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8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3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前言今年 1 1月 3 0日是殷宏章先生逝世 1 0周年忌辰。中国植物生理学会暨《植物生理学通讯》编辑部约请了殷先生的一些生前友好、同事、学生 ,从各自的角度 ,就殷先生的学术成就、道德风范等各方面撰写了文章 ,特编成此专辑 ,以志纪念。殷宏章先生是我国现代植物生理学的奠基人之一。他将自己的毕生精力献给了我国的植物生理学事业 ,建立了丰功伟绩。他的高深的学术造诣和远见卓识 ,为我国植物生理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开辟了重要的研究方向。他学识渊博 ,睿智过人 ,作风严谨 ,目光敏锐 ;他道德高尚 ,淡泊名利 ,平易近人 ,和蔼可亲。所有这一切 ,永远是我们后辈和青年学子学习的楷模。愿我们努力继承和发扬殷先生的遗志 ,做出无愧于我们这个时代的科研成果 ,以告慰他老人家 !  相似文献   
32.
我国上侏罗统牛津阶-基末利阶(163-150Ma)保存有完好的最原始的蠼螋昆虫化石,首次描述,分析和讨论了原始蠼螋后翅脉序特征,认为与现代生存的蠼螋后翅基本相同。因此,提出了与西方某些蠼螋昆虫分类学者不同的意见,认为始螋亚目(Aechidermaptera)应归入于革翅目(Dermaptera)之中,且视其为一个最原始的类群较为合理,内蒙古自治区这个原始类群的下列重要特征皆为首次发现;胸骨具有特殊的形态结构;革翅锁具(Tegmina locking device)和刺脊突(spiny crest)发育;前,中,后足跗节皆为5节;后足基节显著伸长;颈部被划分为前,后两个颈片;革翅后缘收缩变尖,上述5项被视为厚原始蠼螋特有的祖征,下列特征应为早期蠼螋共有的原始性状;虫体扁平,通常具毛;腹部侧缘彼此近平行;触角显长,丝状,多节(通常多于11节);两只单眼发育;上颚具齿;中胸小盾片显大;革翅较长,通常具有明显的翅脉;股节具隆脊;爪和爪垫通常发育;腹部各节背板与腹板不重叠(两者位置非简单的上,下关系);尾须柔软,多节,雌性产卵器鞘显著外伸,本文建立了始螋亚目1新科Sinopalaeo-dermatidae和2新属2新种Sinopalaeodermata neimonggolensis gen.et sp.nov,Jurassimedeola orientalis gen,et sp.nov。同时,对蠼螋昆虫的起源和演化重新进行了讨论,做出了与西方某些蠼螋昆虫研究者结论不同的推断。  相似文献   
33.
外源DNA在体内的吸收与降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外源DNA在动物体内的吸收与降解研究已经受到了关注[1、2 ] 。由于基因治疗与DNA疫苗的飞速发展 ,经常要通过一定的方式将外源的DNA导入到动物体 ,然而对于它们的吸收与降解机制到目前为止仍然不是十分清楚。用基因治疗疾病时 ,须解决外源基因在动物体内的吸收与降解问题 ,尤其是大量外源DNA质粒在动物体内的吸收与降解问题。外源DNA的吸收与降解研究已成为一个热点 ,目前主要集中在肠胃道吸收降解和细胞吸收降解两个方面。1 .外源DNA在肠胃道中的吸收与降解最有可能让外源DNA进入动物体的就是肠胃道 ,在每天的进食中 …  相似文献   
34.
由于妇女“主内”的社会性别分工,形成了少数民族妇女与山林、土地等自然资源密切而直接的关系。  相似文献   
35.
致谢     
<正>~~  相似文献   
36.
刘桃 《生命世界》2014,(3):29-32
正2013年8月11日上午8点半,北京市中关村中学科技楼一层演播厅内,80多名师生聚在一起,既兴奋又激动,因为明天我们将要赴素有"东方夏威夷"、"北国绿宝石"之誉的兴凯湖进行为期6天的科学考察。8月12日凌晨3时许,所有师生整装出发,大巴车缓缓地离开学校,留下学生家长们恋恋不舍的身影。是啊,这些刚刚从小学升到中学的"准中学生"几乎都没有独自离开过父母,他们能独立生活6天,并照顾好自己吗?  相似文献   
37.
