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7篇
  免费   307篇
  国内免费   835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77篇
  2022年   81篇
  2021年   86篇
  2020年   76篇
  2019年   83篇
  2018年   66篇
  2017年   80篇
  2016年   85篇
  2015年   66篇
  2014年   96篇
  2013年   70篇
  2012年   75篇
  2011年   78篇
  2010年   81篇
  2009年   71篇
  2008年   107篇
  2007年   83篇
  2006年   68篇
  2005年   68篇
  2004年   69篇
  2003年   62篇
  2002年   51篇
  2001年   64篇
  2000年   59篇
  1999年   52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991.
4种水生植物对富营养化水体氮磷去除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灯心草、水田芥、菹草和轮藻为试验对象,研究了其在两种不同程度富营养化水体中的生长状况及对水体中总氮(TN)、总磷(TP)、氨氮(NH4+-N)和化学耗氧量(COD)的净化效果。结果表明,在轻度富营养化水体中水田芥效果最好,培养20 d后的水田芥对总氮、总磷、氨氮和化学耗氧量的吸收率分别为75.28%、93.00%、76.35%和83.74%,其它3种水生植物对水体也都有较好的净化效果;在重度富营养化水体中灯心草效果最好,培养20天后的灯心草对总氮、总磷、氨氮和化学耗氧量的吸收率分别为89.30%、83.11%、83.41%和78.56%,但水田芥和轮藻的净化效果相对较差。  相似文献   
992.
试验旨在研究饲料中添加植酸酶对斑点叉尾 [初始平均体重(1.70±0.04) g]生长性能及植酸磷利用的影响, 确定植酸酶的磷当量。试验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 以 Ca(H2PO4)2提供外源无机磷, 同时添加不同浓度植酸酶, 试验设计为 10 个处理组, 分别为 1 个对照试验组、4 个无机磷试验组(0.3%、0.5%、0.8%、1.2%)和 5 个植酸酶试验组(300、500、1000、1500、2000 U/kg), 每个处理 3 个重复, 每个重复 30 尾鱼。通过折线模型确定植酸酶的最佳添加量; 通过回归分析, 建立响应指标(特定生长率、椎骨磷)与外源磷添加量之间的线性关系, 进而确定植酸酶的磷当量值。结果表明: (1)添加植酸酶的处理组与对照组相比, 增重率、特定生长率、蛋白质效率、肥满度均有显著提高(P<0.05), 饲料系数、肝体比、脏体比均有下降(P<0.05), 成活率各处理组没有显著差别(P>0.05); 鱼体粗蛋白、粗灰分、钙、磷及椎骨粗灰分、钙、磷均有显著提高(P<0.05), 鱼体粗脂肪含量有所下降。(2)无机磷添加水平与响应指标之间线性关系如下: Y1=0.2714X+2.294(X-无机磷, Y1-特定生长率, R2=0.9238), 300、500、1000、1500 和 2000 U/kg 植酸酶分别可替代 1 kg 饲料中 0.13%、0.57%、0.76%、1.46% 和 1.35% 的 磷 酸 二 氢 钙 , 等 效 于 添 加 了 0.03% 、 0.14% 、 0.19% 、 0.36% 和 0.33% 的 有 效 磷 ;Y2=0.8737X+5.1028(X-无机磷, Y2-椎骨磷, R2=0.9638), 300、500、1000、1500 和 2000 U/kg 植酸酶分别可替代1 kg 饲料中 0.47%、1.11%、1.18%、1.38%和 1.41%的磷酸二氢钙, 等效于添加了 0.12%、0.27%、0.29%、0.34%和 0.35%的有效磷。在试验条件下, 添加 1000―2000 U/kg 植酸酶能有效改善斑点叉尾 生长性能, 有利于营养物质在鱼体中的沉积, 促进骨骼矿化。以特定生长率为响应指标, 植酸酶最佳添加量为 1435 U/kg等效于添加了 0.37%的有效磷; 以椎骨磷为响应指标, 植酸酶最佳添加量为 1226 U/kg 等效于添加了 0.33%的有效磷。  相似文献   
993.
