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44篇
  免费   315篇
  国内免费   1490篇
  2024年   47篇
  2023年   113篇
  2022年   140篇
  2021年   130篇
  2020年   119篇
  2019年   111篇
  2018年   125篇
  2017年   97篇
  2016年   127篇
  2015年   123篇
  2014年   148篇
  2013年   127篇
  2012年   162篇
  2011年   164篇
  2010年   194篇
  2009年   162篇
  2008年   226篇
  2007年   183篇
  2006年   172篇
  2005年   166篇
  2004年   178篇
  2003年   137篇
  2002年   147篇
  2001年   130篇
  2000年   148篇
  1999年   109篇
  1998年   110篇
  1997年   85篇
  1996年   85篇
  1995年   71篇
  1994年   77篇
  1993年   79篇
  1992年   75篇
  1991年   51篇
  1990年   56篇
  1989年   62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28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1篇
  1975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3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991.
姜瑛  吴越  徐莉  胡锋  李辉信 《生态学报》2016,36(9):2528-2536
研究土壤食细菌线虫与细菌的相互作用及其生态功能是土壤生态学的核心内容之一。食细菌线虫取食细菌可以促进土壤中氮素的矿化,提高氮素养分的供给,改善土壤的营养条件,从而促进植物的生长发育。土壤食细菌线虫促进植物根系生长的"养分作用机制"已得到确认,而"激素作用机制"还存在争议。从供试土壤中筛选获得一株高效产IAA细菌和两种不同cp值的食细菌线虫,通过设置简化的悉生培养系统,对这两种土著食细菌线虫与土著产IAA细菌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对土壤中IAA含量变化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两种食细菌线虫的取食均能促进细菌数量和活性的增强,食细菌线虫与产IAA细菌相互作用也能显著增加土壤中IAA的含量;这些促进作用受到接种食细菌线虫的种类以及培养时间的影响:在培养第10天和第20天时,接种cp值为1的中杆属食细菌线虫显著增加了产IAA细菌的数量;在培养第10天和第30天时,相比较接种cp值为2的头叶属食细菌线虫,接种中杆属食细菌线虫显著提高了土壤中IAA的含量。  相似文献   
992.
基于植物篱和秸秆覆盖控制红壤坡耕地水土流失的长期定位试验,研究香根草篱(H)、稻草覆盖(M)、香根草篱+稻草覆盖(HM)水保措施下红壤水稳性团聚体组成及有机碳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与常规等高农作模式(CK)相比,草篱、稻草覆盖、草篱+稻草覆盖模式下土壤总有机碳含量提高0.07—2.42 g/kg。草篱对土壤团聚体组成及其结合有机碳的影响在篱内效果显著,随着与草篱距离增大影响减弱。草篱和稻草覆盖对土壤团聚体组成和结合有机碳含量的影响不同,草篱主要增加2 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及其结合有机碳含量,稻草覆盖增加0.25 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及其结合有机碳含量。综合来看,草篱和稻草覆盖相结合对改善坡面土壤结构作用稳定。土壤有机碳含量较高时,土壤总有机碳含量与粒径2mm的大团聚体有机碳含量呈显著正相关(r=0.659);随着有机碳含量降低,土壤总有机碳含量与土壤0.25—0.053 mm和0.053 mm微小团聚体碳含量相关性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993.
根际效应对大豆田土壤线虫群落组成及多样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雪峰  毛之夏  徐济责  常亮  吴东辉 《生态学报》2016,36(16):5256-5262
根际作为重要的环境界面是植物与环境之间物质能量交换的场所,关于根际效应的研究已成为土壤生态学的新兴热点领域,然而有关大豆根际效应对土壤动物多样性影响的研究报道并不多见。在三江平原选择连续耕作15a的大豆田,对大豆根际区与非根际区土壤线虫群落结构组成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大豆根际区土壤线虫总数、辛普森多样性指数(Dom)显著高于非根际区,根际区的物种数(S)、物种丰富度指数(SR)显著低于非根际区。说明大豆根际效应增加土壤线虫的丰度,但降低了线虫群落结构的复杂性。大豆根际区植物寄生线虫(PP)、食真菌线虫(FF)和食细菌线虫(BF)数量显著高于非根际区,而PP类群的比例在根际区却显著低于非根际区。这一研究结果表明食微线虫(FF和BF)类群在大豆根际区的比例增加更显著。食真菌与食细菌线虫数量比值(F/B)指示大豆根际区细菌生物量相对高于真菌生物量。研究结果丰富了农田土壤线虫多样性的研究内容,并为我国东北大豆田线虫病害的防治及定制相应的农业管理措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4.
林木细根生物量具有一定的空间异质性,因此采用合理的细根取样策略对精确估算细根生物量十分重要。通过在福建省三明杉木人工林林内采用土钻法随机选取100个取样点,分析不同细根类型(杉木、林下植被、总细根)生物量的空间变异特征,并对细根生物量所需的取样数量进行估计。结果表明:不同细根类型单位面积生物量随径级(0—1、1—2 mm)及土层深度的增加变异增大,所需的取样数量也相应增加。Shapiro-Wilk检验表明,仅0—2 mm杉木细根和总细根单位面积生物量符合正态分布,其余各个细根类型不同径级不同土层单位面积生物量均不符合正态分布,均呈明显的右偏分布。蒙特卡罗统计模拟分析表明:在置信水平为95%、精度为80%的条件下,直径为0—1 mm、1—2 mm和0—2 mm的细根,杉木采集95、96、32个样品可以满足测定单位面积生物量的需要,林下植被分别采集98、98、63个样品可以满足测定单位面积生物量的需要,而总细根分别采集93、93、18个样品可以满足测定单位面积生物量的需要。  相似文献   
995.
