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6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01.
海绵城市建设背景下,为探究不同园林植物对水淹胁迫的生理响应,选取华南地区常用的22种园林植物开展水分胁迫实验。结果表明,在25 d内通过2次水淹胁迫后,22种植物叶片叶绿素含量均明显下降,而可溶性糖和可溶性淀粉的含量无规律性变化。依据耐淹性强弱可将22种园林植物分为3组:(1)耐淹性较好植物10种,包括樟树、小叶榄仁、肾蕨等;(2)耐淹性中等植物6种,包括桂花、黄兰、深山含笑等;(3)耐淹性一般植物6种,包括短序润楠、炮仗花、海桐等。  相似文献   
202.
海绵动物是最原始的动物门类之一,其演化史对于研究多细胞动物的起源和早期演化至关重要.现有的化石记录显示,水体较深的贫氧环境可能是寒武纪早期海绵动物演化的重要场所之一.前人在贵州、湖南、安徽等多地的斜坡至盆地相黑色页岩中已经报道了数个海绵化石群.在这样的环境中,由于水动力作用较弱,海绵骨架结构容易得到原位保存.湖北宜昌秭...  相似文献   
203.
奥陶纪是串管海绵早期演化的一个关键阶段,记录了该类群的首次大规模辐射演化事件(属级分类单元达15个)。然而,现有大部分奥陶系串管海绵的报道来自澳大利亚东部和北美等地,在中国至今仅发现了两个属,与前述地区相比研究程度偏低。早期研究主要基于形态学特征对串管海绵进行系统分类描述,对其滤食策略知之甚少,因此制约了对此类海绵在奥陶纪底栖生态系统作用的相关探讨。本文系新疆塔里木柯坪地区奥陶纪串管海绵的首次系统古生物学报道,详细描述凯迪阶(上奥陶统)印干组中保存完好的阔室丛花海绵(Corymbospongia amplia)化石的形态学特征,并通过研究标本外壁微孔孔径的大小分布,探讨其滤食选择性。海绵外壁微孔孔径的分析表明:小型和微型浮游生物可能是其食物的主要来源,而多细胞浮游动物因个体尺寸大于海绵外壁微孔,不能被阔室丛花海绵捕获。本研究为奥陶纪串管海绵古生态学及其地球生物学意义的探讨提供了进一步的依据。  相似文献   
204.
利用各种层析手段,从海绵Dysideidae sp.的正丁醇部分纯化了两个溴代酚类化合物,通过各种波谱数据鉴定为3,4,5-三溴-2-(2,′4′-二溴-苯氧基)-苯酚(1)和3,4,5,6-四溴-2-(2,′4′-二溴-苯氧基)-苯酚(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