为了探讨黄芩干物质累积和氮、磷、钾吸收与分配的特点及两者间的相互关系,通过田间试验和采样分析,研究了黄芩不同生育期植株的干物质和氮、磷、钾累积量.结果表明,黄芩干物质的累积量随生育进程不断地增加,出苗后52~85 d干物质累积量占总累积量的61.62%.在整个生育期,黄芩对K2O的吸收累积量最大,N次之,P2O5最小,N、P2O5、K2O吸收比例约为2.8∶1.0∶2.9,并且黄芩地上部氮磷钾的累积量大于根部,不同生育期,根部N、P2O5、K2O的累积比例呈现增加—降低—增加的趋势.黄芩对氮磷钾的积累量与干物质积累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在供试的土壤和施肥条件下,每生产100 kg的黄芩根需要从土壤和肥料中吸收6.34 kg的N,2.60 kg的P2O5,7.02 kg的K2O.  相似文献   
994.
反硝化除磷菌筛选及其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反硝化除磷菌特性。【方法】通过微生物筛选和生物学特性研究方法,从对虾养殖池塘中筛选出多株可在有氧条件下同时具有反硝化除磷功能的菌种。【结果】菌株LY-1可在18 h内将初始量为10 mg/L的亚硝酸盐氮降低至0.04 mg/L,PO43?-P降低至0.05 mg/L。在DO浓度为5.0?5.9 mg/L时,该菌反硝化除磷率近100%。试验选取具有反硝化除磷功能的枯草芽孢杆菌为阳性对照菌,大肠杆菌为阴性对照菌,比较研究了菌株LY-1在不同pH、温度、盐度、PO43?-P浓度、亚硝酸盐浓度时反硝化除磷的强弱,在pH为5?9范围时,该菌亚硝酸盐氮去除率近99%,PO43?-P去除率86%;温度为30°C时,该菌反硝化除磷率近100%;盐度为5‰?15‰、PO43?-P浓度为10 mg/L、亚硝酸盐氮浓度为20 mg/L时,该菌亚硝酸盐氮和PO43?-P去除率均可达99%。【结论】菌株LY-1反硝化除磷性能显著高于对照菌(P<0.05)。通过菌株LY-1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及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初步鉴定为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  相似文献   
995.
南方红豆杉根际溶无机磷细菌的筛选、鉴定及其促生效果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Ren J  Liu H  Wu X  Wang Q  Ren Y  Liu Y  Feng Y 《微生物学报》2012,52(3):295-303
【目的】对南方红豆杉(Taxus chinensis var.mairei)根际溶无机磷细菌进行了分离、筛选与鉴定,并对获得的高效溶磷菌株进行了温室盆栽试验。本研究为通过生物途径改善南方红豆杉磷素供应,促进其生长提供了优良的菌株资源。【方法】利用选择培养基从南方红豆杉根际土壤中共分离出具溶磷能力的细菌;采用NBRI-BPB培养基进行复筛获得溶磷能力较强的溶无机磷细菌;并采用钼锑抗比色法测量其在NBRIP培养基中经4d发酵后的可溶性磷含量;通过形态指标、生理生化测定、Biolog系统和16S rDNA序列分析鉴定细菌种类;并进行了溶磷菌株的室内盆栽实生苗接种试验。【结论】从南方红豆杉根际共分离出4株高效溶磷细菌,分别鉴定为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蜡状芽胞杆菌(Bacillus cereus)、草木樨中华根瘤菌(Sinorhizobium meliloti)和地衣芽胞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4株细菌对南方红豆杉苗期的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96.
微量定磷法测定红细胞钙调素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997.
陈运进  李婉华 《生态科学》2001,20(1):136-139
介绍德国科隆市Stamheim污水处理厂构筑物和生产运行情况。  相似文献   
998.
999.
1000.
酸性土壤上缺磷和铝毒对大豆生长的交互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7个磷效率不同的大豆基因型为材料,通过土壤盆栽试验进行石灰和磷肥处理,研究酸性土壤上缺磷和铝毒对大豆生长的交互影响及其基因型差异.结果表明:缺磷和铝毒是酸性土壤上同时存在的影响大豆生长的主要障碍因子,其中铝毒对大豆生长的限制更为严重;缺磷和铝毒对酸性土壤上大豆生长的影响具有显著的交互作用.同时施用石灰(降低铝毒)和磷肥(提高磷有效性)比单施石灰或单施磷肥处理对大豆生长的促进效果更显著;缺磷和铝毒对大豆磷吸收的影响远大于对氮、钾吸收的影响.合理种植大豆对酸性土壤具有较好的改良作用.同时施用石灰[1.103 g Ca(OH)2·kg-1土]和磷肥(2.018 g KH2PO4·kg-1土)可使酸性土壤pH值平均提高38.4%,交换性铝含量降低96.3%,有效磷含量提高3223.8%.种植磷高效大豆基因型比磷低效大豆基因型对酸性土壤的改良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