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04篇
  免费   223篇
  国内免费   2772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68篇
  2022年   87篇
  2021年   88篇
  2020年   86篇
  2019年   103篇
  2018年   91篇
  2017年   112篇
  2016年   166篇
  2015年   147篇
  2014年   245篇
  2013年   242篇
  2012年   282篇
  2011年   334篇
  2010年   342篇
  2009年   357篇
  2008年   330篇
  2007年   285篇
  2006年   303篇
  2005年   404篇
  2004年   434篇
  2003年   383篇
  2002年   321篇
  2001年   288篇
  2000年   236篇
  1999年   267篇
  1998年   286篇
  1997年   321篇
  1996年   318篇
  1995年   240篇
  1994年   256篇
  1993年   145篇
  1992年   118篇
  1991年   109篇
  1990年   102篇
  1989年   71篇
  1988年   24篇
  1987年   32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19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66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9年   2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2 毫秒
61.
辅酶Ⅰ(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是一种重要的生化试剂,常从面包酵母中提取。前人报道的提取方法,或是银盐沉淀方法,或是层析方法,由于成本昂贵,操作繁复耗时,反应体积大等缺陷,不甚理想。本文报告一种以小体积汞盐试剂分离纯化NAD~+的简易方法。  相似文献   
62.
自1986年获取人白细胞介素6(IL-6)分子克隆以来,IL-6研究已深入生物医学领域的各个分支。已证明IL-6在免疫系统、造血系统、肝脏代谢等分化发育及功能表达中担负关键的作用。1987年发现建株的星形细胞瘤和胶质细胞瘤在LPS或IL-1刺激后可以表达IL-6 mRNA。1988年发现IL-6可以促进嗜铬细胞瘤(一种检测神经生长因子的细胞模型)向神经元分化,从而揭开了研究IL-6促神经母细胞分化效应的序幕。鉴于上述证据均为间接性证据,尚无法直接证明人中枢神经系  相似文献   
63.
64.
减少稻田用药的理论依据和实践(二)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4水稻的自然补偿力在水稻有害生物综合治理系统中,在分析农民行为、杂交稻的病虫发展趋势、稻田节肢动物群落结构和变化格局的同时,分析和研究水稻本身被有害生物伤害后的补偿效应子系统,是发掘和应用自然控制因素的重要方面。生长补偿作用是植物在自然生态环境中长期进化形成的一种生态对策。研究水稻植株对害虫取食后通过植株本身的生长代谢等生理过程进行调节,从而补偿所受的损伤,这是研究害虫为害的经济阈值,制定防治指标的基本依据之一。我们选择了易受干部和农民注目的食叶性害虫——稻纵卷叶螟为例,研究取食稻叶后稻株的补偿…  相似文献   
65.
水稻白色转绿突变系W25转绿过程中,第5d后叶片内总糖,淀粉,蔗糖,还原糖及总氮的含量都逐渐增加,完全转绿后一星期达到亲本2177S水平,W25除还原糖含量一直较2177S高,蔗糖在完全转绿时已达2177S水平外,其叶片内总糖,淀粉和总氮的含量须再经一段时间才达到亲本的水平;总糖和淀粉含量在转绿开始时明显较亲本低,淀粉累积极微。总氮含量增加的幅度较亲本明显,而蔗糖含量的变化与亲本相仿,2177SC  相似文献   
66.
67.
褐飞虱生物型特异性蛋白质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方继朝  杜正文 《昆虫学报》1996,39(3):330-332
  相似文献   
68.
光敏核不育水稻61kD特异性蛋白质的纯化和N—端序列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台  童哲 《Acta Botanica Sinica》1996,38(10):772-776
用制备型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制备型等电聚焦纯化了曾报道的光敏核不育水稻 (Oryza sativa)农垦 58S叶绿体的特异性蛋白质 P2 ,得到 SDS- PAGE和等电聚焦 (IEF )纯的 P2。经 SDS- PAGE和 IEF测定 ,该纯蛋白质的分子量是 61 k D,等电点是 5.8。现称 P2为 P61。氨基酸序列分析表明 P61的 N-端氨基酸序列与水稻和大麦叶绿体 ATPaseβ亚基的 N-端氨基酸序列同源。  相似文献   
69.
从水稻同源三倍体中鉴定出无融合生殖种质TAR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水稻杂种优势的成功应用使水稻单产提高了20%,这主要得益于70年代初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发现和利用。但传统的三系法杂交水稻必须做到不育系、保持系、恢复系“三系”配套,选育程序和杂交种子生产环节较复杂,以致培育目标组合的周期长、效率低、推广环节多,同时种子成本高、价格贵[1]。80年代光敏核不育水稻以其“一系两用、配组自由”等优越性大有取代三系杂交水稻的趋势。但是,光敏核不育特性同时又受温度的调控,加之育性波动等缺陷使两系杂交水稻的研究和利用受到严重制约[2]。80年代后期,科技工作者开始探索利用无融合生殖固定水稻杂种优…  相似文献   
70.
内源植物激素与光敏核不育水稻农垦58S育性的关系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1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选择离子检测(GC-MS-SIM)技术,定性、定量分析了光敏核不育水稻农垦58S(Oryza sativa L. subsp. japonica)及对照品种“农垦58”在长(LD)、短(SD)日照处理下,不同发育时期顶端全展叶片中内源IAA、ABA 和生殖器官中内源IAA、ABA、GA1、GA4 的含量变化。实验结果表明:在LD 处理下,农垦58S雌雄蕊形成期的叶片和花粉母细胞形成期的幼穗中IAA 相继发生亏缺;农垦58S-LD花粉母细胞形成期、单核期和扬花期,生殖器官中内源ABA 均低于农垦58S-SD 的含量,“农垦58”则与此相反;扬花期不育花药中内源GA1 和GA4 含量剧减。据此认为:生殖器官中早期IAA 的亏损、ABA 含量剧减伴随着抗逆性能的减弱及GAS的不足共同导致了农垦58S的雄性败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