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1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223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58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8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2篇
  1963年   1篇
  1959年   2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81.
为探究海马齿(Sesuviumportulacastrum)生长的适宜盐度和适宜区域,利用恒温培养箱,模拟人工生态浮床进行水培,对其在不同盐度培养液中的生长情况和荧光参数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海马齿在0~15‰盐度下生长状况良好,且10‰盐度的海水对其生长具有促进作用,相对生长率和荧光参数在盐度5‰和20‰以上均会受到抑制;盐胁迫会导致海马齿的光能利用率下降,调节性能量耗散上升,电子传递效率下降,从而影响植物光合作用;当盐度达到30‰造成植物死亡。在温度适宜条件下,海马齿具有良好的生态修复潜力和海水蔬菜开发前景,0~15‰盐度水域可以成为其修复工程的应用区域,10‰盐度能够促进海马齿生长,有利于海水蔬菜的培育。  相似文献   
782.
稻作系统对淡水养殖池塘富营养化的修复效应及应用前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冯金飞  李凤博  吴殿星  方福平 《生态学报》2014,34(16):4480-4487
养殖池塘富营养化是目前制约我国淡水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稻作系统具有显著的净化水质能力,如何将稻作系统和淡水养殖系统进行生态耦合实现氮、磷养分的循环利用,是淡水养殖池塘富营养化生态修复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通过文献调研和实地考察,综合分析了浮床种稻-原位修复、稻田湿地-异位修复、稻鱼生态种养3种耦合方式对养殖池塘富营养化的修复效应,以及氮、磷养分综合利用效率,归纳总结了不同模式的技术特点以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就修复技术研究和生态补偿提出了培育生态修复专用水稻品种,加强稻作系统生态修复理论研究和技术推广,建立养殖池塘富营养化修复的生态补偿机制等建议。  相似文献   
783.
刺参养殖池塘初级生产力及其粒级结构周年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姜森颢  周一兵  唐伯平  蔡勋 《生态学报》2014,34(7):1698-1706
研究了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 Selenka)养殖池塘浮游植物初级生产力及粒级结构的周年变化规律,旨在明确刺参养殖池塘的基础生态学特征,为刺参养殖生产和管理提供科学支持。结果表明:刺参养殖池塘初级生产力年平均值为(5.16±3.04)gO2m-2d-1,全年呈现明显的季节变化,初级生产量分别在初春、夏季和初冬形成高峰。初级生产力群落净产量占毛产量的50.2%。P/R值与日P/B系数的年平均值分别为2.20±1.25和0.39±0.35。按初级生产力水平和P/R值划分的水体营养类型,调查刺参养殖池塘属富营养型水体;初级生产量随深度的增加而递减,最高生产层约在透明度的0.5倍处,且0.5倍透明度(约50 cm)以上水层初级生产量占水柱总产量的56.3%;不同粒级浮游植物生产量占总生产量的百分比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除夏季外,以小型浮游植物(micro-,20—200μm)对初级生产力的贡献最大(43.5%),夏季为微型浮游植物(nano-,2—20μm)对初级生产力贡献最大(35.3%)。以年平均值计算,不同粒级浮游植物初级生产量占总生产量百分比的大小顺序为:小型(40.1%)微型(28.2%)中大型(16.1%)超微型(15.7%)。回归分析表明:试验池塘初级生产力水平与水温、营养盐中的氨氮和亚硝酸氮均呈显著的相关关系(P0.05)。结果提示,刺参养殖池塘初级生产力的季节变化显著,垂直分布并不均匀,小型浮游植物是其生态系统中的主要生产者。  相似文献   
784.
三种大型绿藻光合能力的差异及其在珊瑚养殖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水下饱和脉冲调制叶绿素荧光仪(Diving-PAM)测定了珊瑚养殖水处理中3种常见大型海藻石莼(Ulva lactuca)、条浒苔(Enteromorpha clathrata)和羽状蕨藻(Caulerpa mexicana)光能转化效率(Fv/Fm),快速光曲线(RLC)相关参数和非光化学淬灭(NPQ)。结果表明:石莼和条浒苔的Fv/Fm分别为0.808±0.004和0.816±0.009,显著高于羽状蕨藻。最大相对电子传递速率rETRmax(17.52±2.92和19.59±4.43μmol e·m-2·s-1)、半饱和光强Ik(53.41±8.18和59.71±13.52μmol photons·m-2·s-1)也明显高于羽状蕨藻(rETRmax和Ik分别为13.72±5.41μmol e·m-2·s-1和32.67±14.06μmol photons·m-2·s-1),表明石莼和条浒苔有着比羽状蕨藻更高的光合能力和对强光的耐受能力,光保护能力更强;羽状蕨藻较高的RLC初始斜率α表明其在弱光下拥有更强的光捕获能力,弱光下光合效率更高;随光照的增强(0~373μmol photons·m-2·s-1),羽状蕨藻NPQ的增幅有限(0~0.2),最大值仅为条浒苔和石莼的38.1%和62.5%,表明这种藻类更容易受到强光的抑制。因此,在珊瑚养殖的水处理中,可以根据不同的光照选择适宜的藻种或藻种组合并根据光梯度进行布局,反之也可以根据藻种来选择合适的光源,以达到最佳的处理效率。  相似文献   
785.
