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37篇
  免费   115篇
  国内免费   643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86篇
  2022年   102篇
  2021年   71篇
  2020年   82篇
  2019年   88篇
  2018年   75篇
  2017年   82篇
  2016年   94篇
  2015年   116篇
  2014年   200篇
  2013年   140篇
  2012年   225篇
  2011年   248篇
  2010年   163篇
  2009年   168篇
  2008年   249篇
  2007年   182篇
  2006年   167篇
  2005年   186篇
  2004年   128篇
  2003年   173篇
  2002年   185篇
  2001年   154篇
  2000年   141篇
  1999年   100篇
  1998年   62篇
  1997年   61篇
  1996年   81篇
  1995年   69篇
  1994年   80篇
  1993年   87篇
  1992年   54篇
  1991年   46篇
  1990年   33篇
  1989年   42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7篇
  1976年   2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8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991.
《植物杂志》2012,(2):4-9
北京植物园作为。中国科学院植物园网络建设‘温带地区的核心植物园,是我国“三北”地区(华北、东北、西北)野生植物迁地保护和生物多样性研究的重要中心,担负着野生植物资源发掘和迁地保护、总结植物引种驯化理论和技术方法等重要研究任务,  相似文献   
992.
《植物杂志》2012,(2):18-23
热带亚热带植物展览温室建于1965年,总面积1820平方米,以收集、保存、研究和展示热带、亚热带植物资源为目标,是开展植物多样性迁地保护和科学普及教育的重要场所。目前已收集展示棕榈科、仙人掌和多肉植物、蕨类植物、天南星科、兰科、凤梨科、百合科、山茶科、睡莲科等植物1100余种(含变种、  相似文献   
993.
为有效保护和持续利用药用植物云南岩陀及其近缘种质资源提供基础数据,采用巢式方差分析和聚类分析等方法对岩陀及其近缘种质资源共4个种(包括变种)的15个居群150个单株16种表型性状进行表型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种间表型性状变异均超过20%,变异由大到小依次为光腹鬼灯檠、岩陀、羽叶鬼灯檠、七叶鬼灯檠;居群间表型性状变异较高,其地上部分干重、单株根状茎数变异较大,变异系数均超过50%;小叶表面毛被状态变异系数为100%、小叶背沿脉柔毛色变异系数为0,因此这些性状为种和变种分类的重要依据;4个种的居群内变异系数均大于居群间,变异主要来源于居群内.种的表型多样性指数相对较高,其中根粗最高,叶表面毛被状态和叶背面沿脉柔毛色最低,总体平均多样性指数为1.39;不同种间表型多样性指数变化在1.23-1.44,岩陀最高,七叶鬼灯檠最低;通过聚类分析可将15个居群分为4类.结果暗示:岩陀及其近缘种质资源的遗传改良应适当地减少抽样居群数,增加居群内的家系数,重视居群内优良单株的选择;种质资源的保护应尽量保护一个居群的完整性.  相似文献   
994.
995.
不同相机布放模式在古田山兽类资源监测中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10年6月-2011年8月,利用一字型、十字型、随机型和海拔垂直型4种相机布放模式在古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拍摄兽类独立照片(independent photograph,IP)共2551张,能识别物种的兽类IP有1240张,占整体IP的48.6%,不能识别物种的兽类(松鼠科以外的啮齿动物)IP1167张,占45.8%;无效IP144张,占5.6%。所拍能识别物种的兽类共有14种,隶属4目9科,其中黑麂(Muntiacus crinifrons)为国家Ⅰ级保护动物,鬛羚(Naemo-rhedus sumatraensis)和黑熊(Selenarctos thibetanus)为国家Ⅱ级保护动物。在种-监测日曲线当中,4种监测模式随监测日的不断延长,兽类种类大体呈现半年左右趋于稳定的规律,建议监测时间以半年为一个周期较为合适。研究发现,兽类IP和单相机拍摄率在一字型、十字型和随机型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但与海拔垂直型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海拔垂直型由于相机分布均匀,在拍摄种类、拍摄率等各项监测指标上都显著高于其他3种模式。  相似文献   
996.
