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1篇
  免费   54篇
  国内免费   27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2 毫秒
71.
桐花树     
李珍 《生命世界》1997,(1):12-14
近年来,随着沿海地区经济的发展,各类资源不断开发,红树林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日益得到重视,但红树林的优势组成成分之———桐花树,尚未得到充分利用。桐花树属于紫金牛科的桐花树属,又称腊烛果、浪柴、红葫、黑脚梗,是一种高为1.5-4米的灌木或乔木,一般分布在热带,亚热带海岸的中滩、内滩,有淡水调节的滩面上是其发育的最佳场所,不过,由于其根、茎、叶等器官具特殊的生理结构和调节功能,潮滩环境适应范围较广,又常与秋茄被作为热带沿海各岸段造林的选择树种。(-)发达的根系桐花树的根为支柱根或低矮的板状根,也具蔓布…  相似文献   
72.
白刺(Nitraria sibirica)为蒺藜科落叶小灌木,俗称地枣、地椹子、沙樱桃等。白刺株 高30—50cm,少部分枝直立,大部分枝条呈匍匐生长,一般二年生时开始开花结果,3—4年单株果实平均产量在1.5公斤左右,结果无大小年。当年枝条的前端芽往往生长发育不充实,越冬后不能萌发而形成刺状枝梢。白刺在山东渤海湾地区的物候期,3月中旬叶芽开始萌动膨大,4月中旬新梢开始生长并进 入展叶盛期,部分出现花蕾,5月上旬为开花盛期,6月中下旬果实由绿变红、变紫至紫黑色开始成熟,7月上旬果实全部成熟并开始脱落,11月中下旬为落叶期,植株进入休…  相似文献   
73.
木棉(Gossampinus malabarica ),别名红棉、英雄树、攀枝花、烽火树,木棉科落叶大乔木,树高30—40米,胸径可达1米以上;干直,枝轮生、平展;幼年树干和树枝有短而粗的扁圆锥形皮刺;掌状复叶互生,长椭圆形小叶5—7片,长 7—17厘米,全缘。叶柄与叶片等长或稍长;两性花簇生于枝端,花直径可达12厘米;花萼5裂;花瓣5枚,厚肉质,向外面为乳白色,向内面呈鲜红、金黄色;花瓣基部包着绿色的革质花萼;一朵花内有数十枚雄蕊和一枚雌蕊。花期为3—4月,单花花期长,然后整朵脱落;蒴果木质,椭圆形,长10—15厘米,果瓣内有绵毛。果实在6月成熟,成熟时开裂为5个果…  相似文献   
74.
75.
八月的百山祖自然保护区,银钟花硕果累累,森林中的银钟花零散生于山谷常绿阔叶林中,树高达10多米。银钟树花洁白而芬香,果形奇特,树叶入秋呈红色,是优良绿化观赏树种。人们在保护珍稀植物的同时,应进行迁地保护和开发利用,开展人工繁殖,引种载培,合理进行资源的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76.
陈燕  陈燕 《生命世界》2007,(10):82-85
秋之印象"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我刚来北京时,不时地体会着郁达夫在《故都的秋》中所描述的北京秋天的景象。然而,秋所包含的意义太过复杂,直至今日,它在我的脑海中也不能留下一个明确的印象。  相似文献   
77.
