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应用流式细胞术测定17种中国野生蔷薇核DNA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17种中国野生蔷薇为试材,采用改良的LB 01裂解液,以4种不同的标准植物——大豆(Glycine max Merr.‘Polanka’)、绿豆(Vigna radiata(L.) Wilczek)、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 Miller)和玉米(Zea mays L.)为外标,以二倍体材料丽江蔷薇(Rosa×lichiangensis Yü et Ku)为内部参照,利用流式细胞术对其核DNA含量及染色体倍性进行检测,并采用常规染色体压片法验证倍性准确性。本研究首次检测了3个二倍体种——商城蔷薇(Rosa shangchengensis T.C.Ku)、广东蔷薇(Rosa kwangtungensis Yü et Tsai)和无刺刺梨(Rosa roxburghii f.inermis S.D.Shi),1个三倍体种——伞房蔷薇(Rosa corymbulosa Rolfe)和1个四倍体种——弯刺蔷薇(Rosa beggeriana Schrenk)的核DNA含量及基因组大小。结果表明,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与常规染色体压片法结果一致,可对中国野生蔷薇的倍性研究进行补充。本研究结果可丰富中国蔷薇属植物的细胞遗传学背景资料并为繁育新品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2.
谷粹芝 《植物研究》1990,10(1):1-15
作者在整理横断山区植物标本以及整理借阔其他单位标本过程中,发现在蔷薇属有10新种和7新变型,在绣线梅属有2新种。现将它们的拉丁及中文描述发表如下。  相似文献   
73.
中国匍柄霉研究Ⅱ一新种及四个中国新记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薛峰  张修国  王勇  王汉忠 《菌物学报》2005,24(3):322-329
报道匍柄霉属的一新种亚小球匍柄霉Stemphyliums subglobuliferum和四个中国新记录,小球匍柄霉、蔷薇匍柄霉、名张匍柄霉和番茄匍柄霉。新种除形态学研究外,分析了其与本属和其它相关属种的ITS和gpd(三磷酸甘油醛脱氢酶)基因序列的系统学关系,为新种的确立提供了分子证据。新种的模式标本(HSAUPⅢ0140)保存于山东农业大学植物病理系标本馆。  相似文献   
74.
通过目测法及比色卡进行表型观测并选取8种不同花色的蔷薇属植物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分光色差仪测定花色表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花青素苷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探讨蔷薇属植物花色与花青素苷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8种蔷薇属植物材料首次检测出8种花青素苷成分,分别为矢车菊素-3-(咖啡酰基)-葡萄糖苷(Cy3CafG)、矢车菊素-3-O-半乳糖苷(Cy3Gal)、芍药素-3-(咖啡酰基)-葡萄糖苷(Pn3CafG)、矢车菊素-3-(顺式-咖啡酰基)-二甲基葡萄糖苷(Cy3(cis Caf)DmG)、矢车菊素-3-(反式-咖啡酰基)-二甲基葡萄糖苷(Cy3(trans Caf)DmG)、矢车菊素-3-二甲基-葡萄糖苷(Cy3DmG)、芍药素-3-(顺式-咖啡酰基)-芸香苷(Pn3(cis Caf)Ru)、芍药素-3-(反式-咖啡酰基)-芸香苷(Pn3(trans Caf)Ru)。8种花青素苷的生物修饰类型包含半乳糖糖基化、甲基化修饰和咖啡酰基化修饰3种,这3种生物修饰类型均在蔷薇属植物中首次报道。花青素苷与CIELab参数相关性结果显示Cy3CafG、Cy3(cis Caf)DmG与花瓣红度(...  相似文献   
75.
"In me the tiger sniffs the rose"(我心里有猛虎在细嗅蔷薇)。这是英国诗人西格里夫·萨松代表作《于我,过去,现在以及未来》中的经典诗句。我一直特别喜欢这句话。  相似文献   
76.
【背景】白粉病是蔷薇、月季等观赏植物的主要病害,提高其白粉病抗性是花卉产业亟待解决的难题。内生菌在增强植物抗病性能方面的益处已经得到证实。大理紫花是一种白粉病高抗野生蔷薇,而七姐妹是一种高感野生蔷薇,目前对两者在内生菌群落结构及功能方面的异同尚不清楚。【目的】对比研究白粉病高抗和高感两种野生蔷薇内生菌群落组成的异同,探索内生菌在宿主植物白粉病抗性中可能发挥的生态学功能,为蔷薇白粉病防治提供新思路。【方法】通过传统的内生真菌分离培养方法,结合形态学特征和分子生物学分析确定所获菌株的分类地位,对白粉病高抗和高感两种野生蔷薇内生真菌群落组成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从两种不同白粉病抗性野生蔷薇的2 880个组织块中,共分离得到2 003株内生真菌,其中从大理紫花得到1 333株,从七姐妹得到670株。它们分属于链格孢属(Alternaria)、炭角菌属(Xylaria)和拟盘多毛孢属(Pestalotiopsis)等30个分类单元。其中链格孢(A. alternata)、平头刺盘孢(C. truncatum)和拟茎点霉(Phomopsis amygdali)为两种蔷薇在白粉病暴发各时期的共有优势菌,而盘毛孢(Seimatosporium sp.)、鬼伞(Coprinellus sp.)和球毛壳菌(Chaetomium globosum)等则只存在于大理紫花或七姐妹一种植物中。【结论】在白粉病暴发进程中,白粉病高抗野生蔷薇大理紫花与高感蔷薇七姐妹的内生真菌多样性及群落结构明显不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七姐妹的内生真菌多样性逐渐增加,而大理紫花的却逐渐减少。但在各采样时间点,高抗蔷薇内生真菌的数量和平均定殖率均明显高于高感蔷薇(P0.05,卡方检验)。大理紫花中存在一些特有和优势内生真菌,它们在大理紫花白粉病抗性中的功能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77.