文化景观是人类文化与自然景观相互作用的结果,是在任何特定时间内形成某地基本特征的自然和人文因素的复合体。随着文化景观概念的提出及文化景观被列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遗产委员会世界遗产类型,研究文化景观资源的形成、  相似文献   
997.
表土在彭湖高速公路低缓边坡生态恢复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取江西省彭泽至湖口高速公路沿线5个典型低缓边坡试验点,利用表土生态恢复,采用样线法调查1年后的试验边坡植物的生长情况。结果表明:在彭湖高速公路低缓边坡利用表土资源进行边坡生态恢复是可行的,各种利用表土的试验设计均取得了较好的恢复效果,其中,边坡覆盖7~10cm中层厚度表土后采取人工撒播恢复方式,边坡植物群落的Simpson多样性指数(平均0.80)及Pielou均匀度指数(平均0.84)相对较高,恢复效果较好;同时,此试验条件下生物量的积累值(平均446g.m-2)和木本植被的群落重要值(平均14.5)都显著高于其他恢复方式,这有利于群落结构的稳定和延续。  相似文献   
998.
金沙江中游圆口铜鱼早期资源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会元  杨志  高少波  陈金生  张轶超  万力  乔晔 《四川动物》2012,31(3):416-421,425
2010年6月至7月在金沙江中游攀枝花格里坪金沙滩(26°35°28.96″N,101°31°52.01″E)设置同定采样断面,开展了金沙江中游圆口铜鱼早期资源现状的调查.结果表明,金沙江中游有金安桥、朵美、皮拉海、灰拉古、观音岩5个圆口铜鱼产卵场,产卵总量为3078.2万粒.圆口铜鱼的产卵行为和产卵量受江水的温度、流量、涨落水持续时间等多个因素的影响.调查期间圆口铜鱼的产卵初始时间为6月7日,盛期在6月下旬至7月上旬.近几年来,圆口铜鱼的产卵规模呈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产卵场的位置也有所改变.通过了解金沙江中游江段圆口铜鱼早期资源分布状况,为金沙江中游圆口铜鱼资源保护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999.
芸豆营养丰富,其中维生素、矿物质元素和氨基酸比较全面。目前芸豆作为普通食品供人们食用,其多种功效还未能充分认识与应用。通过对近年来芸豆活性成分的提取与功能的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芸豆作为保健食品新资源的开发和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00.
植物有性繁殖与资源分配的关系研究对于揭示植物生活史特征及繁育系统进化具有重要意义。新疆郁金香(Tulipa sinkiangensis)是新疆天山北坡荒漠带特有的一种多年生早春短命植物。在自然生境中,该物种仅以有性繁殖产生后代,每株能产生1-8朵花,且不同植株上的花数及果实数以及花序不同位置上的花与果实大小明显不同。本文通过对新疆郁金香有性繁殖与营养生长及植株大小的关系以及花序中不同位置花及果实间的资源分配研究,旨在揭示营养生长、个体大小及开花次序对其繁殖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开花和果实成熟阶段,新疆郁金香植株分配给营养器官(鳞茎和地上营养器官)与繁殖器官的资源间均存在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P<0.01),说明其植株的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间存在权衡关系。多花是新疆郁金香的一个稳定性状,其植株上花数目、花生物量、果实生物量和种子数量与植株生物量间均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1),说明新疆郁金香植株的繁殖分配存在大小依赖性。在具2-5朵花的新疆郁金香植株中,花序内各花的生物量、花粉数和胚珠数、结实率、果实生物量、结籽数、结籽率及种子百粒重按其开花顺序依次递减,说明花序内各花和果实的资源分配符合资源竞争假说。植株通过减少晚发育的花或果实获得的资源来保障早发育的花或果实获得较多的资源,从而达到繁殖成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