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48篇
  免费   384篇
  国内免费   1844篇
  2024年   69篇
  2023年   247篇
  2022年   252篇
  2021年   241篇
  2020年   221篇
  2019年   210篇
  2018年   181篇
  2017年   163篇
  2016年   192篇
  2015年   200篇
  2014年   299篇
  2013年   239篇
  2012年   284篇
  2011年   256篇
  2010年   226篇
  2009年   247篇
  2008年   299篇
  2007年   204篇
  2006年   166篇
  2005年   164篇
  2004年   160篇
  2003年   157篇
  2002年   134篇
  2001年   122篇
  2000年   127篇
  1999年   110篇
  1998年   74篇
  1997年   58篇
  1996年   90篇
  1995年   64篇
  1994年   79篇
  1993年   64篇
  1992年   83篇
  1991年   65篇
  1990年   63篇
  1989年   69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22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22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4年   1篇
  195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21.
在缺钾培养条件下,高粱苗地上部单位鲜重含钾量由于地上部鲜重的增加而下降。从高梁苗钾缺乏症出现的时间、频率和程度来看,Pro培养似乎有利于缓和或减轻缺钾对植物造成的伤害。在同样含钾量情况下,以Ca(NO_3)_2为氮源的苗受到缺钾伤害要重于以Pro为氮源的苗受到的伤害,其钾缺乏症植株的百分数增加值与含钾量降低值之比为0.26,以Pro为氮源的缺钾营养液培养的苗为0.09,即下降同样量的钾前者苗的钾缺乏症的增加要大大地超过后者。Pro并不减轻在缺钾情况下叶绿素含量的下降。  相似文献   
22.
大豆幼苗下胚轴的SOD活性主要存在于细胞溶质,约占细胞内总活性的87.3%,其次分布在线粒体,约占总活性的6.8~7.2%。细胞溶质的SOD以Cu-Zn-SOD(SODb_1b_2b_2)类型为主,它在细胞溶质中约占86%。线粒体的SOD主要是Mn-SOD(SOD_a)类型,它在线粒体中约占74~76%。大豆幼苗下胚轴的SOD同工酶活性,SOD_a(Mn-SOD)约占13%,SODb_1b_2b_2(Cu-Zn-SOD)约占77%,SODc_1c_2c_2(Cu-Sn-SOD)约占10%,表明大豆幼苗下胚轴的三组同工酶以SODb_1b_1b_2为最强。比较绿色与黄化花生幼苗子叶SODc_1c_2c_2的差异,证明SODc_1c_2c_2的形成与光照下叶绿体的正常发育有关。  相似文献   
23.
柱孢鱼腥藻生长在缺氮情况下,发现其固氮活性增加的同时也减少了对氧的敏感性。缺氮生长细胞的乙炔还原活性给氧抑制一半时的氧分压(pO2)是0.5atm.,而有氮生长细胞的半抑制浓度为0.35atm.。这表明蓝藻有可能通过增加呼吸耗氧而提高了它的固氮酶活性。呼吸作用与固氮酶活性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无论在有氮、缺氮还是光诱导固氮酶形成的情况下,其固氮活性均随着呼吸速率的变化而变化。本研究结果,支持了柱孢鱼腥藻固氮酶的主要防氧手段是呼吸保护的观点。  相似文献   
24.
25.
定时定位采取木本植物的功能叶,在含有底物(NaHCO_3-Tris缓冲液,pH7.4)和不同水势(由不同浓度的甘露醇组成)的溶液中,分别测定叶片在由高到低依次递降的不同水势条件下光合放氧能力的变化。发现有两个放氧高峰,在接近叶片水势的甘露醇溶液中出现第一个放氧高峰,继而在较低水势下,叶片因水分胁迫放氧下降,但是随着水势的进一步降低,又会出现第二个放氧高峰。根据对不同树种的测定结果所绘制的水势——光合放氧的曲线,比较它们的变化情况,可以判定它们的耐旱潜力的差别。凡是在第二个放氧高峰放氧量较高,而且水势较低的树种,它的耐旱潜力就较大。本文对五个树种进行了测定,发现测定结果与这些树种的实际耐旱力相符。  相似文献   
26.
水稻品种超氧物歧化酶(SOD)活性与氧抑光合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O_2抑光合程度不同的水稻品种,SOD活性存在差异。在40%O_2下,SOD活性被诱导增加水平高、延续时间长的品种,表现O_2抑光合程度小,反之则O_2抑光合程度大。在自然条件下,强光、高温都是诱导SOD活性变化的因素。选择SOD活性高、O_2抑光合程度小的种质资源可能有利于适应对光合不利的逆境条件。  相似文献   
27.
2,4-D和6-BA对向日葵下胚轴愈伤组织生长及钙调蛋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 Anderson和 Cormier(1979)从植物中分离提取钙调蛋白(简称 CaM)后,对它的结构功能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发现 CaM在光合作用(Barr等 1980)、酶的激活(Matsumoto等 1983)、蛋白磷酸化(Gideon等1982)等方面均起着重要作用。还证明CaM与生长素、细胞分裂素以及α-淀粉酶的分泌等有密切关系(Elliott 1983,Raghothama等1983;Saunders等1982)Elliott认为植物激素的促  相似文献   
28.
棕色固氮菌中电子载体Fld直接向固氮酶铁蛋白传递电子。Fld_(ox)至Fld_R是双电子二步还原反应,极谱半波电位分别为-210、-550 mV。Fld_(ox)至Fld_(SR)的中点电位为-280 mV,Fld_(SR)至Fld_R为-500mV。铁蛋白中点电位为-256mV,加MgATP后为-390 mV。Fld_R与铁蛋白ox组成的电池电动势为244mV,电子传递可自发进行,反应的J△G~o为-23KJ/摩尔,铁蛋白被Fld_R还原的K_a=1.3×120~4,加入MgATP后△G~o为-10.6KJ/摩尔,K_a=72。因此,未加入MgATP时电子传递反应更易进行。  相似文献   
29.
炭疽杆菌与其他需氧芽孢杆菌间的鉴別至今尚无较可靠方法。本文乃报导43株标准炭疽杆菌,33株标准的其他需氧芽孢杆菌及212株新分离的需氧芽孢杆菌实验结果:(1)串珠试验,43株标准炭疽杆菌中95.3%阳性,80株新分离炭疽杆菌92.5%为阳性而165株其他需氧芽孢杆菌全部为阴性。(2)W噬菌体裂解试验,所有炭疽杆菌全部被裂解,其他的需氧芽孢杆菌中仅有1株新分离的蜡样杆菌被裂解,其余全不被裂解。(3)碳酸氢钠培养基上CO2培养试验,43株标准炭疽杆菌中除7株弱毒株外,均出现粘液菌落,80株新分离的炭疽杆菌中78株出现粘液菌落而其他的则均不出现粘液菌落。(4)青霉素抑制试验、水杨苷发酵试验、动力试验及溶血试验在炭疽杆菌为阴性,在其他需氧芽孢杆菌中则不一致。因此提出,串珠试验、W噬菌体裂解试验及碳酸氢钠培养基上CO2培养下菌落的观察可作为炭疽与非炭疽杆菌的主要鉴別方法;而普通培养基上菌落的观察、青霉秦抑制试验、水杨苷发酵试验、动力试验及溶血试验可作为辅助的鉴別方法。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