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70篇
  免费   421篇
  国内免费   2025篇
  2024年   29篇
  2023年   139篇
  2022年   135篇
  2021年   145篇
  2020年   150篇
  2019年   137篇
  2018年   135篇
  2017年   112篇
  2016年   137篇
  2015年   137篇
  2014年   150篇
  2013年   161篇
  2012年   140篇
  2011年   168篇
  2010年   184篇
  2009年   149篇
  2008年   258篇
  2007年   149篇
  2006年   116篇
  2005年   139篇
  2004年   141篇
  2003年   153篇
  2002年   141篇
  2001年   97篇
  2000年   114篇
  1999年   83篇
  1998年   54篇
  1997年   56篇
  1996年   75篇
  1995年   48篇
  1994年   63篇
  1993年   48篇
  1992年   47篇
  1991年   36篇
  1990年   39篇
  1989年   52篇
  1988年   30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21.
黑龙江晚白垩世植物区系及东亚、北美区系的关系   总被引:24,自引:5,他引:19  
本文记载了黑龙江嘉荫县乌云组所产植物化石,计有53种,隶属39属、28科。其中蕨 类植物7种,裸子植物8种,被子植物38种(包括单子叶植物1种),10个种为新种。 乌云组植物化石的区系及植被的分析结果表明,在植物区系成分中,大多是亚热带至暖温 带分子,具少数温带成分,由此组成的群落有暖性针叶林,落叶阔叶林和常绿阔叶林等,共同组 成暖性针阔叶混交林,指示当时气候温暖潮湿,大约是暖温带向亚热带过渡的气候特点。再从 植物化石叶子外貌特征来分析,其中全缘叶占40%; 叶的体积以中型的占大多数,大型和小型 的均少数; 脉序以具掌状脉的占多数。这些特征说明,沉积时期亦为温暖潮湿的气候。 晚白垩世在东亚出观的35属化石中,其中27属和北美共有,约占总属数的77%,这种区 系组成的相似程度,表明其区系具有密切的亲缘关系。这种亲缘随着时间的推移,在进入第三 纪或向更晚发展的进程中而逐渐减弱。主要由于大陆漂移和板块运动,使欧亚、北美在第三纪 初完全分离,此后这两块大陆隔离发展,植物区系的相同分子逐渐减少,以至现在生存植物中 的相同属仅占总数的4.1%,其中草本植物还占有相当大的比例。 根据我国东北地区晚白垩纪所产植物化石及同时代南方所产化石,大致可把晚白垩世的 植物区(带)划分为三个:(1)暖温带至亚热带植物区,主要代表植物是Metasequoia,Trochoden- droides,Platanus,Ampelopsis,Protophyllum,Pterospermites,Menispermites; (2)亚热带至热 带植物区,植物有Brachyphyllum,Cinnamomum,Nectandra和棕榈科植物; (3)亚热带或干 旱植物区,兼有南北过渡的植物或呈干旱性的植物。 乌云组植物大化石共有33属,和东亚,北美同时代植物群对比,出现不少相同属种,其中 15个属种出现在苏联晚白垩世的察加扬组及东锡霍特阿林,11个属种出现在日本晚白垩世 的Kuji地区,若与加拿大晚白垩世植物群比较,有11个相同属种; 与阿拉斯加晚白垩世植物 对比,则有12个相同属种; 若与乌云组同属一区的太平林场组比较,相同属种更多。再从孢粉 组合成分看,和本区松辽盆地明水组相同的属有15个,并具有少数晚白垩世代表性的花粉如 鹰粉、沃氏粉和山龙眼粉,表明乌云组的时代和明水组接近。同时在乌云组大化石中绝灭类型约占70%,证实该植物群的古老性。其时代属于马斯特里赫特期至达宁期而不是古新世。  相似文献   
22.
王献溥  李信贤   《广西植物》1986,(Z1):79-91
苗儿山是南岭山地越城岭的主峰,广西第一高峰,海拔2141.5米。整个林区面积约80万亩,划为自然保护区约25万亩,境内森林茂密,生物资源丰富。有关苗儿山保护区的基本特点、经营管理方向等,我们已有专文论述,这里不再重复。本文着重对植被的主要类型及其分布情况作概括的论述,供有关方面参考。 虽然,苗儿山保护区范围主要由花岗岩和砂页岩发育的黄棕壤、黄壤和红壤所构成,都属酸性土壤,但山地海拔高程相差达1900米,加以人为生产活动的方式和强度不同的影响,所以,植被的类型是多种多样的。现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23.
24.
25.
1978年,烟草病毒病在安徽烟区流行,导致凤阳县烟叶总产损失92.3%,引起了普遍震惊。1981—1984年作者对来自16个县、市552个病毒材料,经生物测定、血清反应、电镜观察,初步分离出CMV、TMV、PVY和PVX四种病毒。它们分别约占检测总数的82.79%、4.53%、2.54%和0.36%,其中CMV与长期视为优势种的TMV比值为18.3,除此,尚有约占检测总数9.8%的CMV和TMV、CMV和PVY复合侵染,以及不明类型的毒株。通过对田间烟草以及其他植物花叶病株的实际检测,进一步表明:CMV在烟区分布范围极广、出现频次最多,已形成了复杂的循环侵染系统,成为近期内烟草病毒病持续流行危害的首要毒原。  相似文献   
26.
新疆阿尔泰山前平原河谷林植被类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新疆阿尔泰地区山前平原,沿河谷发育着带状的、以杨属树种为主的森林。本文将该河谷林划分为8个群系和16个群丛组,并作了较详细的描述。所记载的杨属种类有苦杨、银白杨、银灰杨、黑杨、额河杨、胡杨和灰胡杨等7种,此外还有疣枝桦、尖果沙枣以及柳属的几个树种(白柳、三蕊柳等)。河谷林出现在半荒漠、荒漠等地带性植被的包围中,无疑是河谷特殊生境的产物,它对河谷环境和农牧业发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7.
青海省东部地区的自然植被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28.
29.
生物矿物体的演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戴永定 《古生物学报》1989,28(2):214-233,001,T002
生物矿物体,简称生矿体,指生物分泌而形成的无机化合物微晶及其集合体。它包括大硬体,如软体动物介壳和脊椎动物骨骼;也包括微细的硬体,如放射虫和颗石藻;还包括常被忽视的鳞片、牙齿、耳石、蛋壳、骨针、生矿簇和生矿粒等。生矿体的演化并不是生物门类和纲目的演化,而是生矿体类型、矿物和结构的演化。一、生矿体类型的演化生矿体按其成因、形状和大小大致可分:1.生矿粒(speck) 为分散的单一微晶体或胶体,大小1 μm 左右或更小,由原核或真核  相似文献   
30.
郑生武  左青云 《兽类学报》1989,9(2):130-136
1987年8—10月,作者在甘肃省肃北蒙古族自治县盐池湾白唇鹿自然保护区研究了有蹄类动物栖息地类型、群落结构和数量等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