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1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6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1977年   1篇
  1959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21.
三座南亚热带大型水库敞水区桡足类群落结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2000-2002年对南亚热带三座大型水库:新丰江水库、公平水库和飞来峡水库敞水区桡足类进行了定性定量采样.三座水库桡足类种类数较少,共检出桡足类4科10属14种,其中8种哲水蚤,5种剑水蚤和1种猛水蚤.主要分布在广东省水库的我国特有种舌状叶镖水蚤(Phyllodiaptomus tunguidus)和广布性种类右突新镖水蚤(Neodiaptomus schmackeri)是出现频率较高的哲水蚤种类,温中剑水蚤(Mesocyclops thermocyclopoides)、台湾温剑水蚤(Thermocyclops taihokuensis)和博平近剑水蚤(Tropocycl opsbopingi)是出现频率较高的剑水蚤种类.水库的流域面积、滞留时间、鱼类捕食和营养状态是影响水库桡足类种类组成和数量的重要因素.三座水库桡足类种类数与水库流域面积大小存在正相关关系.随着水库营养水平的升高,桡足类密度和生物量也相应增加,但是大型哲水蚤的优势度降低,而剑水蚤和桡足类幼体的优势度上升.水力滞留时间很短是引起飞来峡水库桡足类种群波动的主要因素.水库捕食性鱼类对甲壳浮游动物的选择性捕食,对桡足类种类影响较小,对桡足类成体密度影响较大.由于地区差异和鱼类捕食强度等因素的影响,桡足类种类多样性与水体营养状态之间存在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122.
长白落叶松林生物量的模拟估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样木收获法收集了34个样地中长白落叶松林分地上部分生物量信息,选取其中29个样地生物量信息分别与样地林分因子信息和TM遥感影像信息拟合建立生物量模型,利用其余5个样地的生物量信息进行模型精度检验和误差分析.结果表明:长白落叶松地上部分生物量均可用林分因子和遥感因子进行线性拟合;林分因子线性模型对长白落叶松中幼林地上生物量的估测精度较高(林分P=94.33%,遥感P=92.32%),且检验误差较小(林分MRE=6%,遥感MRE=31%),模型模拟效果较好;若只考虑长白落叶松中龄林,这2种模型的估测效果相当(林分模型和遥感模型的误差分别为329.9和313.6 t).整体而言,林分因子模型估测长白落叶松树皮、干材和总生物量的效果优于遥感因子模型,对于中龄林来说,遥感模型估测叶花果、树枝和树冠生物量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23.
重建水库建库以来的沉积环境演变过程对水库管理具有重要意义。以流溪河水库4 个沉积物柱状样为研究对象, 分析沉积物的粒级组成及粒度参数特征。结果显示: (1)流溪河水库自建库以来, 沉积速率经历了“高-低-高-低”的演变规律; (2)河流是水库的主要沉积物来源, 沿入库口至大坝方向, 水动力逐渐减弱, 沉积颗粒呈现“由粗到细”的空间变化特征; (3)入库口(S3)主要受河流水动力作用影响; 库湾区(S8)远离入库口, 反映了稳定的湖心沉积环境; 过渡区(S4 和S6)受河流搬运营力、再沉积作用及库区消落带侵蚀的共同作用, 呈现由“双峰向单峰”的变化, 反映了上述三种主要营力互为消长的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124.
镇海水库拟柱孢藻的分离鉴定和氮磷对其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分离自广东省镇海水库的拟柱孢藻N8为对象, 探究其在不同磷浓度及氮磷浓度组合下的生长情况。结果表明, 拟柱孢藻N8对磷的适应范围很宽, 在0.025.12 mg/L磷浓度下均能生长, 最适生长磷浓度范围为0.165.12 mg/L, 磷浓度的升高能显著延长拟柱孢藻的对数生长期和提高生物量。动力学分析表明, 拟柱孢藻N8有较低的KSP值, 对磷元素的亲和性较高, 在磷营养贫乏的环境下更容易形成优势。在氮磷组合实验中, 低氮(0.5 mg/L)显著抑制拟柱孢藻的生长, 且这种生长抑制不受磷浓度的影响; 而在低磷(0.04 mg/L)条件下, 水体中氮浓度的增加会显著促进拟柱孢藻的生长, 拟柱孢藻在高氮中磷和高氮高磷下的生长显著优于其他氮磷组合条件。研究表明, 广东省水库拟柱孢藻的生长受磷的限制较弱, 氮是其生长的决定因子。    相似文献   
125.
