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6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漫步蛇园     
驰名中外的福建武夷山生物圈保护区,是世界上最大“蛇类王国”,曾有人发现在一个枯树洞就盘缠着100多条蛇,有时在一条树枝上就挂着几十条竹叶青蛇。据说在这一带光五步蛇就有100多万条,占全世界总数的百分之六十,因为这里的气候极其适应蛇的繁殖条件。 在这莽莽林区的“蛇的王国”里,又有一个国内外闻名的模拟自然栖息环境的“武夷山蛇园”! 蛇,它和人类同样在自然界生存。然而,在你未进“蛇园”前,会有“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绳”的一种恐惧心理。  相似文献   
72.
武夷山自然保护区自建立至今已20年,有一位与武夷山结下了不解情缘的老科学家,他就是福建农业大学植保系教授、博士生导师——赵修复。我曾是他的学生,现在在福建省电视台社教节目中心《绿色家园》任编辑,正在筹备  相似文献   
73.
福建武夷山的锈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建武夷山锈菌区系基本上属于温带性质,温带型的种占60%以上,也有不少亚热带和热带型的种,本地区是温带和热带锈菌的交汇处。区系成分以东亚成分占显著地位,约占总种数的38.7%;中国特有种有14种,占9.3%;世界广布种占14%;尚有广布整个北半球的泛北极种类,分布欧亚大陆的种类以及亚洲和美洲间断分布的种类。本地区锈菌在种属组成上与日本和我国台湾省相近,已知种中分别有74%和60%以上与日本和我国台湾的种相同,说明它们同属一个区系。寄生在蕨类上被称作“活化石”的原始类型如拟夏孢锈(Uredinopsis)和明痂锈(Hyalopsora)在武夷山各采到了若干种,据此推测第四纪冰期武夷山地区可能也是古老生物的天然避难所之一。  相似文献   
74.
黄龙之旅     
黄龙是以雪宝顶雪山为核心,以松州古城为后盾的大黄龙风景区,集松潘县境内岷江上源和涪江流域所有的自然和人文景观于一体,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定为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地和世界生物圈保护区。黄龙保护区管理层非常注重人与自然的和睦相处,在保护好当地传统文化和自然资源的同时,发展生态旅游和风情旅游,是我们继续努力的目标。 ——章小平(黄龙生物圈保护区管理局局长)  相似文献   
75.
袁勤 《生物学通报》2006,41(12):57-57
石地钱(Reboulia hemisphaerica)属苔纲地钱目石地钱科石地钱属植物,多生长在林下石面较干燥的土层上。其叶状体(配子体)扁平带状,二叉分枝,腹面沿中肋有一条假根槽,生有许多假根,槽的两侧生有紫红色鳞片。雌生殖托半球形,绿色分瓣,  相似文献   
76.
江西武夷山-黄岗山西北坡森林繁殖鸟类多样性调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程松林  毛夷仙  袁荣斌 《生态学报》2014,34(23):6963-6974
研究区属于江西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范围,为中国亚热带东部最高的山地,森林原生性保存较为完好。2004—2012年,在研究区海拔300—2160 m范围,布设了穿越所有代表性生境的1条主样线和6条辅助样线,共记录有森林繁殖鸟188种,占中国东部丘陵平原亚区繁殖鸟种数的71.76%。在这些繁殖鸟中,物种数在10种及以上的优势科有鸫科(Turdidae)13种、鹟科(Muscicapidae)10种、画眉科(Timaliidae)21种、莺科(Sylviidae)22种,占研究区森林繁殖鸟种数的35.1%、雀形目(PASSERIFORMES)的51.2%。将研究区按海拔高度、植被类型和人类干扰程度分为4类生境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物种数以次生林恢复区最多(138种)原生性森林区(127种)农林营作干扰区(119种)中山灌丛草甸区(51种),其中中山灌丛草甸区由于生境条件因素各项指标数值均最小,其余3类生境分区,无论是总鸟种数、雀形目鸟种数,还是优势科鸟种数,均支持中间膨胀效应(Mid-domain effect)。G-F指数由低海拔向高海拔依次降低,即:农林营作干扰区(DG-F=0.775)次生林恢复区(DG-F=0.772)原生性森林区(DG-F=0.760)中山灌丛草甸区(DG-F=0.603);雀形目鸟种G-F指数分析,原生性森林区(DG-F=0.650)则略大于次生林恢复区(DG-F=0.633),提示顶级植物群落更大的森林内部空间和多样的内部层次结构,对雀形目鸟种多样性具有积极意义。分析显示次生林恢复区与原生性森林区相似性系数最高,表明经过30a左右自然演替恢复的次生林,对于森林繁殖鸟来说其生态功能已接近顶级群落,而农林营作干扰区和中山灌丛草甸区相似性系数最低。同时,研究区鸡形目(GALLIFORMES)鸟类生态位分异表现最为典型。  相似文献   
77.
