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39篇
  免费   69篇
  国内免费   74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49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53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45篇
  2014年   84篇
  2013年   60篇
  2012年   71篇
  2011年   81篇
  2010年   132篇
  2009年   151篇
  2008年   353篇
  2007年   175篇
  2006年   154篇
  2005年   153篇
  2004年   71篇
  2003年   135篇
  2002年   104篇
  2001年   120篇
  2000年   54篇
  1999年   55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 G62s是一株具有遗传稳定的高产脂肪酶菌株。针对于G62s摇瓶发酵条件进行统计学优化研究,以提高该菌株的产脂肪酶能力。首先,采用单因素方法对发酵接种量、摇瓶装量、培养温度、培养时间等因素进行考查,在此基础上进行4因素3水平的响应面分析(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RSM)的统计学优化。得到的优化发酵条件是接种量1.9%,摇瓶装量56 m L(500 m L摇瓶),培养温度30 oC,培养时间75 h。在该优化条件下,脂肪酶活性达到(212 9±39.9)U/m L,相比初始的发酵条件提高16.7%。针对于影响G62s菌株产脂肪酶的4个发酵条件,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通过RSM方法优化,显著提高了目标菌株脂肪酶产量。  相似文献   
92.
一株解磷细菌的筛选、鉴定及其溶磷培养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土壤作物根际筛选分离出的一株解磷能力较强的溶磷菌P0417,对其进行16S r DNA基因水平上的初步鉴定,测定其溶解磷的能力,并对该菌的溶磷培养基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经序列分析,确定该菌株P0417为洋葱伯克霍尔德氏菌。且其溶磷能力与培养液p H呈显著相关性,当培养基条件为葡萄糖10 g/L、草酸铵0.5 g/L、Na Cl 1.0 g/L时,菌株P0417对Ca3(PO4)2盐培养基具有较好的解磷能力,其解磷能力可达791.84μg/m L。  相似文献   
93.
枯草芽孢杆菌发酵条件优化及其破乳效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代阳  魏利  王继华  马放  徐暘 《微生物学通报》2010,37(4):0580-0585
本文对枯草芽孢杆菌在不同碳源、氮源培养基的生长及破乳效能进行了研究, 并通过正交试验对枯草芽孢杆菌的发酵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 单一碳源葡萄糖和混合碳源葡萄糖 + 液体石蜡的培养基可提高枯草芽孢杆菌的发酵产量; 单一碳源葡萄糖、混合碳源葡萄糖 + 汽油和以硝酸铵 + 酵母膏为氮源的菌液有较高的破乳效能; 在正交试验中, 培养温度对枯草芽孢杆菌的发酵产量影响最大, 其最优组合为: 培养温度25oC, 摇床转数140 r/min, 培养pH值7.0, 接菌量6 mL, 培养时间24 h。摇床转数对枯草芽孢杆菌的发酵产物的破乳效能影响最大, 优化结果为: 培养温度25oC, 摇床转数140 r/min, pH值7.0, 培养时间20 h。  相似文献   
94.
尖孢镰刀菌生产蒽醌色素的液体发酵条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优化了尖孢镰刀菌液体发酵生产蒽醌类红色素的发酵条件。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优化实验,确定最佳产色素发酵培养基为:可溶性淀粉30%,(NH4)2SO4 3%,MgSO4 0.3%,KH2PO4 4%,pH 6.0。产色素最适培养条件为:初始pH6.0,装液量20%,接种量10%,吐温-80添加量1%,温度28℃,摇床转速200r/min,发酵周期120h。此条件下,色素效价即可达到8.184U/ml,比优化前提高了1.8倍。国内首次对尖孢镰刀菌所产蒽醌色素进行研究,为其进一步应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5.
