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12篇
  免费   1208篇
  国内免费   4410篇
  2024年   122篇
  2023年   465篇
  2022年   480篇
  2021年   475篇
  2020年   469篇
  2019年   490篇
  2018年   372篇
  2017年   473篇
  2016年   530篇
  2015年   613篇
  2014年   817篇
  2013年   709篇
  2012年   737篇
  2011年   750篇
  2010年   700篇
  2009年   644篇
  2008年   1160篇
  2007年   546篇
  2006年   520篇
  2005年   561篇
  2004年   435篇
  2003年   438篇
  2002年   547篇
  2001年   396篇
  2000年   332篇
  1999年   292篇
  1998年   212篇
  1997年   201篇
  1996年   217篇
  1995年   200篇
  1994年   183篇
  1993年   132篇
  1992年   131篇
  1991年   111篇
  1990年   94篇
  1989年   92篇
  1988年   46篇
  1987年   25篇
  1986年   26篇
  1985年   30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24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9篇
  1963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每搏量变异度是动态的容量监测指标.机械通气患者心肺的相互作用是每搏量变异度的产生基础,通过动脉压力波形分析技术可以进行连续监测.每搏量变异度能够准确预测容量治疗反应,与静态的血流动力学参数相比,对于优化心输出量和组织氧供更有优势,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每搏量变异度受多种因素影响且不能用于自主呼吸和心律失常的患者.临床应用时应该综合考虑其影响因素,结合其他的指标和方法指导容量治疗.  相似文献   
992.
目的:探讨经耻骨上膀胱尿道悬吊术(SPARC)的手术护理方法。方法:对24例女性尿失禁采用SPARC进行手术治疗。结果:21例患者术后尿控满意,3例有轻度尿失禁,无排尿困难及尿路感染。结论:做好术前宣教、心理护理、熟悉手术步骤、对手术所需器械和物品的充分准备是保证手术顺利实施的前提。注意患者体位的护理,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熟练准确的技术配合是SPARC手术的护理核心。  相似文献   
993.
目的:测定绝经后女性血清瘦素(leptin)与骨密度及及血清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P)和Ⅰ型胶原交联氨基末端肽(NTx)并探讨其关系。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287名40-80岁健康绝经后女性血清leptin以及血清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P)和Ⅰ型胶原交联氨基末端肽(NTx);用双能X线骨密度扫描仪测定总体、腰椎正位、总髋部骨密度以及体脂、瘦体重;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结果:Leptin与髋部总体BMD呈正相关(r=0.162,P<0.05),校正年龄和体脂后,Leptin与髋部总体BMD相关性消失,Leptin与BAP相关无统计学意义;与NTX呈负相关(r=-0.119,P<0.05),校正年龄和体脂后,相关无统计学意义。BAP与总体骨密度、腰椎骨密度、髋部总体骨密度均呈负相关(r=-0.210,r=-0.236,r=-0.223,P<0.05),校正年龄和体质指数后,相关性都依然存在(r=-0.168,r=-0.187,r=-0.169,P<0.05)。NTx与总体骨密度、腰椎骨密度、髋部总体骨密度均呈负相关(r=-0.238,r=-0.232,r=-0.239,P<0.05),校正年龄和体质指数后...  相似文献   
994.
目的:探讨经皮肾微造瘘术后Ⅱ期经皮输尿管镜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致孤立肾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从2004年7月~2009年5月,利用经皮肾微造瘘建立经皮肾通道,引流1周后肾功能明显好转,再行经皮肾输尿管镜碎石治疗孤立肾输尿管上段结石。结果:16例患者中,所有患者均为单通道取石,结石清除率例(81.2%),未出现高热、出血等并发症。术后1月复查13例无结石残留。结论:微创经皮输尿管镜分期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致孤立肾急性肾功能衰竭是安全、有效的,同传统经皮肾镜相比,具有对病人创伤小,易恢复等优点。  相似文献   
995.
目的:调查分析湖南省综合性医院住院病例中儿童结核病的情况.方法:回顾性调查2006年1月至2008年3月间湖南省13所综合性医院住院病人中诊断为结核病的0-14岁儿童结核病例.结果:共调查到儿童结核病(不舍潜伏结核感染病例)195例,男□女为1.67:1,农村居住与城市居住结核病人数比为2.67:1;发病比率最高的前三位依次为肺结核、结核性脑膜炎(含结核性脑膜脑炎)、淋巴结核;患病年龄以学龄期儿童(6-14岁)最多,婴儿期最少;不同年龄段结核类型有所不同,学龄期儿童以肺结核为主,其他各年龄组则多为肺外结核(淋巴结核、结核性脑膜炎);有结核病接触史者78例,有卡介苗接种史123例.其中.明确记录卡痕者62例;无卡介苗接种史或不详的患儿中结脑比率(36.1%)显著高于有卡介苗接种史患儿(28.5%);住院病例结核诊断手段多种多样,使用最多的为PPD皮试及淋巴活检.结论:我省综合医院住院儿童结核病患者并不少见,但危重结核类型比重大,其中以学龄期儿童患病人数多,卡介苗接种质量有待提高,我省儿童结核防治之路仍然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996.
