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3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0 毫秒
51.
建立快速发现毛冬青三萜总皂苷主要吸收成分的外翻肠囊模型法,确定毛冬青总皂苷在体吸收的活性成分。采用大鼠外翻肠囊模型,收集毛冬青总皂苷给药后的肠囊液样品,采用电喷雾多级质谱快速、全面分析毛冬青三萜皂苷类成分在小肠的吸收。通过全扫描电喷雾多级质谱对肠囊液样品进行分析,并结合文献报道,确定皂苷的结构。在肠囊中检测到5个三萜皂苷,依次为:ilexoside O(5)、ilexoside K(4)、ilexoside J(3)、ilexoside E(8)和pedunculoside(13)。电喷雾多级质谱检测条件下,发现毛冬青总皂苷肠吸收的主要成分是三萜皂苷类成分,肠吸收的其它成分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2.
26种冬青属植物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6种冬青属植物种质资源为研究材料,利用RAPD和AFLP技术对基因组DNA进行扩增,以研究其物种间遗传多样性以及亲缘关系.结果表明:在RAPD分析中,从400条10个碱基的寡核苷酸引物中筛选出反应稳定、扩增性强、重复性好的引物20个,共扩增出312条多态性条带,多态率为95.41%;聚类分析显示26种冬青属植物间,布利奥特夫人枸骨叶冬青和黄果在AFLP分析中,10对选择性引物组合均扩增出了丰富的多态性片段,共扩增出350条谱带,其中336条具有多态性,占95.96%.综合RAPD和AFLP聚类结果,枸骨、无刺枸骨和日拉斯纳尔逊枸骨的亲缘关系较近,钝齿冬青、金宝石钝齿冬青和龟甲冬青三者的亲缘关系较近,可为冬青属植物的杂交育种与种质创新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3.
新疆沙冬青抗冻蛋白的提取分离及其热滞活性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抗冻蛋白被发现于低温环境下生存的生物体中,它能够吸附在冰晶表面并改变冰晶的生长形态,对于增加植物的抗低温胁迫能力有重要作用。用纤维素DE-52离子柱层析提取分离出了冬季新疆沙冬青(Ammopiptanthus nanus)叶片中的抗冻蛋白(AFPs)。差示扫描量热法(DSC)测定结果表明,当蛋白浓度为20mg/ml时,抗冻蛋白的热滞活性(THA)为0·46℃。经SDS-PAGE电泳分析,此抗冻蛋白的分子量为119·24kDa。  相似文献   
54.
用压力室、电导法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分析法综合分析测定了连翘[Forsythiasuspensa (Thunb.) Vahl]和冬青卫矛(Euonymus japonicus Thunb.)在不同程度脱水胁迫时细胞外部微环境的变化.结果表明:(1)在脱水胁迫条件下,叶片细胞随着脱水胁迫强度的加大,细胞内离子外渗的累计量不断加大,但细胞内离子外渗的速度在不同的区间内并无明显的改变,即细胞膜的透性在所测范围内没有明显变化.(2)脱水胁迫同时造成了叶片质外体和共质体溶液中钠、钾离子浓度的增加,但质外体比共质体溶液中钠、钾离子浓度的增加幅度更高,导致细胞内、外离子浓度梯度的改变和离子平衡膜电位的改变,这些改变有可能引起细胞的次生生理变化,并有可能与植物的伤害反应和抗性有关.  相似文献   
55.
三种冬青属树种的耐涝性和耐旱性评价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致死性干旱和致死性水涝处理,用生理生态方法,对冬青(Ilexchinensis)、绿冬青(I.viridis)和无刺枸骨(I.cornatavar.fortunei)进行抗逆性研究。耐涝性结果表明随淹水时间延长,3种受淹冬青体内的游离脯氨酸和丙二醛含量增加,净光合速率下降;比较而言,绿冬青上述受淹反应出现早,无刺枸骨出现迟,而冬青介于二者之间;绿冬青耐涝约1周,无刺枸骨耐涝2周以上,冬青耐涝介于二者之间,在江南水乡推广利用,耐涝方面不会成为限制因素。耐旱结果表明随干旱的逐渐加重,3种冬青体内的游离脯氨酸含量呈上升趋势,比较而言,绿冬青上升的峰值出现早,冬青和无刺枸骨的上升峰值出现迟;绿冬青耐旱约15d,无刺枸骨耐旱约25d,冬青介于二者之间。3种冬青均有一定的抗逆性,其中无刺枸骨对水胁迫的适应能力最强,冬青次之,而绿冬青相对较弱。  相似文献   
56.
全缘冬青和钝齿冬青的分布与繁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调查全缘冬青、钝齿冬青生物学特性和分布、生境的基础上,对该2树种进行了播种和扦插繁殖试验。结果表明:全缘冬青种子休眠期长,需湿藏至翌年11~12月播种,钝齿冬青种子湿藏过冬后就可春播,两者发芽率分别为22.9%、84.5%;利用自动间歇喷雾设施进行嫩枝扦插,全缘冬青通过200 mg/kg ABT 1号生根粉处理,生根率最高为59.2%,钝齿冬青通过50、100 mg/kg ABT 1号生根粉处理,生根率可达到84.4%和93.6%。  相似文献   
57.
