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4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8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色醇对斯达氏油脂酵母产油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在发酵培养基中添加色醇对斯达氏油脂酵母发酵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接种后0 h或12 h时添加色醇,能够明显抑制菌体生长和油脂积累;而在培养24 h或36 h添加,能够明显促进菌体生长,并增强菌体对底物利用率.与对照组比较,在36 h添加100 μmol/L色醇,生物量、油脂量和脂肪系数分别增加7.4%、13.9%和14.2%,发酵时间缩短13.3%,明显提高了油脂生产效率.气相色谱分析表明,添加色醇对菌油脂肪酸组成及其相对含量无显著影响.实验结果有助于建立调控油脂发酵的新策略,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工程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32.
樱桃李核仁油脂肪酸组成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气相色谱法及气相色谱-质谱联机技术,对樱桃李Prunus divaricata Ldb.核仁油中的脂肪酸进行了定量、定性分析.其脂肪酸组成为油酸66.3%、亚油酸25.6%、棕榈酸5.6%、硬脂酸1.4%,不饱和脂肪酸油酸和亚油酸的总量占91.9%,该油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33.
研究了高山被孢霉菌体被红四氮唑(TTC)染色的条件,并探讨了染色程度与菌体油脂中花生四烯酸含量的关系.高山被孢霉的种子菌体被TTC染色的程度随种龄增加而增加,而种子中的油脂含量和油脂中的花生四烯酸含量也都随种龄增加而增加.在发酵过程中,菌体被TTC染色的程度和菌体中的油脂含量以及油脂中的花生四烯酸含量随培养时间增加而增加.三株具有相似油脂含量、不同花生四烯酸含量的高山被孢霉以及一株不产花生四烯酸的鲁氏毛霉的染色结果显示菌体被红四氮唑染色的程度与菌体油脂中的花生四烯酸含量具有正相关性.该发现有助于花生四烯酸高产菌的快速筛选.  相似文献   
34.
张薇  吴虹  宗敏华 《微生物学报》2008,35(6):0855-0860
从5种不同来源的小球藻中筛选到1株油脂产量较高的蛋白核小球藻Chlorella pyrenoidosa No.2。研究了培养基组成及培养条件对其细胞生长和油脂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 最适培养基组成为(g/L):葡萄糖 20, 甘氨酸 0.08, MgSO4·7H2O 0.4, K2HPO4 1.0, FeSO4·7H2O 0.004; 适宜的培养温度、初始pH、摇床转速和光照强度分别为28℃、6.0、130 r/min和 650 Lux。在上述优化条件下培养7 d, Chlorella pyrenoidosa No.2的生物量和油脂含量分别由优化前的3.73 g/L 和 40.15%提高到6.56 g/L和59.90%, 油脂产量提高了162%。Chlorella pyrenoidosa No.2能以木糖为碳源产油脂, 可望用于以木质纤维素等可再生生物质资源为原料生产油脂。气相色谱分析表明该油脂的脂肪酸组成与植物油相似, 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达71%左右, 可作为生产生物柴油的原料。  相似文献   
35.
脂肪酸脱饱和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脂肪酸脱饱和是由脂肪酸脱饱和酶所催化的不饱和脂肪酸合成途径的关键步骤。脂肪酸脱饱和酶分为脂酰CoA脱饱和酶、脂酰ACP脱饱和酶和脂酰脂脱饱和酶等三类。近年来脂肪酸脱饱和遗传操作在植物抗寒育种、植物油基因工程、食品工程、微生物发酵工程和植物抗害育种等方面的应用研究均取得了相当进展。  相似文献   
36.
植物油脂的保健与药用价值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植物的油脂与人类的生活密切相关 ,其中保健与药用价值就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在植物油脂各脂肪酸的组成中 ,不饱和脂肪酸 (如油酸、亚油酸和亚麻酸等 )为人体所必需。这类脂肪酸可防治中老年心血管硬化 ,并减少癌症的发病率。在上述不饱和脂肪酸中 ,以油酸对人体最为有利。它是细胞膜的必要成分 ,并且有降低人体内血清胆固醇和甘油三脂的功能 ,也能软化血管并防止血栓的形成。亚油酸和亚麻酸在人体内都不能合成 ,必须由食物供给 ,它们也是许多不饱和脂肪酸合成的前体 ,由前者形成的前列腺素类化合物等一系列代谢重要物质 ,对维持人体健康、…  相似文献   
37.
脂肪酸脱饱和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脂肪酸脱饱和是由脂肪酸脱饱和酶所催化的不饱和脂肪酸合成途径的关键步骤。脂肪酸脱饱和酶分为脂酰CoA脱饱和酶、脂酰ACP脱饱和酶和脂酰脂脱饱和酶等三类。近年来脂肪酸脱饱和遗传操作在植物抗寒育种、植物油基因工程、食品工程、微生物发酵工程和植物抗害育种等方面的应用研究均取得了相当进展。  相似文献   
38.
油的学问     
市场上,食用油琳琅满目,花生油、葵花籽油……满满一货架,相信很多人为“如何选择它们”感到困惑,吃什么样的油对健康更有益?什么样的油才是最适合我们身体的“健康好油”呢?要想了解这些,我们先要了解关于食用油脂的一些知识。食用油脂的分类主要是脂肪的分类,构成脂肪的基本单位是脂肪酸,它的基本结构是碳氢化合物的链。据此,油脂有两种分类,一种是  相似文献   
39.
对采自山西省庞泉沟国家自然保护区的土壤中的藻种进行分离鉴定, 获得了一株优良的高脂绿藻。经显微形态观察鉴定, 该藻株的形态特征属于小球藻属Chlorella (Chlorellasp. PQG67)。进一步对其rbcL和18S rDNA基因序列进行分析并构建系统树, 结果表明基因序列与普通小球藻Ch. vulgaris同源并聚为一支, 确定其为一株普通小球藻Ch. vulgaris PQG67。在不同光照强度下连续培养后测定其油脂含量稳定在30%左右, 在不同NaCl浓度胁迫条件下可达40%以上, 并通过叶绿素荧光值测量探索该藻株生长趋势。通过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图对其油脂积累过程分析, 显示该藻株脂类成分在1634/cm附近, 有vC=O伸缩振动谱带, 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 脂质含量的相对强度也在增加。可见该藻株具有较高的生长速率及产油能力, 是一株具产业化应用潜力的优良产油藻株。  相似文献   
40.
微藻生产油脂培养新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全球性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严重,利用微藻开发绿色、清洁的生物能源已成为了研究热点。但是微藻油脂的低合成速率和高成本限制了微藻油脂的大规模生产。为了有效开发利用微藻资源,双阶段及共培养技术被发展并取得了显著进展。此外,除了改变培养条件,更为简单的添加生长代谢调节因子的策略也被证明是一种有效的提高微藻油脂的技术。对各种新发展的微藻培养技术及其技术原理进行了详细介绍,在此基础上,初步展望了微藻产油研究的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