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32篇
  免费   84篇
  国内免费   814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60篇
  2022年   65篇
  2021年   64篇
  2020年   58篇
  2019年   49篇
  2018年   47篇
  2017年   48篇
  2016年   70篇
  2015年   86篇
  2014年   194篇
  2013年   158篇
  2012年   225篇
  2011年   245篇
  2010年   278篇
  2009年   268篇
  2008年   326篇
  2007年   231篇
  2006年   184篇
  2005年   196篇
  2004年   134篇
  2003年   122篇
  2002年   136篇
  2001年   119篇
  2000年   84篇
  1999年   71篇
  1998年   47篇
  1997年   95篇
  1996年   102篇
  1995年   91篇
  1994年   114篇
  1993年   77篇
  1992年   72篇
  1991年   56篇
  1990年   43篇
  1989年   58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1篇
  1975年   2篇
  1963年   2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生产转基因动物的技术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实验手段,可将特定外源基因导入早期胚胎的细胞,由此整合到染色体上,还可通过被整合动物的生殖细胞系传给子代。这类整合外源基因的“新动物”被统称为转基因动物(Transgenic Animals)。 按人为意愿设计生产转基因动物,能达到如下若干目的:1)将理想的遗传物质导入动物染色体,以扩大种内遗传变异,迴避有性繁  相似文献   
12.
使用样线法进行马麝粪堆密度的测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永生  蔡桂全 《兽类学报》1992,12(4):302-305,293
要想精确地调查林栖有蹄类的种群数密度是极端困难的。有时,即使想得到一个相对密度的指数也并不容易。Neff(1968)在J.Wildl.Manage.中指出,由于粪堆的不移动性,在精心设计取样步骤出。一般后,统计粪堆数则可以间接地达到统计动物数量的目的。王会志等(1988)在兽类学报第4期中亦指出。一般在测定密度时,首先需要测定或假设一些辅助性的数值以便于进行合理的计算。然而,如果只假定粪堆数与栖居在这一地区中的动物数为正相关,离开那些辅助性的数值依然可以得到一个相对密度的粗略指数。  相似文献   
13.
高进 《化石》1992,(2):32-32
晚元古代埃迪卡拉动物群(Ediacara fauna)的绝灭是目前所确定的最早的大规模绝灭。其原因尚不清楚,具体的绝灭过程也未见论述。对此本文作一初步探索。埃迪卡拉动物是最早的后生动物,首先发现于澳大利亚南部阿第雷德地区的埃迪卡拉附近。这个动物群中的主要动物有腔肠动物、水母类、蠕虫动物、海鳃类、节肢动物及分类不明的动物等(见附图)。与它相当的动物化石在世界各地广为分布,我国陕西的宁强和黑龙江的鸡西也有发现。埃迪卡拉动物群的生存年代为6—7亿年前,这正是南沱冰期以后与罗圈冰期出  相似文献   
14.
青龙河底栖无脊椎动物群落结构及其水质评价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4  
本文论述了青龙河底栖生物种类、数量、分布和结构等特点及其与环境因子间的关系。应用Beck、Gleason、Shannon、Simpson等生物指数对水质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青龙河除个别断面受污染外,大部分河段属尚清洁水。  相似文献   
15.
异盘并殖吸虫感染动物的适宜性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证实异盘并殖吸虫能在家猫、犬、猕猴、大鼠的体内发育成熟。家猫体内虫囊和成虫的检 获率最高,是较为适宜的宿主。因宿主不同虫体发育有一定差异。大鼠感染3个月后可自愈。猕猴、豚鼠在感染过程中因相当数量的童虫游离于胸腔或侵扰肝脏,导致严重的胸膜或肝的病变而死亡。  相似文献   
16.
从“看水”经验论养鱼水质的生物指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是养鱼成效最关键性的因素之一。水要肥,但是过肥了又不好,怎样科学地鉴别水的肥度是养鱼业中急待解决的一个问题。我国江、浙与两广一带鱼农在长期生产实践中积累了“看水养鱼”的宝贵经验,如果予以科学总结,找出比较合理的水质生物指标将可用以指导生产。为此目的,1970年以来我们曾多次深入江、浙、两广渔乡及生产单位学习和总结“看水”和管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7.
动物取食的行为生态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