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7篇
  免费   314篇
  国内免费   1408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99篇
  2022年   126篇
  2021年   144篇
  2020年   111篇
  2019年   98篇
  2018年   103篇
  2017年   85篇
  2016年   120篇
  2015年   103篇
  2014年   146篇
  2013年   109篇
  2012年   120篇
  2011年   150篇
  2010年   124篇
  2009年   139篇
  2008年   186篇
  2007年   122篇
  2006年   107篇
  2005年   97篇
  2004年   88篇
  2003年   73篇
  2002年   82篇
  2001年   60篇
  2000年   58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42篇
  1997年   45篇
  1996年   43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58年   3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961.
刘晔  沈泽昊 《生态学报》2011,31(19):5663-5675
为了探讨长江三峡库区昆虫丰富度的海拔分布格局以及关键影响因子,针对库区记录的3517种昆虫及其中的害虫,我们整理了这些物种的海拔分布范围数据,分析不同分类学水平、种域宽度等级和分类群的物种丰富度海拔分布模式,采用回归树方法探讨主导的影响因素,并检验相关的假说。结果显示:1)在科、属、种水平,三峡库区分布的昆虫和害虫丰富度均呈随海拔上升先增而后减的格局;狭域、中域和广域种具有显著不同的格局,但三个种域等级的昆虫物种丰富度在海拔1400m以上均显著下降,而害虫丰富度在海拔1200m以上即显著下降。2)对记录昆虫种数>20的科进行TWINSPAN分类,得到物种丰富度海拔格局的4种主要模式;尽管不同程度受采样效应的影响,4种模式均属于单峰格局;3)库区土地利用类型的海拔变化对昆虫、害虫物种丰富度海拔分布具有首要和直接的影响;水热平衡或初级生产力是影响昆虫海拔格局的主导气候因子;而1月均温=0℃可能是限制大多数昆虫物种分布上限的临界温度。上述结果表明,三峡库区的昆虫物种丰富度及其不同组分均具有典型的单峰分布格局,这种格局是人类活动与气候梯度综合作用的结果,但前者的作用更为直接,主要体现在土地利用的海拔梯度变化。这些认识对昆虫多样性资源管理和农林业害虫防治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962.
黄宝强  罗毅波  安德军  寇勇 《生态学报》2011,31(4):1124-1129
黄龙沟钙化滩流地由于溪流的作用,在滩流地之间形成面积大小不一的植物群落斑块。这些小尺度斑块面积的大小对植物物种数量的影响尚不清楚。应用回归分析法和幂函数方程对黄龙沟钙化滩流地内的物种-面积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黄龙沟钙化滩流地中斑块的大小对物种数(含兰科植物)具有强烈的影响,而调查的其他因子对总的植物物种数量的影响不显著。在所调查的环境因子中,斑块面积对物种数量的影响达到79.5%,即斑块越大,所包含的物种数量越多。兰科植物种类数量除了受斑块面积的影响外,还与距离林缘的距离有关(负相关)。物种-面积关系符合幂函数方程S=cAZ的规律。不同的尺度下,z值略有差异,在中等尺度下 (1-10 m2)最大,为0.2616,较大尺度下(10-100 m2)的最小,z值为0.2050,小尺度下(<1 m2),z值为0.2382。表明中等尺度的斑块(1-10 m2)包含的物种数(含兰科植物)的增长速度最快,而在斑块面积大于10 m2时,物种数增长速度最小。  相似文献   
963.
袁秀  马克明  王德 《生态学报》2011,31(7):1955-1961
物种分布与多度间的正相关格局非常普遍,但该格局的生态机制却一直不太明确。研究者提出了很多假说来解释这种分布-多度关系,其中物种的生态幅和生态位(资源可利用性)机制的研究较多。为了验证物种的生态幅和生态位是否能解释物种的多度-分布格局,本文研究了黄河三角洲地区湿地植物分布、多度、生态位和生态幅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该区物种分布与多度呈显著正相关,且均与生态幅显著正相关,物种分布与生态位显著负相关,但物种多度与生态位相关性不显著。这说明物种的分布越广,其多度越高,环境容忍度越大;而可利用资源更多的物种分布更广,环境容忍度越大的物种多度越多,资源可利用性对该区物种多度影响不大。本研究说明物种生态幅能解释物种分布-多度正相关格局,而生态位假说不能很好的解释这一格局;应该还有其他因素一起解释这一物种分布-多度正相关格局。  相似文献   
964.
