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4篇
  免费   81篇
  国内免费   261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松嫩平原南部植被与环境相关性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环境格局入手,分析植被对环境的反应,是研究植被与环境相关性的一条途径。本文采用该途径。从生态种组入手,分析松嫩平原南部植被与环境的相关性,根据该区自然条件的特点,用生态系列表,分析植物对土壤盐碱,水分,有机质和氮素的含量以及土壤酸度的反应。依植物对上述各因素要求的相似性划分单因子生态种组,并以此为基础,综合植物对上述各因素反应的相似性,划分了11个综合因子生态种组,阐明 生态种组与植物群落及立地的关系。依据三者的关系,结合牧业生产,划分了4个立地类型。  相似文献   
2.
 通过青海锡铁山铅、锌矿区植物群落和植物中铅,锌含量特征的调查研究表明:该区植被为荒漠植被类型。矿带上的植物群落与非矿带上的相比较,群落中种属数目更少,覆盖度更低,植物生长更低矮。植物灰分中的锌含量(平均)为125.9—1144ppm。膜果麻黄(Ephedra przewalskii)含量最高,变化范围最大,为86.11—5871.88ppm。植物中的铅含量为31.32—1129.6ppm。黑柴(Sympegma regelii)含量较高,变化最大,平均为746ppm,极值为14.3—5561.70ppm。在矿带上含量最高,非矿带对照区含量最低。植物及其生长的土壤中金属元素含量之间的关系,无论是铅还是锌含量都有很好的线性关系。膜果麻黄、黑柴、优若藜(Eurotia ceratoides)和中亚紫菀木(Asterothamnus centrali-asiaticus)等植物相关系数均达显著相关水平(α≤0.05)。 这在植物地球化学勘探上是非常有用的。例如中亚紫菀木和琵琶柴(Reaumuria soongorica)中铅的植物地球化学异常,准确地圈出了铅、锌矿的位置,衬度高,异常范围与矿化区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3.
元江干热河谷山地五百年来植被变迁探讨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元江河谷是云南省最干热地区之一,在海拔800—900米以下的山地上广泛分布着稀树灌草丛。根据《元江府志》(1714年编纂)、《元江州志》(1826年编纂)、《元江志稿》(1922年编篡)及对现存植被的考察,本文探讨了元江干热河谷山地五百年来植被的变迁。 元江县森林复盖率的减少与人口的增加有密切关系,十七世纪中期以前,森林复盖率在75%以上,十八、十九世纪时为70%左右,1958年为61.5%,1975年为27.3%,至1982年则为19.3%。研究表明,在十九世纪以前,这个地区分布的主要植被是热带季雨林,甚而热带季节雨林,以后热带稀树灌草丛则迅速发展。植被的历史变化与土壤流失密切相关。植物群落的演变是由以乔木树种为优势演变为以灌木种类为优势,再演变为以多年生草木植物为优势,而最后则成为裸地。本文也讨论了这个地区植被恢复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西双版纳热带季节雨林植物种类多样性的一种研究方法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郭玲  许再富 《生态学杂志》1990,9(5):61-62,60
一、方法1.样地的选择样地分别选取热带干性季节雨林的典型代表——以箭毒木(Antiaris toxicaria)、龙果(Pouteria grandifolia)为标志的群落,以千果榄仁(Terminalia myriocarpa)、番龙眼  相似文献   
5.
青海湖北岸植物群落与环境因素关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据对青海湖北岸18个群落的术方调查和环境因子原始数据,用主分量分析排序技术和回归模型,定量分析湖滨原植物群落在空间地下上的分布格局,以及群落结构特征和环境梯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植物群落的类型分布主要决定于环境中的土壤中水分 含量及土壤全分含量。  相似文献   
6.
