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0篇
  免费   125篇
  国内免费   759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46篇
  2022年   53篇
  2021年   50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57篇
  2015年   51篇
  2014年   62篇
  2013年   73篇
  2012年   63篇
  2011年   74篇
  2010年   67篇
  2009年   62篇
  2008年   109篇
  2007年   57篇
  2006年   64篇
  2005年   61篇
  2004年   68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80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81.
To observe the effects of simulated microgravity on beta islet cell culture, we have compared the survival rates and the insulin levels of the isolated rat islet cells cultured at micro- and normal gravity conditions. The survival rates of the cells cultured were determined by acridine orange-propidium iodide double-staining on day 3, 7 and 14. The morphology of the cells was observed by electron microscopy. Insulin levels were measured by radio immuno assays. Our results show that the cell number cultured under the microgravity condition i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under the routine condition (P<0.01). Some tubular structure shown by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possibly for the transport of nutrients, were formed intercellularly in the microgravity cultured group on day 7. There were also abundant secretion particles and mitochondria in the cytoplasm of the cells.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howed that there were holes formed between each islet, possibly connecting with the nutrient trans  相似文献   
82.
间断性人工重力作用对模拟失重大鼠股骨的防护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比较三种间断性人工重力对抗措施对模拟失重大鼠的影响。方法:SD雄性大鼠30只,按体重配对后随机等分为5组:对照组(C),悬吊组(S),站立组(G1),1.5G(G2)和2.6G人工重力组(G3)。对抗组大鼠每日分别给予1h的站立、1.5和2.6G人工重力作用。利用物理测量和三点弯曲等实验,观察了3周间断性人工重力对大鼠股骨生长、生物力学特性的影响。结果:与S组大鼠比较:G1组弹性载荷、最大和刚性系数显著恢复(P<0.05);G2组直径(P<0.01)和干重、密度(P<0.05),弹性载荷和最大载荷显著提高(P<0.05);G3组弹性载荷和最大载荷显著恢复(P<0.01)。结论:三种对抗措施均显著改善了尾吊大鼠承重骨的生长力学特性,而1.5G的1h/d人工重力作用是较理想的对抗方法。  相似文献   
83.
血管紧张素Ⅱ对模拟缺血心室肌细胞L-型钙通道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Wang WW  Zhu YC  Yao T  Zheng P  Gong QL 《生理学报》2002,54(5):375-378
实验研究了血管紧张素II(AngⅡ)对模拟缺血心室肌细胞L-型钙离子通道的作用,用胶原酶酶解法急性分离豚鼠心室肌细胞,以全细胞膜片钳方法记录心室肌细胞的L-型钙电流(ICa L.)。采用低氧,无糖,高乳酸和酸中毒综合方式模拟缺血液灌流,造成心室肌细胞的模拟缺血,并在缺血的基础上继续用含100mmol/A AngⅡ灌流细胞,观察AngⅡ对模拟缺血心室肌细胞钙离子通道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模拟缺血时ICa.L峰值电流明显减小,最大激活电压为0mV,AngⅡ能抵抗模拟缺血对ICa,L的抑制效应,使ICa,L峰值电流增大,并使最大激活电压左移至-10mV。  相似文献   
84.
四周模拟失重大鼠后身动脉平滑肌细胞钾电流的改变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Fu ZJ  Cheng HW  Zhang LF  Ma J 《生理学报》2002,54(6):525-530
本文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方法观察4周尾部悬吊大鼠(tail-suspended rats,SUS)隐动脉及肠系膜的动脉第2-6级动脉分支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VSMCs)钾电流密度的变化,结果表明:SUS大鼠后身动脉VSMCs的静息电位(RP)较对照大鼠(CON)后身动脉VSMCs的RP更负,SUS组隐动脉和肠系膜小鼠后身动脉VSMCs的静息电位(RP)较对照大鼠(CON)后身动脉VSMCs的RP更负,SUS组隐动脉和肠系膜小动脉VSMCs的全细胞钾电流密度较CON组显著增加,其中,SUS组的隐动脉和肠系膜小动脉VSMCs的大电导钙激活钙离子通道(BKca)和电压激活钾离子通道(Kv)电流密度较CON组的BKca和Kv电流密度均显著增加,以上结果提示,VSMCs的超极化及进一步引起的通过电压依赖性钙离子通道的钙内流减少可能是模拟失重引起后身动脉反应性降低的电生理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85.