典型喀斯特地区石漠化景观格局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冉晨  白晓永  谭秋  罗旭玲  陈欢  习慧鹏 《生态学报》2018,38(24):8901-8910
土地利用是人类活动最基本的表现形式,探讨石漠化与土地利用变化之间的响应关系,对于石漠化治理和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基于贵州道真县2005年、2015年LANDSAT和石漠化数据,再利用ENVI 5.3进行监督分类,将道真县土地利用分为8种类型。通过景观格局空间分析技术和3S技术,对道真县土地利用时空演变和石漠化景观格局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1) 2005—2015年间,道真县建设用地和灌木林地面积增加,大部分灌木林地由水田和旱地转化而来,其面积增加了7.51%,建设用地增加了1.30%。(2)近10年间,研究区石漠化等级间的转移表现为轻、中、重度转化为潜在石漠化,其斑块转移面积分别为11.26、38.79、2.71 km2,表明研究区石漠化景观得到了恢复,低等级石漠化斑块面积增加,降低了原有高等级石漠化斑块的优势度。(3) 2005—2015年间道真县土地利用和石漠化景观格局,多样性指数分别下降了0.6434和2.4309,均匀度指数各减少了0.0552和0.5436,分维度指数各提高了0.0061和0.0801,蔓延度指数各增加0.1751、25.5396和聚合度指数分别增加1.8688和2.9112,景观形状指数分别减少0.9812和4.536,石漠化景观格局的变化对应土地利用景观格局指数的变化,随着人们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石漠化也发生相应的改变。通过该研究的进行,有助于提高人们对石漠化和土地利用景观格局的认识,基于景观生态学背景对石漠化治理成效进行评估,为之后的石漠化治理工作的进行及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8.
正Musser等(2006)根据在越南东北部谅山省Huu Lien自然保护区(北纬21°40'52″,东经106°20'28″)采集的14号标本描述了新属新种:道氏东京鼠(Tonkinomys daovantieni),隶属于啮齿目(Rodentia)鼠科(Muridae)鼠亚科(Murinae),正模标本(AMNH:275618)现保存于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目前该属为单型属。由于发现时间较  相似文献   
39.
研究不同采摘时间干、鲜道真洛龙党参挥发油成分的变化。采用水蒸气蒸馏的方法分别对干、鲜道真洛龙党参中的挥发油成分进行提取,提取物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进行分析鉴定,以面积归一法计算各组分的相对百分含量。干道真洛龙党参挥发油主要成分为棕榈酸、亚油酸、肉豆蔻酸、棕榈酸甲酯、亚油酸甲酯和角鲨烯等。鲜道真洛龙党参挥发油主要成分为角鲨烯、亚油酸甲酯、棕榈酸、14-甲基十五烷酸甲酯和1-柠檬烯等。11月中旬采摘的干、鲜道真洛龙党参共有挥发油成分含量最高。干和鲜道真洛龙党参挥发油成分的种类差异不大,但含量差异较为明显。不同采摘时间干、鲜道真洛龙党参共有挥发油成分差异均不大,但其余挥发油成分差异明显。本研究首次对道真洛龙党参挥发油成分进行分析报道,以期为道真洛龙党参进一步开发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0.
周繇 《生命世界》2007,(4):84-89
6月26日,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长白山主峰在蓝天的衬托下显得更加的雄浑。为了能够拍摄到更多的野生花卉,我们选了一条鲜为人知的小径,即从二道白河右侧——曾经拍过《西游记》和《雪山飞狐》两部电视剧的小天池边上向主峰攀登。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针叶林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一些树皮剥落、枝干虬曲、悬根露爪、古拙苍劲的岳桦。它们像忠诚的哨兵一样坚守在火山锥体的下部、诠释着生命的顽强和倔犟,形成了长白山一个特有的景观带——岳桦林带。这些岳桦生长得十分缓慢,一个直径10厘米的主干竞有200多个年轮。木材的密度也大于水,与脚下的火山浮石成了长白山的两个奇观——能沉水的木头和不沉水的石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