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427篇
  免费   1190篇
  国内免费   11465篇
  2024年   170篇
  2023年   661篇
  2022年   713篇
  2021年   819篇
  2020年   826篇
  2019年   847篇
  2018年   591篇
  2017年   723篇
  2016年   818篇
  2015年   944篇
  2014年   1588篇
  2013年   1236篇
  2012年   1648篇
  2011年   1810篇
  2010年   1745篇
  2009年   1908篇
  2008年   2680篇
  2007年   1778篇
  2006年   1719篇
  2005年   1814篇
  2004年   1957篇
  2003年   1736篇
  2002年   1765篇
  2001年   1574篇
  2000年   1240篇
  1999年   1070篇
  1998年   852篇
  1997年   752篇
  1996年   661篇
  1995年   582篇
  1994年   527篇
  1993年   409篇
  1992年   370篇
  1991年   352篇
  1990年   287篇
  1989年   295篇
  1988年   81篇
  1987年   80篇
  1986年   72篇
  1985年   133篇
  1984年   56篇
  1983年   66篇
  1982年   40篇
  1981年   47篇
  1980年   3篇
  1963年   6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2篇
  1955年   4篇
  1950年   1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探讨应急汇报制度在急诊应对突发成批伤员的作用,提高救治效果。方法对我院实施急诊汇报制度前(2002-2006年)后(2007-2010年)救治的104批伤员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实施急诊汇报制度后,急诊救治开始时间较前提前44.52%,辅助检查时间提前30.12%,初步完成救治时间提前21.62%。结论规范和强调应急汇报制度可以提高医务人员的应急应对意识和反应能力,使组织抢救工作快速、有序、高效,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42.
43.
44.
萨利多胺是一种镇静剂,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主要在欧洲出售。后来人们发现,很多孕妇服用了萨利多胺后产下严重畸形的胎儿。之后萨利多胺被广泛禁止使用,这是一起著名的名誉扫地的药物事故。然而,萨利多胺作为镇静剂药效很好,它还是一些其他疾病的特效药,可以说它唯一的副作用就是致使胎儿畸形——而且基本上  相似文献   
45.
心不甘中甾体皂甙元的分离和结构鉴定(2)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心不甘(Tupistra aurantiaca Wall et Backer)根的醋酸乙酯萃取物经硅胶柱层析分离除可得到1β、2β、3β、4β、5β、7α-hexahydroxyspirost-25(27)-en-6-one外,还得到7个游离的甾体皂甙元A—G,其中A及B分别为3-epiruscogenin及3-epi-neoruscogenin,F为△~(25(27))-pentrogenin(6)、C、D和E系新化合物,经IR、MS、~1H NMR及~(13)C NMR谱鉴定分别推定为ranmogenin A(3)、B(4)和C(5)(兰茂甙元甲、乙和丙)。  相似文献   
46.
心不甘中甾体皂甙元的分离和结构鉴定(3)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报告心不甘(Tupistra aurantiaca Wall et Backer)根的粗甙经盐酸水解后的总甙元中分离的甙元E和F的结构鉴定。甙元F经鉴定为△~(25(27))-pentrogenin(2)。甙元E(ranmo-genin D)为新化合物,其结构经IR、MS、~1H NMR和~(13)C NMR谱分析推定如(1)所示。  相似文献   
47.
盾叶薯蓣地上部分的三个新甾体皂甙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从盾叶薯蓣Dioscorea zingiberensis Wright地上部分分离鉴定了四个甾体皂甙,经鉴定甙A为约莫皂甙元-3-O-[α-L-鼠李吡喃糖基(1→2)]-β-D-葡萄吡喃糖甙;甙B为24α-羟基约莫皂甙元-3-O-[α-L-鼠李吡喃糖基(1→2)]β-D-葡萄吡喃糖甙;甙C为约莫皂甙元-3-O-[α-L-鼠李吡喃糖基(1→2)][β-D-葡萄吡喃糖基(1→4)]-β-D-葡萄吡喃糖基;甙D为约莫皂甙元-3-O-[α-L-鼠李吡喃糖基(1→2)][β-D-葡萄吡喃糖基(1→3)]-β-D-葡萄吡喃糖甙。前三者为新化合物,分别命名为盾叶皂甙A_1、A_2、A_3(zingiberoside A_1、A_2、A_3),其中盾叶皂甙A_2的甙元为一新甾体皂甙元,命名为盾叶皂甙元(zingiberogenin)。  相似文献   
48.
不同海拔地区种植的水稻地上部干物质的生产和分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根据1983—1985年“高原水稻高产栽培的生理生态规律研究”中低热的元江(海拔400米左右)、温凉的昆明(约1900米)和冷凉的丽江(约2400米)的资料,以六个处理、十八个小区、三年总平均值,比较了不同海拔地区种植的水稻中地上部干物质生产和分配的总趋势。主要结果如下: 1.全生育期总的干物质生产量以温凉地区最高,低热地区居中,冷凉地区最低。 2.抽穗前干物质生产速率和齐穗期干物重占黄熟期干物重的比例随海拔降低而增加;抽穗期至黄熟期干物质生产速率,以温凉地区最高,低热地区居中,冷凉地区最低,但低热地区低于前期,高海拔地区高于前期,不过冷凉的丽江增加的更多。 3.抽穗前(旗叶完全展开后)叶干重占当时植株总干重的比例,随海拔升高而降低。 4.抽穗期至黄熟期的次库(茎 叶鞘)干重的改变,不同海拔地区种植的水稻表现不同:低热地区减重,温凉地区稍增,冷凉地区明显增加。 5.与高海拔地区种植的水稻相比,在黄熟期低海拔地区的有较高的穗重/总重和穗增重/总增重的比例。另外低海拔地区的穗增重超过总增重。结实率和谷/草比例均随海拔增高而减低。  相似文献   
49.
三尖杉属的精原细胞有一类似银杏生毛体的星状体结构,它分裂产生的2个精子,在大小与形态上都基本相同,而且在精子细胞质中具有拟核仁颗粒存在。上述结构是三尖杉属的重要特点之一。本属植物的成熟卵细胞特别长,细胞质中有丰富的拟核仁结构,卵核下方具2—3团浓稠的细胞质团,这些结构很像穗花杉的卵细胞。三尖杉属的受精作用,属于有丝分裂后类型,这种类型只在松科和三尖杉科中发现。受精后,卵细胞发生强烈的极性分化,上部细胞质变成高度液泡化;相反,下部细胞质则聚集大量蛋白泡和拟核仁颗粒。  相似文献   
50.
本研究探讨部分冷冻或切除小脑蚓部(vermis)对整体豚鼠“踏步自动作用”(steppingautomatism)的影响。“踏步自动作用”由我们近年来发现的诱发踏步物质(SIS)(4-R-2,2,5,5-四(三氟甲基)-咪唑啉)所引起。结果表明部分冷冻或切除小脑蚓部的山顶(culmen,Ⅴ和Ⅳ叶)和中央叶(Centralis,Ⅲa,b)明显增强豚鼠的“踏步自动作用”。冷冻小脑不能触发,但仅能调控“踏步自动作用”。这种调控作用对自动化程度差的弱“踏步自动作用”特别显著。蚓部山顶(Ⅴ叶为主)同时调控左右前肢踏步,而一侧蚓部山顶及其半球则主要调控同侧前肢踏步。此外,本研究的结果表明当介面温度(冷冻头和小脑幕间)致冷至5℃—0℃左右,冷冻小脑便可基本模拟部分切除小脑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