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8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53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应用RAPD技术对黑龙江省10个分布区17个种群的强壮水螅(Hydrarobusta)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从80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19个引物,共扩增出320条带,分子量在0.3~3.0kb,其中多态性带数299个,占93.44%,表现出高度的遗传多样性。17个种群的遗传相似系数(GI)平均值为0.7158,相应的遗传距离(GD)平均值0.3425;分布区内种群间的差异(GD平均值0.1695)小于各分布区间种群间的差异(GD平均值0.3425),各种群间的遗传距离与它们的地理间距基本一致;但虎头种群与其他种群间的相似度明显偏低(GI平均值0.5413,GD平均值0.6161),视为较特化种群。  相似文献   
92.
93.
摘要:把强壮水螅(Hydra robusta)和普通水螅(H.vulgaris)除头后进行异种切口嫁接实验,共获得3例畸形体,对其进行280 d的培养,获得78只畸形子代。追踪观察发现:①畸形体及其无性生殖子代均具有2种钩刺丝囊(强壮水媳钩刺丝囊和普通水螅钩刺丝囊);②其身体伸展时最长达52 mm;③无性出芽生殖的平均...  相似文献   
94.
研究以增殖细胞标记物-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 PCNA)蛋白为切入点, 采用RACE(Rapid 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s)方法克隆了大乳头水螅(Hydra magnipapillata)PCNA基因的cDNA序列。该cDNA序列包含1240 bp, 其中837 bp为编码区, 编码的蛋白质预测分子量为30.93 kD。把PCNA基因ORF中的部分序列克隆到原核表达质粒pET-28b(+)中, 重组质粒转化E. coli BL21 (DE3)菌株, IPTG诱导后成功表达重组PCNA蛋白, 再用该重组蛋白免疫新西兰兔制备多克隆抗体用于PCNA蛋白的免疫印迹分析(Western blotting assay, WB)。采用实时定量PCR (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 qPCR)及WB方法检测水螅头部再生进程中其PCNA表达水平的动态变化, 结果表明在再生进程的中后期阶段水螅PCNA表达量呈现一定程度的上调。结果暗示水螅头部再生进程的中后期阶段其伤口及附近区域可能存在细胞分裂活动。  相似文献   
95.
目的观察具有单个芽体的大乳头水螅(Hydra magnipapillata)头部再生进程,探讨水螅头部结构的再生进程与芽体发育过程之间可能存在的相互作用。方法选取具有单个年幼芽体的水螅体,在水螅母体上紧贴芽体着生部位的上方进行切除手术,观察母体头部再生进程。通过ABTS细胞化学染色法检测水螅基盘分子标志物过氧化物酶的表达,观察水螅芽体基盘与母体间的结构联系。结果水螅母体伤口在手术后2h内愈合。随着再生时间的延长,出现两种不同命运的芽体发育方式。一种情况是水螅芽体基盘紧贴母体手术切口,芽体发育成熟后可正常脱离母体;在芽体脱离母体前母体头部再生进程被抑制,在芽体脱落后母体头部再生进程重新启动、且在其后48h内母体头部再生完成。另一种情况是水螅芽体基盘组织与母体手术切口不产生结构联系而向外突出生长,母体头部再生进程完全停止,芽体胃区与母体相连且芽体发育成熟后不脱离母体。结论靠近水螅母体手术伤口的年幼芽体能延迟或阻断母体头部的再生进程,而手术切口也可能干扰了发育成熟的芽体与母体脱离的正常机制。  相似文献   
96.
采用形态学、组织化学及分子克隆方法对水螅基盘固着行为及相关细胞和分子机理进行了初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水螅固着时基盘吸附面接近圆形,仅吸附面的圆形周边区域与固着物表面直接接触、而吸附面中央区域不与固着物表面直接接触,并且吸附面周边区域外胚层细胞还沿着固着物表面形成伪足。水螅基盘粘液细胞分子标志物水螅基盘特异性过氧化物酶的表达模式表明粘液细胞在基盘吸附面上不是均匀分布,而仅分布在吸附面的周边区域即吸附面与固着物直接接触的部位。对水螅基盘特异性过氧化物酶氨基酸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该蛋白隐含actin交联因子fascin蛋白的保守结构域,而伪足形成的主要物质基础是细胞质中的actin蛋白分子交联集聚。基盘特异性过氧化物酶可能具有的fascin蛋白活性有助于基盘粘液细胞伪足的形成、从而增强基盘对固着物的吸附力。  相似文献   
97.
高倩  陈佳杰  徐兆礼  朱德弟 《生态学报》2015,35(22):7328-7337
依据2002—2003年长江口及邻近海域(29°00'—32°00'N、122°00—123°30'E)4个季节的海洋调查资料,探讨了该水域小型水母(含水螅水母、管水母和栉水母)总丰度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季节差异。结果显示,该海域共出现小型水母41种,其中水螅水母28种,管水螅11种,栉水母2种。主要优势种包括管水母大西洋五角水母(Muggiaea atlantica)、双生水母(Diphyes chamissonis)和气囊水母(Physophora hydrostatica)以及水螅水母四叶小舌水母(Liriope tetraphylla)、两手筐水母(Solmundella bitentaculata)和短柄和平水母(Eirene brevistylus),其中大西洋五角水母为冬、春季第一优势种,双生水母则为夏、秋季第一优势种。该水域小型水母总丰度呈明显季节差异,夏季丰度最高((337.33±55.68)个/m~2),春、秋季次之(分别为(142.09±67.71)个/m~2和(132.84±35.17)个/m~2),冬季最低((113.69±32.72)个/m~2)。水温是影响调查区小型水母总丰度季节变化的主要环境因子,小型水母丰度与表层温度显著正相关(P0.01)。盐度是影响小型水母平面分布格局的主要环境因子,春季小型水母丰度与底层盐度正相关(P0.05),夏季与10 m层盐度正相关(P0.01),全年则是与10 m层盐度正相关(P0.01)。此外,调查水域小型水母丰度与其饵料——小型桡足类亦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  相似文献   
98.
陕南宁强宽川铺生物群发现具触手的水螅营养体化石,同层位同时发现大量磷质管状疑难化石,其管体上可分辨出可能的出芽特征,推测该类具出芽特征管体可能和现代群体生活的薮枝螅(Obelia)有关。  相似文献   
99.
以前直到现在一般采集水螅都是凭经验找水草,然后将找得的水草和水带回实验室再观察,若有时就算采到了,若没有就是白跑了一次,我们在天津采集时也是如此,常常跑了好几次连一个水螅也找不到。最近,在十一月八日我在天津水上公园一个水池旁边的砖头下看见了很多肉色小点,将它用小镊子镊入盛有水之玻璃瓶中观察,发现是水螅,结果,就在该地砖头下一气就找了一百多个水螅,  相似文献   
100.
本文介绍了水草附着法,藻苔贴壁法和苔丝附着法。作者利用18—25℃的高水温,充足的水蚤,喂食后及时换水和藻类的光合作用等几个条件,将水螅人工地附着于水草、藻苔和着生绿藻的玻璃绳上,高速、省工、适时地繁殖水螅,十分成功。夏季室温(20—25℃左右)较高,水蚤较易得刭,又是教学使用水螅的旺季.利用水螅的出芽繁殖,几年来为几百所学校提供了数万条活水螅用于教学。冬季保留少数螅种喂水蚯蚓越冬,亚甲基蓝和(口了)啶黄水溶液可防冶水螅的车轮虫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