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7篇
  免费   106篇
  国内免费   8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60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43篇
  2003年   50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吗啡对培养海马神经元钙离子作用的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吗啡对海马神经元[Ca^2 ]i影响的机制,为探索吗啡成瘾的神经生物学机制与可能的治疗途径。方法:荧光探针Fluo-4标记细胞内游离钙后,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吗啡对大鼠原代培养海马神经元[Ca^2 ]i的影响。结果:吗啡急性刺激引起海马神经元[Ca^2 ]i升高,CTOP不能阻断吗啡引起的细胞内[Ca^2 ]i增加,而naltrindole能阻断吗啡引起的细胞内[Ca^2 ]i反应;Thapsigargin预处理阻断吗啡诱导的细胞内[Ca^2 ]i增加,Verapamil预处理不能完全抑制吗啡引起的细胞内[Ca^2 ]i增加;吗啡长时程作用后,海马神经元[Ca^2 ]i升高,加入纳络酮急性戒断后,不能阻断吗啡引起的细胞内[Ca^2 ]i升高,反而引起[Ca^2 ]i异常升高。结论:吗啡急性刺激引起的海马神经元内游离钙增加主要来源于δ2阿片受体介导的IP3敏感的钙库释放。  相似文献   
72.
海马位置细胞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Gao J  Sui JF 《生理科学进展》2003,34(2):162-165
位置细胞是与动物行为活动所处位置密切相关并具有复杂锋电位的海马锥体细胞,是脑内认知地图的基本组成单元。当个体处于特定的“位置野”时,相应的位置细胞呈现最大放电。位置细胞并非单纯的感觉神经元,内、外源性信息输入均可影响位置细胞的放电活动,使位置野表现出一定的可塑性。本文对近年来关于海马位置细胞的发现、分布及其电生理特性等研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73.
成年大鼠海马CA1区锥体细胞KATP通道的特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Zhou YJ  Tong ZQ  Gao TM 《生理学报》2001,53(5):344-348
为了解成年大鼠海马CA1区锥体细胞KATP通道的特性,实验采用膜片钳技术的内面向外式记录法,在急性分离的CA1区锥体神经元上,研究了可被胞浆侧ATP所抑制的钾离子单通道的特性,当细胞膜内外两侧的K^ 浓度均为140mmol/L时,通道的电导为63pS,翻转电位为1.71mV,通道呈弱向内向整流性,在负钳制电位时,通道开放时常被短时的关闭所打断,而在正钳制电位时,这种短时程的关闭状态明显少于负钳制电位时,但通道开放概率未见明显的电压依赖性,ATP对通道活动的抑制作用呈浓度依赖性,抑制通道活动50%的ATP浓度为0.1mmol/L.KATP通道的特异性阻断剂tolbutamide(甲糖宁,1mmol/L)可完全阻断通道的活动,而KATP通道开放剂diazoxide(二氮嗪,1mmol/L)则不增强通道的活动。  相似文献   
74.
海马脑片盲法膜片钳全细胞记录技术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Liu ZW  Li LJ  Liu CG 《生理学报》2001,53(5):405-408
本文较为详细地介绍了海马脑片盲法膜片钳全细胞记录技术,对其关键步骤和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了重点说明,同时对CA1区锥体神经元突触活动的特点,电压门控性Ca^2 通道以及谷氨酸(glutamate,Glu)γ-氨基丁酸(GABA)受体通道电流性质等进行了观察和分析,实验结果为采用海马脑片盲法膜片钳全细胞记录技术研究海马神经元离子通道动力学性质和中枢神经系统药物对突触活动的影响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75.
5—羟色胺抑制谷氨酸对海马神经元的毒性作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Ma Q  Liu W  Wu LY  Chao FH 《生理学报》2001,53(4):257-260
为探讨5-羟色胺(5-HT)对过量谷氨酸(glutamate,Glu)神经毒性的影响。观察了5-HT存在时,过量Glu对海马细胞存活率、海马脑片CA1区群锋电位(population spike,PS)及神经细胞膜Ga^2 电流的影响。结果发现:5-HT可明显提高过量Glu作用下海马神经细胞的存活率,减缓Glu对海马脑片CA1区PS的降低作用;在细胞膜上,5-HT可明显减弱Glu诱导的Ca^2 内向电流,推测,一定浓度的5-HT具有抑制过量Glu神经毒性的作用。在细胞膜上5-HT可明显减弱Glu诱导的Ca^2 内向电流,推测,一定浓度的5-HT具有抑制过量Glu神经毒性的作用,其机制可能在于5-HT与细胞膜上特定的受体结合,抑制了Glu诱导的Ca^2 内流。  相似文献   
76.
