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9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5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校园交通事故发生率呈上升趋势。由于交通事故的发生严重影响着高校的安全稳定。本文通过调查校园交通现状,分析交通事故特点及其产生的原因,对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进行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72.
绿量对城市热环境的调控功能已成为目前研究热点。本文从绿量的概念与发展、绿量与城市热环境的调查方法、绿量与城市热环境的关联性以及其在城市规划方面的启示4方面进行论述,总结国内外研究进展,提出了未来该领域的4个发展方向,包括三维绿量调查方法的改善、城市热环境的监测与预测、城市绿量三维空间格局指标体系的构建以及关联绿量与城市热环境研究的三维空间格局分析方法的创建。本文为研究绿量调控城市热环境提供了一种三维空间分析的视角,以期更深入地探索城市绿量的三维空间格局、平衡城市热环境的适宜性和多方面生态效益,为城市绿色空间规划与设计提供科学依据,也为人类适应气候变化并科学调控城市热环境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73.
蚊虫吸食人血、传播疾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长期以来,化学合成杀虫剂由于驱灭蚊虫的效果好、持续时间长,一直占据主要地位,但长期使用化学合成杀虫剂,不仅可使蚊虫产生抗药性,而且还会造成环境污染,因此环境友好型的蚊虫防治手段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该论文基于蚊虫与水、植物等环境因素关系的分析,阐述了植物在防治蚊虫方面的潜力;概括了我国的驱蚊、灭蚊植物资源及开发利用现状;探讨了驱蚊、灭蚊植物在防治蚊虫产品开发、生态保健型园林绿地和健康湿地系统建设等方面应用情况并展望了驱蚊、灭蚊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的广阔前景,以期为蚊虫的生态防治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74.
甲烷胁迫是限制垃圾填埋场绿化植物存活和生长的主要因素。在室内模拟条件下,利用盆栽试验研究了2种绿地植物高羊茅和苜蓿对甲烷胁迫的适应性。结果表明:甲烷胁迫严重影响2种绿化植物的生长,主要表现在生长速度减小、光合作用减弱、干物质积累量减少;2种植物均通过提高体内脯氨酸含量来增加对甲烷胁迫的耐受力,苜蓿还可以通过降低SOD酶的活性来抵御甲烷胁迫;对2种绿化植物而言,脯氨酸含量可以作为评定其耐甲烷胁迫的主要生理指标。  相似文献   
75.
以昆明市获全国绿化模范单位的四所高校校园绿地内稳定的植物群落为研究对象,采用典型抽样方法分析植物群落区系的组成成分、分布区类型以及植物的乡土性。结果表明,四所高校校园绿地植物群落物种丰富,有97科172属,共计281种维管束植物;植物地理成分有从温带、亚热带向热带过渡,能代表地带性植被的组成特征。调查表明云南的乡土植物有待进一步开发应用。  相似文献   
76.
地表层植被是影响绿地火灾蔓延的关键因子之一。为探究北京常用地表层草本植物的燃烧性,助力绿地生态防护功能的提升建设与管理,本研究以涝峪薹草、青绿薹草、山麦冬、马蔺、鸢尾、野牛草为对象,在重点防火期对叶片燃点、燃烧时间、热释放速率等燃烧特性指标,叶片含水率和粗脂肪含量等理化指标,叶片厚度、单位载量等生物学特性指标进行测定,采用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熵权法和K-mean聚类分析对其燃烧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叶片厚度和燃点所占权重最高,对综合燃烧性的影响最大;热释放速率峰值和点燃时间权重最低,对综合燃烧性的影响最小。6种草本植物的燃烧性由强至弱依次为:野牛草>青绿薹草>山麦冬>涝峪薹草>马蔺>鸢尾。燃烧性聚类分析表明,野牛草、青绿薹草和山麦冬的燃烧性为Ⅰ级,燃烧性最强;涝峪薹草的燃烧性为Ⅱ级;马蔺和鸢尾的燃烧性为Ⅲ级,燃烧性最差。作为用量极大的野牛草、青绿薹草和山麦冬,在冬春季的防火需要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77.
城市公园绿地生态效应的定量评估   总被引:23,自引:3,他引:20  
以位于亚热带地区的城市公园(深圳市莲花山公园)绿地为例,选取了碳-氧平衡、水土涵养和小气候调节3方面的CO2-O2吸释量、群落蓄水量、保土量、蒸散量、蒸散耗热量等指标,对城市公园植被的不同群落结构类型进行了生态效应的定量评价.结果表明,有乔、灌、草3层结构的林地群落的生态效应平均为单层结构的草坪群落的2~3倍.  相似文献   
78.
上海中心城区绿地土壤水库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上海中心城区典型公园和公共绿地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查,分析上海中心城区绿地土壤水库库容、常数特征及影响因子.结果表明: 上海中心城区绿地土壤总库容偏低,但就整个中心城区绿地,土壤蓄积水量可观,达1.88×107 m3;土壤水分现存量较高,占总库容的75.7%,土壤剩余蓄水空间偏低;绿地土壤滞洪库容和有效库容分别占土壤总库容的31.6%和27.2%;而土壤死库容占总库容的44.5%.不同植被类型土壤水库存在差异:其中,乔木和灌木地土壤总库容、剩余蓄水空间均显著高于草地;灌木地土壤滞洪库容、有效库容均显著高于乔木地、草地;但各植被类型土壤水分现存量、死库容差异不显著.建议通过降低土壤压实、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物理性质和优化绿地植物配置来提高城市绿地土壤水库库容.  相似文献   
79.
广州高校校园植物调查与景观特色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广州市6所代表性高校校园植物实地调查。结果表明,6所高校共有维管植物356种,隶属87科215属。其中,校园主入口绿地区域共记录98种植物,主要应用观花、观叶植物,采用乔木+灌木+草本的垂直结构多层次配置植物景观;主干道区域共使用植物59种,以乡土树种为主;主建筑绿地区域内共应用植物97种,植物种类丰富,景观特色突出;广场绿地区域共记录植物85种,其中观花、观叶类灌木应用频率较高,观赏效果好。  相似文献   
80.
吴健生  沈楠 《生态学报》2017,37(22):7483-7492
城市公园绿地是当代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居民能否方便地享用公园绿地所提供的各项服务与功能,是衡量一个城市人地关系和谐状况、现代化发展水平和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也是城市公园绿地社会服务功能的体现。选取深圳市福田区为研究对象,计算单点绿地步行指数,衡量均质区域的公园绿地步行可达性;基于土地利用类型法实现人口数据空间化;基于面域绿地步行指数耦合绿地空间分布与人口格局,评估深圳市福田区居民通过步行方式到达城市公园绿地的便利程度,即城市公园绿地的社会服务功能水平。结果表明:深圳市福田区在区域均质假设下,公园绿地步行可达性整体较好,区域差异较大,呈现出东优西劣的趋势,梅林公园周边、莲花山公园南部、荔枝公园周边及皇岗公园周边是四个公园绿地步行可达性最好的区域,福田区西北部和西南部公园绿地步行可达性差;供需平衡视角下,70%街道的居民可以便捷、公平地享用城市公园绿地所提供的服务,华强北街道、莲花街道、园岭街道和华富街道公园绿地设施建设非常完善,且绿地格局与人口格局配置合理,香蜜湖街道与沙头街道开放性公园绿地建设状况有待改进。将步行指数应用于公园绿地建设状况评估,为步行城市建设、公园绿地空间布局优化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