目的:观察丙泊酚对术后恶心呕吐的的影响.方法:选择ASAI-Ⅱ级蛛网膜下腔和硬膜外联合穿刺麻醉下行妇科全子宫切除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4组,每组20例.C组为空白对照组,P组为安慰剂对照组,A组为恩丹西酮组,B组为丙泊酚组.结果:A组和B组的恶心和呕吐的发生率明显的低于C组(P<0.05).P组和C组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A组和B组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丙泊酚可降低椎管内麻醉患者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97.
目的:评价NGAL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直接PCI术后预测CIN的诊断作用.方法:选择2009.01~2009.12我科收治的65例行直接PCI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测定介入治疗前和术后8~12h、48h的血清肌酐变化情况,确定发生对比剂肾痛的患者.分别收集术前、术后8~12h血清标本置于-80℃冰箱,采用ELISA法测定各组血清中NGAL表达水平,观察术后NGAL浓度对CIN的诊断价值.结果:①145例术前肌酐正常的PCI患者,术后共有14例患者被诊断为CIN,其中研究组有8例(12.3%)、对照组有6例(7.5%)诊断为发生了CIN.②研究组中被诊断为CIN的患者术后8~12h血清NGAL的浓度与术前比较[(9.21±0.18 vs 4.05±1.30)ng/ml,p<0.01]有显著差异,而术后8~12h Scr、BUN、GFR等指标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清NGAL较Scr提前至少24h诊断CIN.ROC曲线下的面积为0.851±0.052,AUC 95%的可信区间为(0.748,0.953).根据ROC曲线结果分析,NGAL预测CIN的临界点为9.04ng/ml,对应的灵敏度为78.6%,特异度为85.2%,③单变量分析示术前NGAL水平与GFR呈负相关,与Scr、BUN、舒张压(DBP)呈正相关;术后NGAL水平与GFR呈负相关,与Scr、对比剂用量呈正相关;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Scr、GFR、对比剂用量是NGAL水平的独立影响因子.结论:NGAL对于AMI患者直接PCI术后发生的CIN具有良好的预测诊断作用,为早期诊断CIN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998.
目的:研究CD4+CD25+CD127(Low/-)节性T细胞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发作期外周血中的比例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以25例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外周血为研究组,20名正常人外周血作为对照组,采用三色直接荧光素标记法和多参数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CD4+CD25+CD127(Low/-)调节性T细胞的比例,同时检测外周血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免疫球蛋白(Ig)等水平.结果: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外周血CD4+CD25+CD127(Low/-)调节性T细胞占外周血CD4+淋巴细胞的比例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而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外周血CRP、ESR、Ig等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COPD患者外周血调节T细胞下降与CRP和IgG升高成负相关.结论:COPD患者外周血CD4+CD25+CD127(Low/-)调节性T细胞在CD4+T淋巴细胞的比例明显减少,调节性T细胞等免疫调节因素可能在COPD的发病机制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99.
A residual heterozygous line(RHL)carrying a heterozygous segment between two SSR loci RM11 and RM134 on the rice chromosome 7 was selected from a set of recombinant inbred lines from the cross D50(javanica)/HB277(indica).The former parent produces much longer grains than the latter.Selfed progenies of this selection were analyzed genotypically(SSRs)and phenotypically(grain length).Grain length was discontinuously variable in the mapping populations,allowing for the placement of this QTL qGL7-2 within a~4.8 cM interval defined by RM351 and RM234.A set of new markers within this region were developed,which narrowed the QTL to a 278 kb region defined by the markers Indel1 and RM21945.This region contains 49 predicted genes.The results also suggest that the novel allele for grain length will be used for the application of marker assisted selection for the improvement of grain length.  相似文献   
1000.
利用RACE技术,首次从丽蝇蛹集金小蜂Nasonia vitripennis中克隆获得一个气味结合蛋白全长cDNA序列.该基因全长553 bp,开放阅读框411 bp,3'和5'端非编码序列分别为13 bp和129 bp.其推导的氨基酸序列编码136个氨基酸,推测编码蛋白质的分子量为15.4 kDa,等电点为8.76.同源性比对分析发现,丽蝇蛹集金小蜂气味结合蛋白基因与现已报道的其它昆虫气味结合蛋白基因在氨基酸水平上的相似性均低于30%,拥有6个保守半胱氨酸位点等气味结合蛋白所具有的典型特征.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丽蝇蛹集金小蜂气味结合蛋白与意大利蜜蜂Apis mellifera气味结合蛋白2,3,4,5,6,7,8和12聚为同一族,与意大利蜜蜂气味结合蛋白5,6和8的进化程度最近.RT-PCR分析表明,丽蝇蛹集金小蜂气味结合蛋白基因不仅在雌、雄成虫触角中高度表达,而且在头部和足中有微弱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