Li Y  Pei L  Zhang GY 《生理学报》2000,52(2):137-142
用蒙古沙土鼠双侧颈总动脉结扎(BCAO)前脑缺血模型,研究缺血/再灌对海马突触体蛋白酪氨酸磷酸休的影响及NMDA受体(NR)非竞争性拮抗剂氯胺酮(Ketamine,KT)、L-型电压门控钙离子通道(L-type voltage gatedcalcium channel,L-型VGCC)拮抗剂硝苯吡啶(nifedipine,ND)及非NR拮抗6,7-二硝基喹恶啉上卫四(6,7-di-nitropu  相似文献   
77.
慢性铅暴露对在体诱导年轻大鼠海马齿状回LTP的损害作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本文研究了慢性铅暴露对大鼠在体诱导海马LTP的影响。对照组和实验组动物从断乳至测试止,分别饮用蒸馏水和0.2%醋酸铅溶滚。应用细胞外微电极记录单脉冲刺激穿通路纤维在海马齿状回诱发的群体锋电位(PS),测量高频刺激(HFS)前后单脉冲刺激诱发的PS的幅值及其变化,并进行组间比较。HFS前的基线记录显示,两组间PS的平均幅值及峰潜伏期的差异无显著意义;HFS后,12只对照鼠有10只产生了LTP,其PS平均幅值增加,为基线值的142.7%;11只染铅鼠只有2只产生了LTP,其平均幅值为基线值的120%,但却有7只鼠产生了LTD,其PS平均幅值低于基线值,仅为基线值的70%。结果表明,慢性铅暴露(血铅浓度99.2μg/100ml)可使在体海马齿状回LTP发生率和LTP增幅明显降低,甚至在部分动物以LTD代替了LTP。提示慢性铅暴露可损害LTP的诱导和维持。  相似文献   
78.
γ—氨基丁酸抑制缺氧所致神经元钙超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以体外分散培养的新生大鼠海马CA1区神经细胞为标本,分别采用激光扫描共聚集显微镜动态监测单个细胞[Ca^2+]i和膜片箝全细胞记录的电生理技术检测细胞的NMDA电流和电压依赖性Ca^2+电流等方法,较为深入地研究了抑制性神经递质γ-氨基丁酸(GABA)及GABA-A受体激动剂蝇蕈醇对急性缺氧时海马CA1神经元[Ca^2+]i升高过程的影响方式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对照组细胞缺氧后比缺氧前[C  相似文献   
79.
大鼠全脑缺血后海马CA1区锥体细胞DND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据报道,脑缺血损伤能导致迟发性神经元死亡(delayedneuronaldeath,DND)。有学者认为DND是神经兴奋毒性作用引起的细胞坏死过程,也有学者认为主要是凋亡机制参与了DND。我们研究发现,大鼠全脑缺血15min后再灌流48h,海马CA1区锥体细胞大量死亡,其超微结构出现细胞膜完整的胞浆浓缩和核固缩的凋亡样形态学改变,并且蛋白合成抑制剂放线菌酮对CA1区锥体细胞的脑缺血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说明脑缺血后锥体细胞的死亡需要一定的时间合成新的蛋白质,从而激活细胞内部死亡程序。提示凋亡机制参与全脑缺血后DND。  相似文献   
80.
通过谷氨酸(Glutamate,Glu)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观察到马桑内酯(CoriariaLactone,CL)(2.5×10-5mol/L)作用于体外培养的海马神经元6h呈色增强,此后呈色反应明显减弱,阳性细胞数减少,胞体变小,突起短而稀少。MK-801(4×10-5mol/L)可降低CL引起的海马神经元Glu免疫反应性。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CL作用于培养的海马神经元24h后培养基中Glu和天门冬氨酸(Asp)含量增加(P<0.001),MK-801并不能阻断此种效应。结果提示CL致痫后,早期神经元内Glu合成增加,后期向胞外释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