洋河水库浮游植物组成及优势种演替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洋河水库设置6个采样点, 对浮游植物进行了周年研究, 并在夏季进行了每周一次的加密采样, 以揭示水华期间藻类优势种演替规律。结果表明洋河水库全年共检测到浮游植物8门41属49种, 群落季节变化与温度密切相关。春季隐藻门的啮齿隐藻(Cryptomonas erosa)为优势, 夏季初期表层水温在25℃以下时, 绿藻门的波吉卵囊藻(Oocystis borgei)占主要优势; 当表层水温升至25℃以上, 微囊藻(Microcystis spp.)迅速取代其成为绝对优势。秋季硅藻门的克洛脆杆藻(Fragiaria crotomensis)和隐藻门的啮齿隐藻(C. erosa)为优势。空间分布上水库北部浅水区域隐藻和硅藻生物量普遍高于南部; 受东南风影响, 蓝藻生物量在西洋河口S2点位最大。CCA分析表明夏季水华主体微囊藻的生物量与氮浓度正相关, 螺旋鱼腥藻在夏季仅作为第二优势种短暂出现于西洋河口处, 其出现与否受到磷营养盐的限制。    相似文献   
126.
舒家岭旧石器时代遗址位于丹江口库区丹江口市,2012年3~7月间,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该遗址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揭露面积2784m2,出土石制品1954件;另采集石制品51件。古人类就地取材,选择河卵石为原料,石制品以大、中型为主。石制品类型包括石器、石核、石片、石锤、断块和备料。石器多以砾石为毛坯,由锤击法加工而成,制作相对粗糙、简单;大部分为正向加工;类型主要为砍砸器、刮削器和手镐。该遗址表现出中国南方旧石器时代主工业的鲜明特点,为研究晚更新世古人类在汉水流域的适应生存、开发过程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相似文献   
127.
&#  &#  &#  &#  &#  &#  &#  &#  &#  &#  &#  &#  &#  &#  &#  &#  &#  &#  &#  &#  &# 《水生生物学报》2015,39(5):1035-1040
针对三峡水库蓄水后水体资源丰富、水生态系统发育尚不完善、支流库湾藻类水华问题较严重、鱼类群落结构有待调控、水生生物资源未有效利用和转化的现状, 阐述了三峡水库生态渔业作为生态系统保护途径和绿色产业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提出了三峡水库生态渔业发展的总体目标与基本原则, 认为三峡水库发展生态渔业应以生态安全保障和水质养护为首要任务, 严格控制外来物种的引种移植, 以土著鱼类自然繁殖保护和捕捞管理为主, 动态调控放流增殖的鱼类种类和数量为辅, 建立以鱼类群落合理配置和食物网结构优化为手段的水库生态系统调控技术体系, 促进高效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实现环境保护和渔业增效的双赢。作者围绕渔业放流增殖、野生鱼类资源保护、捕捞管理、局部库区渔业调控、渔业生物控藻、社区渔业协调管理、生态渔业总体规划等方面, 分析了现阶段三峡水库生态渔业的重点研究任务与关键技术,同时建议加强相关生态学理论与方法研究、技术示范和成果应用, 为三峡水库以渔养水、渔-水和谐的综合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28.
云南云龙水库地区种子植物区系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云龙水库地区有种子植物446种(含亚种和变种),隶属于117科299属。区系成分中,世界分布35属, 占全部属数的11.70%,热带分布109属,占除世界分布属以外的41.29%(下同),温带分布151属,占57.20%, 中国特有4属,占1.51%。区系组成复杂,生物多样性丰富,具有以温带分布为主的亚热带植物区系性质。  相似文献   
129.
广东大中型供水水库的氮污染与富营养化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20 0 0年丰水期和枯水期对广东大中型水库的氮污染和富营养化现状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 ,在调查的 2 0个大中型供水水库中 ,水质现状总体较好 ,70 %的水库处于中营养状态以下 ,30 %的水库开始出现富营养化现象。水库的总氮浓度普遍偏高 ,氮污染成为水库富营养化的重要原因。水库的总氮和DIN浓度存在地区性差异和季节性差异。枯水期水库的总氮及DIN浓度与叶绿素a的相关性极显著 ,而丰水期则无明显相关性。NO3 N是水体无机氮的主要组成部分 ,平均占DIN的 72 6 % ,而水库的NH3 N含量明显低于NO3 N ,平均占DIN的2 5 5 %。NO2 N的含量一般很低。水库的总氮、DIN和有机氮含量是判断水库营养状态的重要指标 ,而NO3 N和NH3 N在DIN中所占比例则是推测污染物来源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30.
1998年9月-2001年12月,对绵阳市三江库区水鸟资源进行了调查,共观察到水鸟49种,隶属10科7目,占四川水鸟种数的39.8%,占全国水鸟种数的22.68%。同时就库区鸟类保护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