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7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8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3篇
  196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51.
目的:建立适合于止痛透骨贴微生物限度检查的方法。方法:参照《中国药典》2010版一部微生物限度检查法验证试验的要求,采用中和-离心薄膜过滤法进行细菌数检查,采用平皿法进行霉菌和酵母菌数检查,采用直接接种法进行控制菌检查。结果:5种验证菌株的回收率均高于70%,控制菌检查经方法验证,可用直接接种法对金黄色葡萄球、铜绿假单胞菌、大肠菌群进行检查。结论:建立的方法准确可靠,适用于止痛透骨贴的微生物检查。  相似文献   
52.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置管引流及大剂量乙醇分次硬化治疗肝肾巨大囊肿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最大直径≥8 cm肝脏或肾脏巨大囊肿,囊肿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采用PTC针穿刺一次性大剂量无水乙醇囊内冲洗法。研究组38例,采用置管引流分次大剂量无水乙醇冲洗法。两组治疗方法比较术中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术后随访一年,观察囊肿直径变化并比较两组间的疗效差别。结果置管引流分次硬化治疗组术后疗效优于对照组,术中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应用置管引流大剂量乙醇分次硬化治疗肝肾巨大囊肿疗效更显著,更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53.
用眠乃宁麻醉果子狸 ,取血并作血常规检查 ,目前未见有关报道。笔者在这方面做了一些工作 ,现将情况总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材料 试验用果子狸由湖南省野生动物救护繁殖中心提供。麻醉药和苏醒药为解放军农牧大学兽医研究所生产的眠乃宁和和苏醒灵。1 2 方法 对 1 4只健康狸根据不同重量从后肢注射不同剂量的眠乃宁 ,待果子狸麻醉后 ,从其前肢静脉抽取 0 5ml血液送试验室检测 ,注射苏醒灵使果子狸解除麻醉 ,观察并记录麻醉和解除麻醉情况。 3只患细小病毒病的果子狸因无力反抗 ,采用人工直接保定从前肢抽血检测。2 结果和讨…  相似文献   
54.
杨淮英  杜连文  郑利伟 《蛇志》2009,21(2):140-141
目的对羟乙基淀粉200/0.5细菌内毒素的含量检查。方法细菌内毒索检查采用鲎试剂检测革兰阴性菌产生的细菌内毒索含量。结果试药内毒素检查呈阴性。结论此方法对细菌内毒索的检查符合规定。  相似文献   
55.
食管癌,严重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十大恶性肿瘤之一,而南充市是我国食管癌的一个高发地区。因大多数食管癌患者的早期临床表现并不明显,故准确地检查与诊断出食管癌显得尤为重要。作为疾病诊断特别是影像学诊断的医务工作者就必须熟练地掌握检查诊断方法,这样,我们才能让患者得到尽早尽快的治疗,才能造福于病人。本文就食管癌的概论及患者体征,各种影像学检查诊断的价值做出简要的论述。  相似文献   
56.
采用定量的方法动态观察局部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的行为和运动能力,旨在为缺血性脑损伤行为评价提供敏感的指标。用直径0.2mm的尼龙线经颈内动脉可逆性插入到大脑前动脉,建立局部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术后1、2、4、8、24、48h观察神经症状。运动能力的评价采用握-引测验、网屏测验和转棒测验,在术后1、2、3、7、14d进行。主要结果如下:该模型的偏瘫很快消失,术后4h就难以用肉眼观察出运动的异常。而提尾悬空试验的阳性体征持续到术后3d,转棒的成绩在术后1周恢复正常。握-引和网屏测验未能显示出肌力的异常,应考虑设计更完善的方法以排除干扰因素。上述结果提示提尾悬空和转棒测验是评价脑缺血大鼠运动缺陷的简便、客观且较敏感方法。  相似文献   
57.
健康学龄前儿童血浆游离氨基酸含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丹酰氯薄膜层析法分析了65名3~7岁健康儿童血浆游离氨基酸含量。结果表明:血浆11种游离氨基酸含量未见性别年龄差异,其正常值可供临床实践应用。血浆游离氨基酸在健康组中显著高于残疾组,提示重度营养不良时,各种氨基酸含量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58.
王孝养 《蛇志》1996,8(4):50-51
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王孝养(广西南溪山医院内二科桂林541002)各种诊断技术如胸部X线、CT、磁共振(MRI)、支气管镜等的广泛应用对肺癌的诊断起着重要作用,但均有一定的局限性,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在一定程度弥补了上述诊断技术的不足。...  相似文献   
59.
目的:探讨产前B超对胎儿完全性大动脉转位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至2015年11月我院收治的4例胎儿完全性大动脉转位的B超特征,并对比病理结果。结果:4例完全性大动脉转位胎儿中,1例室间隔缺损,3例四腔心切面正常。左右两室流出道切面情况:4例胎儿大动脉与心室连接关系存在异常,2例胎儿室间隔膜部存在缺损症状。三血管气管切面情况:4例胎儿均仅可见2条血管。结论:对左右两心室流出道切面及三血管气管切面进行观察可得,胎儿完全性大动脉转位具有较为明显的B超特征,产前对胎儿完全性大动脉转位进行B超诊断具有较好的临床价值,建议在医疗单位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0.
目的:研究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iabetic ketoacidosis,DKA)合并吉兰-巴雷综合征(Guillain-Barrésyndrome,GBS)的临床特点,以探讨其临床表现、治疗、预后及发病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DKA合并GBS患者的病例资料,对其病史、临床表现、电生理学、脑脊液改变、治疗进行总结。结果:2例DKA患者均急性起病,两例患者发病前1周均有呼吸道感染史,尽管DKA得到了纠正,患者出现呼吸衰竭后被发现四肢力弱。肌电图提示周围神经损害。脑脊液示细胞蛋白分离。给予免疫球蛋白后,例1在出现肢体瘫痪后18天恢复至正常,遗留有四肢末端麻木感,例2在出现肢体瘫痪后1年肌力恢复正常。结论:DKA合并GBS临床少见,多发生在DKA纠正后一周左右出现四肢迟缓性瘫痪,早期给予免疫球蛋白治疗,预后相对良好,目前发病机制尚不清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