有机磷杀虫剂对酯酶等位基因具有明显的选择作用。双硫磷品系为B1型;毒死蜱和敌百虫品系为B2型;马拉硫磷品系为B1型和B1/B2杂合型。不同地区采集的种群表现出不同的酶型频率分布。该文就杀虫剂对酯酶等位基因选择作用及自然种群的酶型频率分布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7.
三带喙库蚊幼虫水解酶与印度雕蚀菌感染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素兰  连惟能 《昆虫学报》1995,38(2):134-137
本文对经印度雕蚀菌Coelomomyces indica感染的三带喙库蚊Culex tritaeniorhyn chus 4龄幼虫的离体水解酶系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经感染后蚊幼虫的羧酸酯酶、乙酰胆碱酯酶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的比活力均较未感染的正常4龄蚊幼虫为低,其中以谷胱甘肽-s-转移酶的活力明显下降,从而影响了酶对内源和外源化合物的代谢和解毒作用。  相似文献   
58.
本文比较了三种不同敌百虫抗性淡色库蚊的谷胱甘肽和谷胱甘肽转移酶的活力。结果表明谷胱甘肽含量随着从幼虫、蛹、成虫的发育面逐渐增加,敌百虫抗性品系比敏感晶系有明显高的谷胱甘肽转移酶的活力,同时敌百虫处理幼虫导致谷胱甘肽含量下降。推测敌百虫抗性可能同谷胱甘肽和谷胱甘肽转移酶活力增高有关。  相似文献   
59.
三带喙库蚊幼期实验种群动态的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顾卫东  陆宝麟 《昆虫学报》1992,35(4):411-414
根据温度和三带喙库蚊(Culex trttaentorhynchus Giles)幼期发育的关系,以及不同恒温下幼期各龄发育速率变异系数基本恒定,用多群体发育速率累积法建立了幼期实验种群动态的模拟模型.模型对实验种群动态的模拟结果和实际观察值是一致的,并可用来估测在野外研究中难以得到的种群参数.  相似文献   
60.
薛瑞德 《昆虫学报》1992,35(2):254-256
三带喙库蚊Culex tritaeniorhynchus Giles为流行性日本乙型脑炎痫毒的重要媒介,对其自育性的研究有助于媒介生物学的研究。关于蚊虫自育性国外已育较多报告(Laurence,1964;Spielman,1971;Trpis,1977)。近年来,我国也发现白纹伊蚊Aedes albopictus Skuse(崔可伦,1982)与东乡伊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