为揭示中亚热带典型河岸带阔叶林群落的结构特征、数量特征和干扰强度的耦合关系,根据干扰强度的不同,在江西武夷山保护区内选取3条主要水系进行阔叶林群落调查,共统计到河岸带维管束植物93科174属304种,分别占保护区维管束植物总数的41.5%、18.0%、11.9%。物种组成以壳斗科(6属22种)、山茶科(7属22种)、樟科(6属16种)、蔷薇科(8属16种)为主。不同干扰强度下的河岸带植被群落相似性Jaccard系数均在0.2-0.3之间,各群落优势种完全不同,且存在特有分布的物种,但群落乔木层优势种优势度(重要值)差异不显著(P〉0.05)。不同干扰强度下,物种数量、群落Jaccard系数、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总体上为:轻微干扰〉中等干扰〉无干扰;而乔木的平均高度和平均胸径却为:无干扰〉中等干扰〉轻微干扰。研究结果表明,江西武夷山河岸带阔叶林以常绿阔叶树种为主,但不同干扰梯度下群落的结构和数量特征差异性较大。  相似文献   
78.
《遗传学报》2006,33(5):412-412
中国遗传学会七届二次青年研讨会拟定于2006年8月20~21日在武夷山举行(8月19日报到)。本次会议的主题为:基因功能和表型组学研究。  相似文献   
79.
黄刚 《生命世界》2010,(5):82-83
<正>项目简介美丽的漓江,是我们桂林的母亲河,它养育着几十万桂林人民,它让世界各地的游客流连忘返。漓江风景区是世界上规模最大、风景最美的岩溶山水游览区,千百年来它不知陶醉了多少文人墨客。漓江有哪些资源,这是我们桂林人必须要了解的,为此,我们对漓江的虾类资源进行了调查。项目进行了如下研究过程:到桂  相似文献   
80.
李丽纯  周广胜 《生态学报》2020,40(20):7267-7276
科学地规划游客的数量与时段已经成为当前国家公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基于2000-2018年MODIS 250 m NDVI数据、土地覆盖/利用数据、90 m高程(DEM)数据、地理信息数据和气象资料等,分析研究了武夷山国家公园不同景区活动类型(保护区、景区和过渡区)森林植被的生长季、NDVI年际变化趋势和脆弱性。结果表明:(1)相对于保护区植被生长季10月份结束,景区植被生长季结束期提前,最早提前到9月份。(2)2000-2018年气候变化和景区活动均带来植被指数的增加,但景区活动影响大于气候变化影响。(3)景区活动加重森林植被的脆弱性,其脆弱性程度呈景区 > 过渡区 > 保护区。(4)景区活动对森林植被呈负作用,但正在发生的气候变暖和景区有效管理可在一定程度上补偿这一负作用。研究结果可为武夷山国家公园制定旅游时间和游客数量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