钟春水  赖瑞联  刘生财  赖钟雄 《广西植物》2016,36(12):1410-1415
该研究以富含儿茶素的金花茶愈伤组织为材料,对不同光源、激素、碳源及苯丙氨酸处理30 d的愈伤组织中DFR表达量、LAR表达量、PPO表达量与总儿茶素含量的变化情况及四者两两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这4个检测项目均对以上处理有显著的响应;在以上各因素处理下,DFR与LAR的表达模式十分相似,其相关系数处在0.710~0.889之间;在不同碳源处理下,PPO表达量与总儿茶素含量的变化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其相关系数为-0.696;在不同苯丙氨酸添加量处理下,DFR与LAR表达量变化均与总儿茶素含量变化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786和0.564;适宜儿茶素离体生产的金花茶愈伤组织增殖配方为附加4 mg·L-16-BA、0.6 mg·L-12,4-D、30 g·L-1蔗糖与0.6608 g·L-1苯丙氨酸的MS固体培养基,其总儿茶素含量可达40.11 mg·g-1 DW.以上研究表明,与茶树相似,在金花茶中DFR与LAR在儿茶素代谢过程中密切相关;PPO表达量升高导致金花茶儿茶素损失;添加适宜浓度的苯丙氨酸作为前体物质是提高愈伤组织中总儿茶素含量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996.
对白蚁取食行为的研究涉及5科18属38种白蚁。其取食行为多型可归纳为3类:(1)工蚁主导型:采食活动基本上由工蚁完成,兵蚁不参与或仅极少数个体参与,食物侦查或保护采食工蚁的职能不显著;(2)工蚁-兵蚁协同型:这是白蚁采食组织的常见类型,兵蚁成为采食队伍的固定成员,负责采食活动的安全侦查与防卫、食物源侦查等工作;(3)假工蚁主导型:由于尚未分化形成专职的工蚁,因而大龄幼蚁(广义的假工蚁)成为采食活动的主力,同时兼有巢内的保护职能。在食物加工和分配过程中,低等白蚁的幼蚁在未获得消化纤维素能力前主要通过肛交哺获得营养物质和共生物,且肛交哺是新蜕皮个体重新获得共生鞭毛虫的途径。高等白蚁幼龄工蚁负责食物加工、依赖型品级通过口交哺获得营养物质。白蚁采食活动中的行为多型受踪迹信息素控制,不同品级个体腹板腺有明显分化;不同品级和发育阶段个体食性分化与消化道结构、消化酶活性密切相关;保幼激素影响交哺行为以及消化酶基因表达。本文在评述研究进展的同时,对进一步研究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997.
目的:探讨重组人骨保护素对于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患者的骨密度和髋关节Harris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骨科已经确诊的110例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给予仙灵骨葆胶囊)和观察组(给予仙灵骨葆胶囊和重组人骨保护素),连续治疗4周,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骨密度、髋关节Harris评分、血清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Ⅱ型胶原羧基端端肽(CTX-Ⅱ)水平以及复发率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患者腰椎骨和股骨近端的骨密度较高平(P0.05);髋关节Harris评分总有效率(92.73%)显著高于对照组(76.36%)(P0.05)。两组血清TRAP及CTX-Ⅱ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血清TRAP及CTX-Ⅱ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复发率较低(P0.05)。结论:重组人骨保护素能够抑制骨吸收,提高骨密度和强度,改善髋关节功能,有望成为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新型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98.
目的:探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联合维生素E 对子宫内膜异位症伴不孕女性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及白介素-6 (IL-6)水平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治疗的84 例子宫内膜异位症伴不孕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2 例。对照组患者 给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维生素E 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 TNF-α及IL-6 水平、妊娠率以及临床疗效。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IL-6 及TNF-琢水平均下降,差异具有统计 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患者治疗后血清TNF-α及IL-6 水平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 总有效率(92.86%)高于对照组(78.5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妊娠率(71.43%)高于对照组(54.76),差异具有 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联合维生素E 能够降低子宫内膜异位症伴不孕女性血清TNF-α及IL-6 水平,提高患者的妊娠率,临床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99.
外伤性视神经病(TON)最常见的原因是颅脑外伤,虽然其发病率不高,但是视力受损后果严重,特别是双侧视神经受损,大部分患者为青壮年,儿童患者占20%。其发病机制到目前为止仍未完全阐明,不同的医疗机构诊断和治疗不完全相同,临床疗效也千差万别。本文通过查阅近年最新文献,对外伤性视神经病变的最新研究进展从视神经解剖、发病机制、诊断、治疗(保守、手术)等方面分别进行综述。希望能够明确其发病机制,找到疗效确切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研究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α)对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患者在位内膜蛋白表达的影响,为EMs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94例EMs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7例,均实施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未给予药物治疗,观察组给予曲普瑞林皮下注射,28日/次,注射3次,术中及治疗三个月后观察组分别用取内膜器取少量子宫内膜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法法、TUNEL染色法和Western blot检测组织内Bcl-2、Caspase3、GRP78等表达情况,并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为(2.13±0.69)分,低于对照组的(2.62±0.71)分(P0.05);观察组1年内妊娠率及总妊娠率分别为38.30%、51.06%,均高于对照组的19.15%、29.79%(P0.05);治疗后观察组Bcl-2、Caspase3表达量分别为(1.54±0.28)、(3.20±0.65),均高于对照组的(1.38±0.15)、(1.24±0.27)(P0.05);治疗后观察组GRP78表达量为(0.46±0.17),低于对照组的(0.61±0.24)(P0.05)。结论:GnRHα可缓解EMs患者下腹痛、痛经、性交痛等症状,提高妊娠率,其机制可能与GnRHα调控上皮细胞Bcl-2、Caspase3、GRP78等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