通过在亚热带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和米老排(Mytilaria laosensis)人工林中设置互换凋落物、去除凋落物、去除凋落物+去除根系和对照处理来分析改变地上、地下碳输入对人工林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和群落组成的影响。结果显示,改变地上、地下碳输入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的影响因树种而异。在米老排林中,土壤微生物生物量不受碳源的限制。而在杉木林中,加入米老排凋落物、去除凋落物和去除凋落物+去除根系3种处理中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具有明显增加的趋势。磷脂脂肪酸分析结果显示,杉木林中,添加高质量的米老排凋落物后,革兰氏阳性细菌、阴性细菌、丛枝菌根真菌、放线菌和真菌群落生物量分别显著增加了24%、24%、53%、25%、28%,革兰氏阴性细菌和丛枝菌根真菌的相对丰度均有显著增加。与对照相比,杉木林中去除凋落物后革兰氏阳性细菌、阴性细菌、丛枝菌根真菌、放线菌和真菌群落生物量分别显著增加了22%、29%、44%、25%、52%,真菌与细菌比值显著增加了21%。但是,去除凋落物+去除根系处理对两个树种人工林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均无显著影响。米老排和杉木林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的季节变化格局不同,土壤养分有效性可能是驱动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季节变化的主要因子。未来研究需要关注凋落物和根系在不同树种人工林中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相对贡献。  相似文献   
78.
青藏高原东缘不同树种人工林对土壤酶活性及养分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评价不同树种人工林对土壤酶及养分的影响,选择立地条件和营林方式相同的4种人工林(连香树[CJ]、油松[PT]、落叶松[LK]和华山松[PA])为研究对象,以落叶灌丛(QC)为对照,比较不同树种人工林地土壤酶活性和土壤养分的变化。结果显示:(1)造林降低了土壤酸性磷酸酶、脱氢酶、β-葡萄糖苷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但人工造林后土壤脲酶活性增加;(2)造林也明显影响了土壤养分,与对照林地相比,除CJ人工林土壤中磷(P)略高外,造林地土壤有机碳(TOC)、氮(N)、水可提取有机碳(WEOC)和氮(WEON)、铵态氮(NH+4-N)和硝态氮(NO-3-N)均降低;(3)不同的人工林树种之间土壤养分及酶活性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CJ和LK人工林土壤C、N、P及相关酶活性明显不同于PT和PA人工林;(4)土壤酶与养分变化有一定的相关性,除转化酶和多酚氧化酶反应较迟钝外,其它酶对环境反应较敏感。综合分析表明,在川西地区选择高密度单一树种造林并没有改善土壤养分和酶活性,在该地区选择落叶或阔叶树种造林可使土壤肥力恢复。  相似文献   
79.
南亚热带红椎和格木人工幼龄林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洪丕征  刘世荣  王晖  于浩龙 《生态学报》2016,36(14):4496-4508
采用氯仿熏蒸浸提法和磷脂脂肪酸法(Phospholipids fatty acid,PLFA)研究了我国南亚热带地区非固氮树种红椎(Castanopsis hystrix)和固氮树种格木(Erythrophleum fordii)人工幼龄林土壤微生物生物量与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结果表明,在旱季和雨季,红椎幼龄林土壤微生物总PLFAs量,细菌PLFAs量、放线菌PLFAs量及丛枝菌根真菌PLFAs量均大于格木幼龄林。红椎幼龄林土壤PLFA Shannon多样性指数(H_(PLFA))在旱季和雨季均大于格木幼龄林。主成分分析表明,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组成受到林分类型和季节的双重影响。冗余分析表明,土壤硝态氮(NO_3~--N)含量、土壤含水量、p H及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氮(MBN)与特征磷脂脂肪酸之间呈显著相关关系。以上结果表明固氮树种格木与非固氮树种红椎人工幼龄林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和群落结构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80.
陈英水 《生物学通报》1999,34(11):20-21
现代进化论认为,物种形成大致要经过3个阶段:1)由于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和基因重组,使种群中产生可遗传的变异;2)自然选择等因素作用于可遗传的变异,使种群的遗传结构(基因型频率和基因频率)发生了适应性的改变;3)不同种群由于地理隔离和生态隔离而加深了性状分歧,逐渐形成亚种,一旦出现了生殖隔离,亚种就变成了新种。此外,在植物界异源多倍体的产生亦可导致新种形成。由于各方面的原因,使亲缘关系接近的类群之间在自然条件下不交配,即使能交配也不能产生后代或不能产生可育性后代的隔离机制,便称为生殖隔离。若隔离发生在受精以前,就称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