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10篇
  免费   211篇
  国内免费   1334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99篇
  2022年   88篇
  2021年   89篇
  2020年   93篇
  2019年   108篇
  2018年   69篇
  2017年   77篇
  2016年   90篇
  2015年   104篇
  2014年   186篇
  2013年   133篇
  2012年   194篇
  2011年   188篇
  2010年   184篇
  2009年   207篇
  2008年   706篇
  2007年   189篇
  2006年   206篇
  2005年   283篇
  2004年   217篇
  2003年   231篇
  2002年   326篇
  2001年   265篇
  2000年   182篇
  1999年   144篇
  1998年   117篇
  1997年   80篇
  1996年   72篇
  1995年   57篇
  1994年   63篇
  1993年   50篇
  1992年   48篇
  1991年   58篇
  1990年   50篇
  1989年   67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22篇
  1985年   28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4篇
  1953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nterohemorrhage E-coli,EHEC)是一种重要的人畜共患病,世界各地包括中国都有不同规模的暴发流行。EHEC有多种血清型,其中毒力最强血清型是0157:H7。EHEC0157:H7感染除可使人发生常规腹泻外,还可在5%-10%的病例中引发严重并发症,甚至死亡。该菌是重要的食源性致病菌,危害严重,缺乏有效的防治手段,而抗生素治疗可能会加剧溶血性尿毒症(haemoluticuraemicsyndrome,HUS)。由于以上特点EHEC0157:H7成为世界公共卫生问题,引起微生物学家和公共卫生工作者的广泛关注。目前,临床针对EHEC感染只是对症治疗和适当的抗茵治疗。粘附是EHEC感染宿主细胞的第一步,没有这一步,细菌和宿主肠道细胞之间不会发生任何的相互作用,而且对于许多病原菌来说,粘附具有宿主特异性。本文概述了EHEC的流行病学及粘附机理,并对近年在EHEC研究中的发现一些新型粘附因子和一些假设的定植因子的研究背詈及作用机理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92.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中药熊果苷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脑细胞的影响,为中药熊果苷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昆明种小鼠40只,随机分成4组,即空白组、模型组、药物预防组和药物治疗组。根据缺血时脑损伤原理制成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以TTC染色、HE染色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并检测脑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的变化。结果:与模型组相比,药物预防组和药物治疗组分别TTC染色缺血区域都不如模型组坏死明显,HE染色显示细胞损伤程度减轻,SOD、GSH—Px活性提高有显著性差异,MDA含量减少(均P〈0.05)。结论:药物熊果苷具有抗氧化作用,能有效地预防和保护脑细胞损伤。  相似文献   
993.
Recent studies have demonstrated that chloroplasts and mitochondria evoke specific Ca2+ signals in response to biotic and abiotic stresses in a stress-dependent manner. The identification of Ca2+ transporters and Ca2+signaling mol- ecules in chloroplasts and mitochondria implies that they play roles in controlling not only intra-organellar functions, but also extra-organellar processes such as plant immunity and stress responses. It appears that organellar Ca2+ signaling might be more important to plant cell functions than previously thought. This review briefly summarizes what is known about the molecular basis of Ca2+ signaling in plant mitochondria and chloroplasts.  相似文献   
994.
995.
996.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21 (FGF21), a recently identified member of the FGF superfamily, is mainly secreted from the liver and adipose tissues and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improving metabolic syndrome and homeostasis. The aim of this study is to evaluate the role of FGF21 in 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AFLD) and to determine if it has a therapeutic effect on AFLD. In this paper, we tested the effect of FGF21 on alcohol-induced liver injury in a murine model of chronic ethanol gavage and alcohol-treated HepG2 cells. Male KM mice received single dose of 5 g/kg ethanol gavage every day for 6 weeks, which induced sig- nificant fatty liver and liver injury. The alcohol-induced fatty liver cell model was achieved by adding ethanol into the medium of HepG2 cell cultures at a final concentration of 75 mM for 9 days. Results showed that treatment with recombinant FGF21 ameliorated alcoholic fatty liver and liver injury both in a murine model of chronic ethanol gavage and alcohol-treated HepG2 cells. In addition, FGF21 treatment down-regulated the hepatic expression of fatty acid synthetic key enzyme, activated hepatic AMPK- SIRT1 pathway and significantly down-regulated hepatic oxidative stress protein. Taken together, FGF21 corrects multiple metabolic parameters of AFLD in vitro and in vivo by activation of the AMPK-SIRT1 pathway.  相似文献   
997.
