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0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20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108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53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71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40篇
  1996年   39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35篇
  1992年   30篇
  1991年   31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脂肪酶是工业领域应用非常广泛的一类绿色生物催化剂,由于脂肪酶可催化酯水解、酯化、转酯化、醇解和氨解等多种反应,在食品加工,有机合成,制备生物柴油等方面均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是目前的研究热点.微生物是脂肪酶的重要来源之一,其中酵母脂肪酶被认为是非常安全的一类脂肪酶,也是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类脂肪酶.该文介绍了酵母脂肪酶的制备和应用研究概况,重点综述了其在多个应用领域中的最新研究进展.挖掘更多的新型高活性脂肪酶,降低脂肪酶的生产成本,提高酶的重复使用率是今后脂肪酶应用研究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92.
国内简讯     
生物柴油联产乳酸完善产业链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生物能源组日前在生物柴油制备及副产物甘油高附加值转化方面取得新进展。新工艺在获得生物柴油高转化率的同时,还充分利用了副产物甘油,使生物柴油生产链更加完整。该生物能源组经过大量实验研究,提出生物柴油与乳酸联产的新工艺——以固体硅酸钠为催化剂,联  相似文献   
93.
目的:大桑菊合剂为医院制剂,由桑叶、菊花、薄荷、连翘、鱼腥草等中药经乙醇提取制成,为完善大桑菊合剂的制备工艺,对该制剂的制备工艺进行初步的研究。方法:①实验设计:以加水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和醇沉浓度为考察因素,各因素均取3水平,采用正交试验L(934)优选制备工艺。②含量测定方法:以大桑菊饮合剂中总黄酮的含量为指标,以芦丁为标准品,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于503nm下测定吸光值,计算样品中总黄酮的含量,以此作为筛选大桑菊合剂最佳制备工艺的重要指标。结果:最佳制备工艺为不浸泡,加8倍水,提取3次,每次1小时。结论:经正交设计优化的大桑菊合剂的中药制备工艺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94.
采用甲醇提取法对分布在黄海海域的金氏真蛇尾的皂甙进行了提取制备及特性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金氏真蛇尾的皂甙产率为 0 115 4 %,通过理化性质实验、溶血实验、紫外光谱和红外光谱分析鉴定 ,证明提取物为蛇尾皂甙 ,由金氏真蛇尾提取的皂甙熔点为 2 4 4℃~ 2 60℃。  相似文献   
95.
低分子量肝素钠的制备与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低分子肝素有抗凝血、抗血栓、调血脂、抗肿瘤等作用,与普通肝素相比具有皮下注射吸收好、半衰期长、生物利用率高,与血浆、血小板亲和力小、出血副作用少等优点.对低分子肝素的制备、质量检测和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96.
S基因在甘蓝EDFs上的高分辨率荧光原位杂交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细胞壁及细胞质的存在和植物染色体所具有的高浓缩特性,限制高效率原位杂交定位在植物细胞内的进行。针对小型染色体芸薹属植物采用常规方法DNA制备纤维的效果不佳的特点,新建制备方法:利用减数分裂前期的染色体为材料,在硅化的玻片上先后通过蛋白酶解和乙醇:乙酸(3:1)的适当处理,采用移动界而法制备EDFs。制备的EDFs比未经伸长处理的染色体在经向和横向方面分别取得较高程度的伸长与膨胀,长度可达到89-257μm,比相应地中期染色体增长30107倍,分辨率可达42.853.0kb。利用SRK和SCR两种探针同时在甘蓝粗线期染色体和EDFs上进行了原位杂交,首次鉴定了S基因座在其单倍体基因组中单拷贝性。在杂交信号检测中尽管未经过信号放大,但仍然可以观察到清晰的绿色信号;经荧光显微镜观察,在单一的EDF上发现两个相距1μm的SCR和SRK的信号点,由此得出局部分辨率为4kb的最高伸长度。  相似文献   
97.
对川硬皮肿腿蜂Scleroderma sichuanensis Xiao(Hymenoptera:bethylidae Sclerderma)染色体制备方法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以川硬皮肿腿蜂雌成虫卵巢为材料,经0.01%秋水仙素水溶液处理10min,蒸馏水低渗5min,用甲醇、冰醋酸(3∶1)固定液固定15min,Giemsa染液染色30min,可以获得形态良好、分散适中、着色清晰的染色体.  相似文献   
98.
疏绵状嗜热丝孢菌原生质体的制备与再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疏绵状嗜热丝孢菌(Thermomyces lanuginosus)为供试菌株,研究了菌龄、酶的种类及浓度、酶解时间、酶解温度和稳渗剂对原生质体制备的影响及稳渗剂对原生质体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备嗜热丝孢菌原生质体比较适宜的条件为:PDB液体培养基培养28 h,以0.7 mol/L NaCl为稳渗剂,0.15 mol/L的溶壁酶,30℃酶解4 h。原生质体再生以0.7 mol/L蔗糖作稳渗剂为最佳。  相似文献   
99.
钟江 《微生物与感染》2006,1(1):58-58,62
当前,由于基因组研究技术的发展,微生物学作为生命科学的一门经典学科面临着学科大发展的历史机遇.权威的美国<科学>杂志在2005年年底的1期杂志中预测,微生物学将是2006年有可能取得重要进展的科学领域之一.该杂志表示,随着从诸如土壤、人肠道黏膜这样的复杂样品中提取DNA方法的优化,微生物的难以置信的多样性正在逐渐被人们所认识.2006年,将有大量的有关论文发表,内容将涉及微生物群落进化和分子机制、各种有益或致病性的微生物与其宿主间的关系、微生物种间横向基因转移的细节,甚至有可能形成1个统一的微生物进化树,并对真核细胞产生的过程有更加清晰的认识[链接1].事实上,2006年新年伊始,就有一批有关论文在权威杂志发表.  相似文献   
100.
报道了一种简便的制备分子量大小为100-1000bp DNA marker的方法,其原理是以一段特异的DNA片段为模板,设计PCR引物,采用多重PCR的方法一次扩增100-1000bp系列条带,酚/氯仿抽提,乙醇沉淀,即可得到条带清晰的DNA marke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