杉木人工林单叶至冠层光合作用的扩展与模拟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肖文发 《生态学报》1998,18(6):621-628
根据野外条件下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Lamb.)Hook.)针叶光合作用的测定结果。考虑到光合作用对光的非线性响应特性,及其与叶所处的实际冠层环境变量和冠层的空气动力学特性的相关,以筒化的林冠辐射传输模型为基础,结合不同部位和年龄针叶的光响应曲线,实现了叶室测量结果向冠层环境的调整,并进行了冠层光合作用模拟的初步研究。经过调整后的冠层光合作用平均比未经过调整的值高1  相似文献   
86.
红壤丘陵区土地利用方式变更后土壤有机碳动态变化的模拟   总被引:43,自引:6,他引:37  
采用双组分模型模拟土地利用方式变更后土壤有机碳储量的变化,并用一些调查和监测数据进行了初步验证.此双组分模型将土壤有机碳分为新形成有机碳和原有有机碳两个组分.每个组分有机碳的形成转化用一级动力学方程描述.本文用此模型对亚热带土壤开垦利用为马尾松林地、湿地松林地、柑桔园和牧草地4种方式10年来土壤有机碳储量的变化过程进行了模拟,初步结果表明,模拟值与实测值拟合较好.可见,此方法适于用来模拟不同土壤类型下土地利用系统变更初期的土壤有机碳储量动态变化过程.  相似文献   
87.
用高温强度-高温作用时间模拟模型分析35℃-40℃高温对褐飞虱,白背飞虱,灰飞虱等3种稻飞虱高龄若虫生存的影响,发现该模型拟合效果良好,并比常用的Probit和Logit分析方法获得更多的信息。在本次试验所函含的时间和温度范围内,模拟的3种稻飞虱高龄若虫的死亡概率为一曲面,其总的走势十分相似。但总体上看,以灰飞虱较耐高温。在40℃下,褐飞虱,白背飞虱,灰飞虱的LT50值依次为23h,22.5h和25h,37.5℃下依次为62h,63h和81h。  相似文献   
88.
白色念珠菌羊毛甾醇14α—去甲基化酶三维结构分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四种原核细胞色素P450晶体蛋白P450BM3、P450cam、P450terp、450eryF模建白色念珠菌羊毛甾醇14α-去甲基化酶三维结构。序列匹配采用四种晶体结构比较结果基础之上提出的细胞色素P450超家族蛋白基于结构知识的序列匹配方法。以P450BM3晶体结构坐标模建目标蛋白结构保守区主链结构,结构保守区侧链构象来源于四种晶体蛋白与模建蛋白对应残基同源性得分最高残基构象。建模结果用分  相似文献   
89.
计算机模拟在群体遗传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黄远樟 《遗传》1998,20(4):26-31
计算机模拟在群体遗传教学中的应用黄远樟(北京师范大学生物学系,北京100875)TheApplicationofComputerSimulationinTeachingPopulationGeneticsHUANGYuanzhang(Departme...  相似文献   
90.
目的:探究经皮椎弓根空心螺钉微创椎体间融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病例来源于我院2009 年12 月~2013 年12 月收治的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患174 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87 例。其 中,观察组施行Quadrant微创通道经皮椎弓根空心螺钉椎间融合术,对照组施行经后入路开放性椎间融合术。评估和比较两组病 患术前和随访结束时的视觉模拟评分系统(VAS)疼痛评分与Oswestry 功能障碍指数(ODI)的变化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 果:观察组治疗前、出院时及随访一年时的VAS 评分与ODI指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不显著(P>0.05)。观察组手术切口长度、术 后住院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而其手术所需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患者术后出现20 例神 经根损伤(22.99%),3 例椎间隙感染(3.45%),其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6.44%),而观察组患者术后仅出现3 例神经根损伤,发生率为 3.45%,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经皮椎弓根空心螺钉微创椎体间融合治疗的临床效果肯定,能减少对病患的创伤,控制术 后并发症的发生,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