不同流态水培系统净化温室甲鱼养殖废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室甲鱼养殖业是我国长三角地区村镇经济的重要水产产业,但高氮磷含量温室甲鱼养殖废水的无序排放已严重影响了居民生活与生产用水质量与安全。本文采用静态水培系统处理温室甲鱼养殖废水原水、动态水培系统处理经曝气生物滤池处理后的温室甲鱼养殖废水,结果表明,静态和动态水培系统对污染物均具有良好的去除作用,在COD和TN的去除上静态水培系统优于动态水培系统,而对TP的去除效果相当;两套系统空心菜直接吸收对TN和TP的去除贡献率分别为14.1%~17.5%和12.2%~13.0%;从运行费用和操作管理方面考虑,静态水培空心菜系统具有优势,适用于集约化甲鱼养殖场的废水处理,但在空心菜利用上,需加强预处理以降低Cr、Pb等重金属超标风险。试验为水培空心菜系统处理温室甲鱼养殖废水技术的应用和推广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786.
在对云南地区淡水车轮虫的调查研究过程中,在几大重要水生经济动物,即泥鳅、鲫、鲤、鳙、斑点叉尾鮰及牛蛙蝌蚪上获得8种外寄生车轮虫。其中车轮虫属4种,即虱性车轮虫Trichodina pediculus、杜氏车轮虫T.domerguei、拟黑色车轮虫T.paranigra和适度车轮虫T.modesta;拟车轮虫属1种,即圆形拟车轮虫Paratrichodina rotundiformis;小车轮虫属3种,即周丛小车轮虫Trichodinella epizootica、卡普小车轮虫T.carpi和纤细小车轮虫T.subtilis。采用活体观察、甲基绿-派洛宁染色及干银法,并运用国际统一的特定方法及齿体定位描述法对该8种车轮虫进行了详细的形态学研究。  相似文献   
787.
蒋福升  陈铌铍  丁滨 《蛇志》2014,(1):108-111
目的探讨发酵床模式养殖尖吻蝮、舟山眼镜蛇和王锦蛇的可行性。方法分别选取3种健康驯饲好的4月龄蛇苗,各分成2组,一组采用传统沙床饲养模式,另一组采用发酵床饲养模式,饲养8个月后,通过比较蛇的体重、料肉比及环境氨气浓度变化,分析发酵床养殖模式优劣。结果就尖吻蝮养殖效果而言,采用两种养殖模式无显著性差异;但采用发酵床模式对眼镜蛇和王锦蛇饲养相比沙床模式具有明显优势,表现为增重更快、料肉比更小,且氨气浓度显著降低;氨气浓度及体重变化分析结果表明,5ppm以上浓度对王锦蛇生长有一定影响,10ppm以上浓度对眼镜蛇生长有一定影响。结论发酵床技术可用于蛇类养殖,而且总体上优于传统沙床模式;此外,发酵床模式尤其适宜如眼镜蛇和王锦蛇等活动较多、进食量较大、排便量大的蛇类养殖。  相似文献   
788.
洋山深水港海域表层海水中古菌多样性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DGGE、定量PCR以及16S rRNA基因克隆文库技术对洋山深水港海域表层海水中的古菌多样性组成进行了调查和分析。通过Quantity One软件分析不同样品的DGGE图谱,发现洋山深水港3个不同海域(小洋山港口区、大洋山港口区、中间航道)的古菌群落多样性组成不存在明显的区别;利用定量PCR的方法对3个不同样品中的古菌16S rRNA基因拷贝进行计数,发现3个不同海域的古菌16S rRNA基因拷贝数的数量关系为:大洋山海域((1.69±0.19)×10~6copies/mL)中间航道((2.17±0.20)×10~6copies/mL)小洋山港口区((2.42±0.22)×10~6copies/mL),这说明洋山深水港3个不同海域的古菌群落组成是一致的,只是在数量上略有差异,为对该海域古菌的更深入调查研究提供了便利和数据基础。洋山深水港海域表层海水的古菌16S rRNA基因文库分析表明,古菌由三大门类组成:广古菌门(Euryarchaeota)、泉古菌门(Crenarchaeota)和奇古菌门(Thaumarchaeota)。广古菌门所占比例约为26.8%,泉古菌门约为33.0%,奇古菌门约为40.2%。广古菌门含有2个类群,分别是Mathanobacteriales(10.3%)和Marine GroupⅡ(16.5%);泉古菌门含有1个类群,为Unidentified Crenarchaeotic Group(33.0%);奇古菌门含有1个类群,为Marine GroupⅠ(40.2%)。结果显示,Mathanobacteriales类群和Marine GroupⅡ类群的比例失调,这可能预示着洋山深水港海域存在油污污染及外来微生物物种入侵的风险。  相似文献   
789.
随着近年来农村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各种特色养殖在我省得以大范围的推广开来,而其中最具特色的即是当前河蟹养殖。目前河蟹养殖在我省已得到长足的发展,养殖规模不断扩大,所以加强对河蟹养殖技术的进行深入研究,从而为河蟹养殖生产的最大化收益奠定良好的基础。文中从稻田成蟹的养殖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对暂养期间易死亡的原因和河蟹常见疾病进行了具体的阐述。  相似文献   
790.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使得畜牧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然而,在畜禽养殖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粪便、污水,进而严重影响到周围环境和居民生活,同时使得生态环境问题不断出现,隐形,加强畜禽养殖污染的综合治理是畜牧业可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必然趋势和重要途径。文章主要是浅谈了目前畜牧养殖过程中对环境的主要污染问题,以及对污染治理的现状,从而提出了有效预防和治理畜牧养殖环境污染的综合治理措施,进而控制污染源,遏制污染蔓延,加快畜牧养殖业的生产技术的环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