正科幻电影《侏罗纪公园》自1993年首映以来,在全球引起了恐龙热,很多地方都建立了与恐龙有关的主题公园。关于古生物和化石的各种宣传与介绍逐渐变得方兴未艾,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系列科幻电影《侏罗纪公园》对于古生物等方面知识的科普宣传功不可没。电影《侏罗纪公园》再现了1亿4千多万年前恐龙繁盛的地  相似文献   
998.
目的:对比等渗氯化钠水化、碳酸氢钠水化、大剂量他汀、小剂量他汀、大剂量他汀加等渗氯化钠水化五种干预方式对大鼠造影剂肾病的预防效果,探讨各自的优势及不足,为临床预防造影剂肾病提供可借鉴的方法。方法:选取SD大鼠105只,随机分为7组,每组15只。A组:均为肾功能正常的健康大鼠;B组:即对照组,未给予任何干预方法;L组:采用等渗氯化钠水化干预;T组:采用碳酸氢钠水化干预;S1组:服用大剂量他汀;S2组:服用小剂量他汀;(S1+L)组:服用大剂量他汀加等渗氯化钠水化。干预48小时后测定各组大鼠的尿素氮(BUN)及肌酐(Cr)水平,并与与未给予干预组进行比较。结果:①S1、S2、(S1+L)三组的BUN和Cr水平均低于B组、L组及T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S1组、S2组及(S1+L)组之间相互比较,BUN和Cr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③L组与T组之间比较BUN和Cr水平,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他汀类药物预防造影剂肾病能够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其最终机制尚未明确,我们需在今后的临床实践中进一步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999.
吡咯喹啉醌(PQQ)是细菌脱氢酶氧化还原反应的辅助因子,广泛存在于微生物、植物、动物及人体中。迄今为止,PQQ催化氧化还原反应的能力远超过已知的生物活性分子。体内外研究表明,PQQ能够刺激微生物生长,增强其对极端环境的适应能力,并对植物和动物的生长、发育和繁殖十分重要。本文阐述了PQQ的理化性质、自然分布和营养作用的研究进展,以推动其在食品、医疗及农林渔业领域的发展应用。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探讨传输靶向COX-2 siRNA联合化疗药物对大鼠胃癌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24 只健康SD 大鼠 平分为三组,治疗组用COX-2-siRNA转染的胃癌SGC7901 细胞接种,同时进行环磷酰胺、丝裂霉素C 化疗治疗;阴性对照组,用 阴性对照siRNA 转染的胃癌SGC7901 细胞接种,同时进行环磷酰胺、丝裂霉素C 化疗治疗;对照组(n=8),用未经转染的胃癌 SGC7901 细胞接种,不进行化疗治疗;三组转染后都接种了裸鼠。结果:治疗组、阴性对照组及对照组胃癌细胞凋亡率分别为 (22.28± 0.12)%、(1.23± 0.17)%和(1.03± 0.14)%,治疗组与阴性对照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t=18.152,17.555, P<0.05)。治疗组的抑瘤率为76.7%,阴性对照组和对照组分别为12.8%和6.89%,治疗组的抑瘤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x2=15. 211,13.899,P<0.05)。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显示治疗组的COX-2 蛋白表达含量得到了明显抑制。结论:传输靶向COX-2 siRNA和化疗药物的配合应用可有效抑制COX-2 蛋白的表达,从而抑制胃癌细胞的生长,从而起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