王蓓 《生态学报》2011,31(6):1506-1514
土壤活性、惰性有机质库和微生物生物量在数量和分配上的变化是陆地生态系统土壤有机质贮存和动态变化的决定性因素。采用OTCs(Open top chambers)升温以及刈割+粪便归还的方法,对青藏高原东部高寒草甸土壤有机碳氮组分和微生物生物量对气候变暖和放牧的响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模拟升温在短期内显著降低土壤活性有机碳Ⅰ、活性有机氮Ⅰ和惰性有机碳的含量,而由于粪便归还作用,放牧明显增加土壤活性有机碳、氮Ⅰ的含量。模拟升温和放牧对有机碳、氮组分的作用效应相互抵消,两者共同作用下有机碳、氮组分仅略有降低。单一的模拟升温或放牧没有显著改变微生物生物量碳,但是两者共同作用却能够大大增加微生物生物量碳。放牧和取样时间存在着明显的交互作用,放牧效应随时间递减。本研究表明,气候变暖对放牧草甸有机碳、氮组分影响不大;放牧过程中的牲畜粪便归还作用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965.
水的饱和辛醇溶液水分标准物质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生物燃料的国家标准规定了产品的技术指标和相应的检测方法。水的饱和辛醇溶液的水分标准物质,用于生物燃料水分测量时仪器的校准和方法的验证,能够保障测量结果的准确可靠和等效一致。该标准物质采用卡尔·费休库仑法、卡尔·费休容量法和定量核磁共振等三种不同原理的方法定值。通过方法研究和改进,实现了库仑法和容量法的一致;通过引入新的核磁共振方法,提高了结果的准确性。最终标准物质的水分量值为4.76%,扩展不确定度为0.09%。  相似文献   
966.
967.
外来湿地植物再力花适生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修改过的澳大利亚杂草评估系统(Australia Weed Risk Assessment System),气候匹配模型(MaxEnt)以及越冬实验对外来湿地植物再力花(Thalia dealbata)的适生性进行了分析.澳大利亚评估系统的评分为18分,远超过系统本身阈值(6分).MaxEnt分布区预测结果表明,再力花可以在北京—郑州—西安—成都—丽江一线以东生长,江浙一带以及安徽省东南部尤其适合再力花的生长.冷冻实验表明,经过2个月0℃低温处理的再力花虽然在生物量及开花数量上与低温处理时间较短的植株存在显著差异,但是却依然可以完成整个生活史.结果表明,再力花在中国大部分区域都可以生长,可能具有入侵风险.  相似文献   
968.
浙江省热带气旋灾损和等级评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2004-2008年浙江省各县的热带气旋灾情资料和同期社会经济数据,通过订正的转化函数建立区域对比度较好的相对受灾人口、相对受灾面积、倒塌房屋和相对直接经济损失指标值,用多项式拟合的客观分析方法建立各指标相对损失值与致灾因子(过程雨量、暴雨日数、大暴雨日数、日最大雨量、极大风速、最大风速、极大风速≥8 m·s-1的天数、最大风速≥18 m·s-1的天数等)的灾情评估模型;运用灰度聚类分析和专家定权相结合的方法,对热带气旋灾害指标进行灾情精细化定级.在此基础上,对2009年影响浙江省的"莫拉克"热带气旋进行灾情损失评估和等级划分.结果表明:根据各单指标灾情模型计算的受灾面积指数、受灾人口指数、房屋倒塌指数和直接经济损失指数与实际值的相关系数分别达到0.70、0.63、0.75和0.54,基本能反映因致灾因子造成各方面的灾损等级分布."莫拉克"综合灾情评估结果较准确反映了热带气旋影响期间不同县域的空间分布特点;但受其他因素(孕灾环境、易损性、抗灾能力等)的影响,拟合灾情值存在轻灾高估、重灾低估的现象.  相似文献   
969.
贵州省茅台镇砂页岩结皮层藓类植物的生态功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贵州省茅台镇砂页岩结皮层藓类植物物种进行了调查,并测定了其优势植物的生物量、成土量和饱和吸水量,以了解藓类植物在水土流失防治中的作用.调查发现:藓类植物5科6属6种.优势结皮藓类植物华中毛灰藓、厚壁紫萼藓、小叶藓、真藓的生物量、成土量和饱和吸水量分别为0.5 ~104g·m-2、1.6~481 g·m-2和2.8~1987 g· m-2,其中,华中毛灰藓的生物量、成土量和饱和吸水量均远远高于其他结皮藓类,在砂页岩水土流失区域生物土壤结皮层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对治理砂页岩水土流失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70.
青海湖流域典型草地物种丰富度与生产力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2009-2010年青海湖流域的样地实测数据,研究了不同尺度物种丰富度与生产力的关系,并初步探讨了其形成机制.结果表明:青海湖流域典型草地物种丰富度与生产力的关系在小尺度上(群落内和群落间)表现为线性正相关、负相关,在大尺度上(区域)则以单峰相关为主.沼泽草甸和高寒草甸的物种丰富度随生产力的增加而降低,高寒草原和温性草原的物种丰富度随生产力的增加而增加.在整个研究区内则表现为单峰型相关.研究还表明,研究区群落生产力的变化范围为65~585 g·m-2·a-1,物种丰富度为2~9种;生产力从高到低的顺序为沼泽草甸>高寒草甸>高寒草原>温性草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