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44篇
  免费   315篇
  国内免费   1490篇
  2024年   47篇
  2023年   113篇
  2022年   140篇
  2021年   130篇
  2020年   119篇
  2019年   111篇
  2018年   125篇
  2017年   97篇
  2016年   127篇
  2015年   123篇
  2014年   148篇
  2013年   127篇
  2012年   162篇
  2011年   164篇
  2010年   194篇
  2009年   162篇
  2008年   226篇
  2007年   183篇
  2006年   172篇
  2005年   166篇
  2004年   178篇
  2003年   137篇
  2002年   147篇
  2001年   130篇
  2000年   148篇
  1999年   109篇
  1998年   110篇
  1997年   85篇
  1996年   85篇
  1995年   71篇
  1994年   77篇
  1993年   79篇
  1992年   75篇
  1991年   51篇
  1990年   56篇
  1989年   62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28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1篇
  1975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3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稻根象甲种群空间格局及其受耕法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本文根据36块田的调查,用种群空间格局参数I、C_A、I_δ、m~*/m和α、β值进行分析,稻根象甲幼虫和(?)≥0.6头/样方(每样方为0.5m~2)的成虫种群,在稻田均属具公共k值的负二项分布;(?)<0.6头/样方的成虫种群则为随机分布。成虫聚块的大小和面积与平均密度有关。低密度时种群的聚集主要由于环境的异质性;高密度时种群的聚集则由本身的行为习性所致。随着耕作强度的增加,幼虫种群的聚集度和越冬死亡率增大。  相似文献   
82.
本研究比较了连丹皮、刮丹皮、栓皮、木心、须根这五个牡丹根加工过程中分成的不同部位成分差异,探究牡丹药用部位的科学性,评价牡丹根部非药用部位的开发利用的价值。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建立牡丹根不同部位特征图谱,通过化学计量学进行聚类分析(hierarchical clustering analysis, HCA)、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PCA)、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tion analysis, PLS-DA)等模式识别技术对牡丹根不同部位中酚及酚苷组分、单萜及其苷组分、鞣酸组分等类别化学成分进行差异性分析,筛选的10个差异性成分中可指认的7个及含量大于0.1 mg/g的化学成分作为定量分析指标,进行成分含量测定。特征图谱结合化学计量学分析表明连丹皮、刮丹皮和须根三者化学成分相似;木心和栓皮与前三者的化学成分存在明显差异,木心中化学成分较少,且含量均较低;栓皮化学成分最为丰富,且单萜及其苷类成分占比较大。本研究表明连丹皮、刮丹皮与栓皮等部位在主成分上无显著性差异,为牡丹皮在产地加工中...  相似文献   
83.
陈梅珠  周国筠 《蛇志》1993,5(2):2-5
清栓酶可促进玻璃体内纤维蛋白凝血块溶解,我们制作新鲜及陈旧性兔眼玻璃体积血模型,将清栓酶、尿激酶及注射用水分别注入玻璃体腔内,观察眼底、测定玻璃体出血指数、FDP含量、进行3P 试验,结果发现清栓酶有治疗效果,同对照组相比统计学上有显著差异,同尿激酶相比无差异,且未发现有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84.
基于健康烟草根际土壤,分离筛选具功能多样化、活性高的菌株,为作物病害生物防治提供高效、多样化的生防资源。采用平板对峙法筛选活性高、抑菌谱广的菌株,测定菌株对番茄枯萎病病菌的抑制率、对菌丝生长及和孢子萌发率的影响;应用PCR技术,检测菌株抗生素合成基因,结合室内盆栽实验检测功能菌株对番茄枯萎病的防治效果,并测定其体外产酶、解磷、解钾、固氮及产铁载体能力;结合形态学、生理生化和16S rDNA通用引物对功能菌株进行鉴定;于健康烟草根际土壤分离得127个菌株,24株对番茄枯萎病病菌等指示病原菌具有抑制作用,活性较高的3个菌株SH-1471、SH-1464、SH-1439对番茄枯萎病菌抑制率分别为82.0%、74.0%、75.0%;可使番茄枯萎病菌菌丝扭曲变形,形成泡囊结构,对番茄枯萎病菌孢子萌发抑制率分别为62.7%、50.0%、37.0%;经测定,3个功能菌株具有产srfA、fenB、ituA、ituD、bymA等抗生素合成基因;盆栽实验结果表明SH-1471对番茄枯萎病的防效为83.7%,SH-1464对番茄枯萎病的防效为60.7%,SH-1439对番茄枯萎病的防效为59.0%;此外,3...  相似文献   
85.