新疆沙冬青AM和DSE真菌的空间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桥  贺学礼  陈伟燕  张玉洁  荣心瑞  王雷 《生态学报》2014,34(11):2929-2937
2012年6月从新疆阿图什市选取康苏、膘尔托阔依(阳)、膘尔托阔依(阴)和上阿图什4个样地,采集新疆沙冬青(Ammopiptanthus nanus)根围0—10、10—20、20—30、30—40和40—50cm5个土层土壤样品,研究了新疆沙冬青AM和DSE真菌定殖规律以及土壤因子的生态作用。结果表明,AM和DSE真菌平均总定殖率分别为83.2%和53.22%,说明AM和DSE真菌能与新疆沙冬青根系形成良好共生关系。AM和DSE真菌具有明显空间异质性,AM总定殖率最大值在20—30cm土层,样地间表现为康苏=上阿图什膘尔托阔依(阳)膘尔托阔依(阴);DSE土层间无规律性变化,样地间为膘尔托阔依(阳)膘尔托阔依(阴)康苏上阿图什。相关性分析表明,AM菌丝、泡囊和总定殖率与DSE定殖率极显著负相关,AM定殖强度与DSE菌丝和总定殖率显著负相关,丛枝定殖率与DSE菌丝和总定殖率极显著正相关,说明两者间存在生态位竞争。土壤速效P、总球囊霉素和酸性磷酸酶与AM总定殖率极显著正相关,pH与AM总定殖率显著负相关;脲酶与DSE极显著正相关,pH和碱解N与DSE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58.
濒危植物矮沙冬青的等位酶多样性及居群分化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采用超薄平板微型聚丙烯酰胺等电聚焦技术,对珍稀濒危植物矮沙冬青(Ammopiptanthus nanus)6个自然居群的等位酶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初步研究。8个酶系统、l9个酶位点的检测结果表明,矮沙冬青具有较低的遗传变异水平。物种水平上的遗传多样性参数为:P=21.05%,A=1.21,Ht=0.040;居群水平上的平均遗传多样性为:P=14.04%,A=1.14(0.04),Ht=0.036(0.018),比长寿命多年生木本的狭域分布种和特有种的多样性水平都低。F-统计量分析显示,矮沙冬青在居群水平(F15=0.129)和总居群水平(FIT=0.202)上都表现为杂合子缺乏;Fsr=0.085表明居群问遗传分化较小,这与居群间较高的遗传一致度(I=0.997)的结果一致。据研究结果推测矮沙冬青进化历史上经历过遗传瓶颈,是造成遗传多样性水平偏低的重要原因。基于研究结果,提出应当重点保护遗传变异相对丰富的何依儿佣克尔(KE)居群,并且可将其作为引种的种源地。  相似文献   
59.
水培条件下沙冬青幼苗对盐胁迫的响应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李婧男  刘强  王平平  潘伟 《植物研究》2008,28(3):342-346
研究了水培条件下不同浓度的单盐和复盐对沙冬青(Ammopiptanthus mongolicus)幼苗生长的影响,并通过施用磷肥研究其对盐胁迫的耐受性变化。结果表明,沙冬青幼苗对单盐胁迫的耐受性较强,0.7%以下均可正常生长,当浓度超过0.8%时死亡率增加,1.0%时死亡率达到86%。但在复盐胁迫下其耐盐性较差,浓度为0.6%时死亡率达到了93.3%。适量施加磷肥不仅可以提高沙冬青对单盐毒害的耐受性,并且可以起到壮苗的效果。  相似文献   
60.
选取分布在内蒙古、宁夏、甘肃10个地点的沙冬青个体,用SLAF-seq简化基因组技术进行测序。以大豆基因组为参照,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进行实验方案的系统设计,筛选特异长度的DNA片断,构建SLAF-seq文库,并通过高通量测序的方式获得海量序列,再通过软件分析比对,获得多态性SLAF标签,最后在多态性SLAF标签上开发大量特异性SNP位点。结果共获得374265个SLAF标签,其中多态性SLAF标签56295个。通过序列分析,共开发得到127278个SNP。对所有的SNP根据完整度>0.5,MAF>0.05过滤,共得到102025个高一致性的群体SNP。基于过滤后的SNP,运用数学统计学方法,对10份沙冬青个体完成系统进化树、群体结构、PCA分析,从基因组水平揭示不同个体之间的遗传分化关系。结果表明,通过群体结构分析发现这10个地点的沙冬青都来源于同一祖先,但由于地理位置的影响使得这10个地点的沙冬青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发生了遗传分化。通过系统进化树发现分布在内蒙古的沙冬青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甘肃和宁夏的沙冬青有较近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