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56篇
  免费   598篇
  国内免费   1970篇
  2024年   55篇
  2023年   171篇
  2022年   150篇
  2021年   189篇
  2020年   173篇
  2019年   177篇
  2018年   133篇
  2017年   164篇
  2016年   177篇
  2015年   226篇
  2014年   356篇
  2013年   238篇
  2012年   273篇
  2011年   295篇
  2010年   261篇
  2009年   245篇
  2008年   372篇
  2007年   233篇
  2006年   248篇
  2005年   269篇
  2004年   250篇
  2003年   244篇
  2002年   249篇
  2001年   270篇
  2000年   187篇
  1999年   209篇
  1998年   173篇
  1997年   202篇
  1996年   194篇
  1995年   178篇
  1994年   157篇
  1993年   152篇
  1992年   132篇
  1991年   148篇
  1990年   157篇
  1989年   124篇
  1988年   73篇
  1987年   59篇
  1986年   31篇
  1985年   66篇
  1984年   26篇
  1983年   18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6篇
  1978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亚洲棉与比克氏棉杂交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观察分析了亚洲棉×比克氏棉杂种后代的形态表现及减数分裂行为。结果表明,野生比克氏棉的形态性状遗传传递力较强,F_1在中期Ⅰ的染色体构型为15.14Ⅰ+5.29Ⅱ,二价体的平均交叉数为1.07;F_2的染色体构型为2.55Ⅰ+24.5Ⅱ+0.15 Ⅲ,二价体交叉数为1.83。F_2的开花习性表现异常,完全自花受精将有利于后代性状的快速稳定。F_2中分离出无腺体的植株,为将“油腺延缓形成”特性转育到栽培种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52.
九种水鳖科植物染色体数目及其核型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本文报道了我国产水鳖科植物5属9种染色体数目和核型,发现所有种都是二倍体,它 们的核型大部分是由中部着丝点(m)和近中部着丝点(sm)组成,少数种具有近端着丝点 (st)。它可以区分为4种核型:1A,2A和1B,2B。水筛属是原始的,黑藻属是进化的。  相似文献   
53.
54.
55.
人14p+标记染色体的分子细胞遗传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程在玉  符生苗 《遗传学报》1989,16(4):331-334
一例23岁女性患者因近五、六年来出现胡须、四肢多毛及偶有月经不规则而就诊。细胞遗传学检查发现一个短臂明显增大的亚中着丝粒的14号标记染色体14p ·p 区域GTG显带呈浅染,C-带暗染,都呈均匀的染色区。硝酸银染色在p 远侧端显现一个Ag-NOR,其大小与正常近端着丝粒染色体的无明显差异。应用~3H标记的7.3 kb长的rRNA基因探针进行染色体原位杂交,自显影银颗粒沿整个p 区域分布,p 上的银颗粒数是正常近端着丝粒染色体短臂上银颗粒平均数的5倍。这些结果排除了Y或其他染色体参加的重排形成p 的可能性,并表明Ag-NOR的大小或NOR的数目并不一定与rRNA基因的数量成正比。研究Dp 或Gp 类型的染色体变异,对了解人二倍体细胞内rRNA基因表达的调控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6.
周密  李渝成 《遗传学报》1989,16(3):184-187
本文报道了一种显示鱼类染色体G-带的BrdU-BsG方法。采用肾细胞短期培养,收获前12小时加入BrdU,使终浓度为10μg/ml。制片经HCl、Ba(OH)_2处理,4×SSC温育。Giemsa染色,显示出白鲢的G-带。其带纹细致清晰,一个细胞的单倍染色体上显示带纹达200条以上,是目前已报道的鱼类多重带中带纹最多的,且反差明显,带纹有特征性,结果较稳定。根据实验结果初步建立了白鲢的G-带模式图。  相似文献   
57.
58.
59.
本文用苏木精染色和双苯并咪唑(Hoechst 33258)染色法,从草菇子实体“纽期”菌褶分化完开始,每3小时对同一个子实体连续切取菌褶进行染色观察。结果表明草菇子实体“纽期”菌褶形成时,约10%的担子发生了核配;在子实体发育过程中,尤其是子实体成熟期后,不断有少量新的双核担子产生,并发生核配,使草菇减数分裂的同步性不高;草菇从菌褶分化完成(此时已有10%担子发生核配)到子实体完全成熟,菌褶变成深粉红至褐色(此时约70%担子完成减数分裂)需要28—30小时;担子减数分裂的持续时间为18小时,其中细线期和偶线期5.9小时、粗线期6.2小时、双线期和终变期3.4小时、中期10.5小时、后期Ⅰ到四分体2小时;经过对粗线期、双线和终变期以及中期Ⅰ染色体条数的多次反复观察,认为草菇的染色体条数为11(n=11);减数分裂后,4个子核分别进入4个担孢子中,留下无核的担子;绝大部分担孢子是单核的,有约5%的担孢子是双核的。  相似文献   
60.
1983年,Lohka和Masui首先报道,用精子染色质与卵提取物一起温育,可以组装成具有典型结构的细胞核。这种核不仅具有合成DNA的能力,而且还能进入M期。同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