5-羟色胺(5-HT)不仅能参与植物的生长发育,还可以延缓衰老及应对非生物胁迫。为探明5-HT在调控红树林抗寒中的作用,以红树植物秋茄为试验材料,研究抗寒锻炼和喷施DL-4-氯苯丙氨酸(p-CPA, 5-HT合成抑制剂)对低温胁迫下秋茄幼苗叶片气体交换参数、CO2响应曲线(A/Ca)和内源植物激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胁迫显著降低了秋茄幼苗叶片5-HT、叶绿素、内源生长素(IAA)、赤霉素(GA)和脱落酸(ABA)含量,减弱了其利用CO2的能力,降低了净光合速率,抑制了初始羧化效率。低温胁迫下施用外源p-CPA降低了秋茄幼苗叶片光合色素、内源各激素和5-HT含量,加剧了低温胁迫对秋茄幼苗叶片光合功能的伤害。抗寒锻炼可有效降低低温胁迫下秋茄幼苗叶片内源IAA含量,促使植株产生更多的5-HT,提高了叶片光合色素、GA、ABA含量和初始羧化效率,提升了光合碳同化能力,最终提高了秋茄幼苗叶片的光合作用;抗寒锻炼下喷施p-CPA会显著抑制秋茄幼苗叶片5-HT合成,促进IAA产生,同时降低光合色素、GA、ABA含量和初始羧化效率,减弱抗寒锻炼对红树林...  相似文献   
86.
30℃根温时蕃茄干物质积累和叶面积增长速率最大。根温升高或降低蕃茄生长减慢,高根温对其危害最大,且对根的伤害重于地上部。根温对叶片生长的影响与压力势关系不大,而与其弹性模量直接相关。30℃根温时根系总吸收面积增加最快,25℃根温时根系活性吸收面积增加最快,40℃根温时最慢。25℃根温时单位重根吸收面积最低,40℃根温时最大。低根温时根的活性吸收面积百分比变大,根系所占比重变大,根系生长受根温影响相对较小,蕃茄通过功能补偿作用对不良根温做出了适应性反应。  相似文献   
87.
渗透胁迫对高粱根K~+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CaSO40.5mmolL-1溶液培养高粱得到低钾植株,在渗透胁迫下当PEG-1000使外界渗透势下降时,刺激了高粱根高K+亲和系统的净K+积累,其表观Km值和Tmax值分别为18μmolL-1和49.6μmolg-1DWh-1。此高亲和系统不受可渗物质乙二醇和外界pH变化的影响,为蛋白质合成抑制剂环己酰亚胺抑制。  相似文献   
88.
向日葵籽苗下胚轴原生质体,培养在含有BA0.5mg/L,2,4-D0.5mg/L,NAA0.1mg/L和葡萄糖0.55mg/L的改良Kao培养基中,24~28h后,原生质体开始分裂。包埋在琼脂糖0.6%中的原生质体,培养5d后,分裂频率达95%以上。生长旺盛的小愈伤组织转移到含有2ip0.1mg/L,IAA0.01mg/L,腺嘌呤40mg/L和GA30.01mg/L的Thompson液体培养基上13d后,原生质体诱导的少数愈伤组织发生根分化。  相似文献   
89.
冬小麦根表面氧化还原活力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证实了两个不同品种的冬小麦根系表面存在着氧化NADH和还原K3Fe(CN)6的氧化的活力。还原铁氰化物活力在PH5.5到8.5范围内随着PH值升高而增大,温度在15℃到45℃范围内随温度升高还原活力增强,45℃达最高值,55℃时活力急剧下降。  相似文献   
90.
通过发育解剖学研究表明,秦艽根的初生结构正常,初生木质部四原型。次生生长早期阶段也是正常的,但天以后的次生生长过程中,由于木质部内部分薄壁细胞的分裂,且迅速 化成异常形成层细胞,并与原维管形成层相连,从而形成多个新的形成层环,将木质部柱分为几个子木质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