殷红  高杨 《菌物研究》2010,8(1):44-47
S-NU-3-2菌株是对源自药用植物黄檗的内生真菌S6进行诱变获得的小檗碱产量比出发菌株有明显提高的突变株,本研究对其培养条件进行了优化,以期进一步提高其产量,为开发利用真菌发酵生产植物活性成分的新途径奠定基础。以菌丝生长和小檗碱产量为指标,筛选出了适宜该菌株发酵的基本培养基、碳源、氮源、光照和培养温度,并经进一步的正交试验优化,得出该高产菌株的最佳培养条件为豆芽汁基本培养基含蔗糖3%,酵母膏0.2%,pH7.0,温度26℃,全光照培养。与初始培养条件相比,在优化后的条件下,该菌株的小檗碱得率提高了47.2%,菌体生物量提高了24%。  相似文献   
96.
<正>两只老虎,两只老虎,跑得快,跑得快,一只没有耳朵,一只没有眼睛,真奇怪,真奇怪。这是一首伴随着一代又一代人长大的童谣,一听到这个熟悉的旋律,两只小老虎活泼可爱的形象便跃入我们脑中。然而,现实生活中的虎却不是这样温顺的,人们对它既喜爱尊崇又避之不及,原因在哪里呢?  相似文献   
97.
目的:提高核糖体基因区打靶载体的转染效率,优化其电转染肝细胞的孵育条件.方法:在其它电转染参数一致的前提下,设计了6组不同的孵育条件,通过分析转染后细胞活率以及48h后目的基因GFP的表达效率,来比较多组不同的孵育条件对电转染效率的影响.结果:6组条件中,转染前21℃,1min,转染后21℃,1min孵育,得到的转染效率最优,比其它的条件得到的转染效率高50%.结论:孵育条件的优化能提高为核糖体基因区靶向表达我体在体外电转染肝细胞的转染效率.  相似文献   
98.
2-氧代-4-苯基丁酸乙酯还原酶产生菌筛选及产酶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利用生物催化不对称还原的方法制备(R)-2-羟基-4-苯基丁酸乙酯[(R)-HPBE]。以2-氧代-4-苯基丁酸乙酯(OPBE)为底物,通过对实验室保藏菌株进行筛选,得到一株产物立体选择性较高的菌株G2ndida krusei SW2026,并对其发酵产酶条件进行研究。其最适的发酵培养基组成为4.5%葡萄糖,3%蛋白胨,1.5%牛肉膏,0.05%Mn~(2+);适宜的产酶发酵条件为初始pH 6.0,温度28℃,摇床转速180 r/min,发酵周期48 h。将此条件下发酵培养的菌体用于OPBE的不对称还原反应,产物(R)-HPBE的对映体过量值(e.e.)可达97.33%,产率最高达到72.54%。  相似文献   
99.
体外模拟心肌缺血微环境,研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的旁分泌作用对心肌细胞的影响。以大鼠MSCs各时间点的条件培养液刺激心肌细胞,观察心肌细胞蛋白含量、[3H]-Leu掺入、ANF-荧光素酶(luciferase)表达和心肌细胞面积的变化。MSCs条件培养液处理心肌细胞后,与对照组相比较6h及9h时间点的条件培养液可明显增加心肌细胞蛋白含量、[3H]-Leu掺入、ANF-荧光素酶表达以及心肌细胞面积,其中以6h时间点条件培养液的作用最为显著(P<0.01)。MSCs条件培养液能够通过旁分泌作用刺激心肌细胞肥大,此现象提示移植入心肌缺血区MSCs可能通过旁分泌作用影响心肌细胞,从而参与细胞移植后心功能的改善。  相似文献   
100.
研究了荷叶铁线蕨(Adiantum reniforme var.sinense)的不同贮藏时间与培养条件对其配子体发育和孢子体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荷叶铁线蕨孢子为不含叶绿素孢子,在室温下保存5年以上时间依然具有活力,但不同的贮藏时间对配子体和孢子体的形成具有显著的影响。其中,室温贮藏7d的配子体形成的时间为29d,而贮藏5年的为38d;贮藏7d的孢子体形成的时间为96d,贮藏4个月的为105d。在培养室[(25±1)℃恒温和每天2000~2500lx12h光照]沙基质中,从孢子播种到形成孢子体时间最短,为87d;沙基质比腐殖土更利于孢子体的形成;配子体密度在不超过3株/cm2的情况下,密度越高越有利于孢子体的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