17份蔷薇属植物的亲缘关系的形态学和ISSR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杨帆  曾丽  叶康  赵子刚  张嫔  龚霄雯  尹勤  孙强 《植物研究》2011,31(2):193-198
利用ISSR分子标记结合形态学指标对17份蔷薇属植物进行亲缘关系研究,采用NTSYS2.1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3个引物共扩增出479 条带,其中有221条多态带,多态性比例为46.1%;根据形态学聚类分析,在相似系数为0.12时17份蔷薇属植物可分为三类,第一类包括‘宝岛玫瑰’ 、‘索菲之常花种’、‘凯拉伯爵夫人’ 、‘索菲的玫瑰’、 ‘藤神奇’、 ‘大富贵’、‘美人鱼’、‘金瓯泛绿’、‘金粉莲’和‘一季粉’;第二类包括‘绿萼’、 ‘湖中月’、 ‘羽士妆’、 ‘杨基歌’、‘四面镜’和‘匍匐红’; ‘法国变色蔷薇’为第三类。根据ISSR聚类分析,在相似系数为0.66时可分为四类,第一类为‘宝岛玫瑰’;第二类为‘绿萼’、‘匍匐红’、‘凯拉伯爵夫人’、 ‘美人鱼’、‘四面镜’、‘湖中月’和‘羽士妆’;第三类为‘索菲的玫瑰’和 ‘杨基歌’;第四类为‘法国变色蔷薇’、‘金瓯泛绿’、 ‘藤神奇’、‘索菲之常花种’、‘一季粉’、 ‘大富贵’和‘金粉莲’。形态学聚类与ISSR聚类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78.
周志琼  包维楷 《生态学报》2016,36(8):2192-2201
通过大面积的野外踏查、种群调查和室内实验,分析了横断山区干旱河谷乡土灌木川滇蔷薇在岷江流域、大渡河流域、雅砻江流域和金沙江流域的分布、生长繁殖特征及其在流域间的差异。结果表明,川滇蔷薇广泛分布于四大流域,海拔范围1700m至3700 m,所调查的18个种群生长状况良好,株高2 m以上,明显高于群落中的其他灌木。主成分分析表明,地理位置(流域、纬度、经度、海拔)和土壤(全碳、总有机碳、全氮、pH值)是影响川滇蔷薇生长繁殖的主要因子,其中地理位置的影响更大。生长特征包括株高、地径和冠幅在18个种群间差异显著,但在不同的流域间差异不显著。丛萌生数在种群间差异显著,其差异性较其他生长特征弱,但丛萌生数在不同流域间差异显著:岷江流域显著大于雅砻江流域,金沙江流域显著大于大渡河流域。与生长和无性繁殖相比,有性繁殖特征表现出更强的空间差异性,果实重量、瘦果重量以及种子活力在居群间差异极显著,果实重量和种子活力在不同流域间差异显著,但瘦果重量在流域间的差异不显著。综合分析表明,川滇蔷薇生长和繁殖特征在横断山区干旱河谷存在较强空间差异性,较强无性繁殖是种群持续存活的保证,而有性繁殖及其强烈的空间差异为种群适应多变环境以及地理空间扩展提供了遗传基础。  相似文献   
79.
云南滇西北地区蔷薇属(Rosa L.)植物资源调查与评价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对滇西北地区蔷薇属植物的系统调查和资料整理,共记录该地区蔷薇31种;同时分析了该属植物在滇西北的分布规律及生境类型,并利用层次分析法对主要种类的园林应用、经济价值和特有种质进行评价,为保存和利用资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0.
小果蔷薇净油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心毅   《广西植物》1989,9(3):271-274
从贵州的小果蔷薇(Rosa cymosa Tratt.)花制备净油。用毛细管色谱/质谱/计算机联用方法进行了化学成分分析,鉴定了34个化合物。占净油的93.75%。主要芳香成分为苯甲醇(46.26%).丁香酚(10.02%),苯乙醇(9.17%),肉桂醛(6.87%),苯丙酸乙酯(4.11%)。芳樟醇(3.76%),苯甲酸乙酯(3.19%),柠檬醛(2.07%)等。该油具有特殊芳香。适用于调配化妆品、食品、饮料等香精,具有增香、定香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