黄山风景区的植物群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世界知名的风景胜地——黄山,素以巍峨挺拔的山峰、奇特象形的怪石、变幻无穷的烟云、清澈不褐的温泉、飞泻不竭的瀑布,以及苍劲多姿的青松,著称于世。黄山的植物种类也极其丰富,已知的高等植物就有1600多种,其中种子植物约212科、753属、1300多种;蕨类植物100余种;苔藓植物200余种。黄山如此丰富的植物种类在不同的海拔高度就形成了不同的植物群落类型,从而使黄山的植物垂直分布极为典型。  相似文献   
7.
长白山劲松林场植物群落的分类和排序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将长白山白河林业局劲松林场的54块样地用聚类分析法划分成6个植被类群,再用PC-VTAB程序中经过改进的Braun-Blanquet学派的植被排表分析法进行综合,产生了鉴别概要表,为各个等级的植被类群筛选出诊断种。此外,还用鉴别种地样地记录进行主成分分析,以验证诊断种的有效性,结果表明,PC-VTAB中的植被排表分析法是筛选鉴别种的有效方法,而鉴别种以显著地提高植被分析和排序的质量。  相似文献   
8.
红旗泡水生植物群落结构与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红旗泡是松嫩平原上的水草型湖泊,1972年由引嫩干渠补入嫩江水,使其成为大庆市主要水源地和渔业基地。该湖水生植被分布面积大,覆盖近1/2的水面。本文分析了芦苇,狭叶香蒲和稗等单优群落的结构与分布,并统计了混合群落的数量特征。随着油田开发,大庆地区的水体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因红旗泡水生植物资源丰富且其具清除油污、吸附重金属和沉降悬浮物等净化功能,故使其成为大庆地区水质最好和鱼产量最高的湖泊。  相似文献   
9.
川西北甘南云冷杉林的数量分类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江洪 《植物生态学报》1994,18(4):297-305
 本文应用DCA二维散点非等级制分类和TWINSPAN等级制分类的方法进行了四川西北部和甘肃南部云冷杉林的数量分类,共划分出15个群丛,分属于云杉、冷杉、高山栎和桦木四个群系,并分别讨论了各群丛的特征。用DCA二维散点的非等级制分类与TWINSPAN的等级制分类的方法对于云冷杉植物群落都产生了较好且一致的分类效果。通过TWINSPAN分类的研究,发现了对生境有指示意义的特征种和指示种,主要的植物种类有:圆叶菝契、网状小壁等(冷湿,指示藓类冷杉林和杜鹃冷杉林);小花拂子茅、箭炉樱等(冷旱,指示草类云杉林和箭竹云冷杉林);槭树、铁杉、沛阳花等(暖湿,指示落阔冷杉林和灌木云杉林等);罗氏异燕麦、华西矮卫茅、糙野青茅和狭叶柳兰等(暖旱,指示灌木云杉林和云冷杉疏林)。  相似文献   
10.
王晓濛  侯继华  何念鹏 《生态学报》2023,43(6):2488-2500
植物群落生产力是表征植物群落光合生产能力的重要参数,是维护生态系统稳定性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研究沿中国东西样带(WETC)的水热梯度对植物群落展开野外调查,并基于调查数据计算植物群落地上生物量(AGB)及地上净初级生产力(ANPP),结合环境因子对我国植物群落生产力的东西分布格局及其驱动因素进行了探讨。中国东西样带(WETC)沿30°N设置,水热梯度明显,具有良好的植被、气候等环境因素的过渡特征。在该样带上,ANPP和AGB均具有明显的经度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分布特征,并且其空间分布特征能够较好地被环境因子所解释;具体关系为:ANPP、AGB和年降水(MAP)、生长季温度(Tgs)、CO2分压(Pco2)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太阳辐射(SRAD)、风速(WS)、pH为显著负相关关系。由于青藏高原特殊环境的影响,在该样带上除了MAP和Tgs外,Pco2也成为影响ANPP和AGB空间分布格局的重要因子,该结论为未来研究高海拔地区群落生产力的响应机制提供了新的启示。综上所述,中国东西样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