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3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86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4年   2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以西瓜(Citrullus vulgarris)郑抗1号为接穗,日本南瓜(C. moschata)、黑籽南瓜(C. ficifolia)、葫芦(Lagenaria siceraia)为砧木,研究了嫁接苗和自根苗在(7.5±0.5)℃低温胁迫下叶片相关耐寒性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低温处理后嫁接苗丙二醛(MDA)含量、电解质渗透率显著低于自根苗;叶绿素、脯氨酸(Pro)、可溶性糖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显著高于自根苗。与处理前相比,12 d时日本南瓜砧、黑籽南瓜砧和葫芦砧嫁接苗叶绿素含量分别降低了30.48%、28.48%和52.69%;葫芦砧嫁接苗MDA含量6 d时较处理前增加了313.16%;3~12 d日本南瓜砧和黑籽南瓜砧嫁接苗电解质渗透率显著低于葫芦砧嫁接苗;低温处理期间,日本南瓜砧嫁接苗可溶性糖含量分别比黑籽南瓜砧和葫芦砧嫁接苗高出24.71%和31.17%,SOD、POD、CAT酶活性高于另外2个组合。综合各项指标显示:3种砧木均能提高接穗对低温的忍耐能力,其顺序为日本南瓜砧>黑籽南瓜砧>葫芦砧。  相似文献   
62.
根据柑橘黄龙病亚洲种23S/5S的DNA序列设计一对引物对不同地理来源的6个柑橘黄龙病样品DNA进行扩增,扩增片段大小均为1 654 bp包括一个假定细胞壁水解酶假基因(putative cell wall hydrolase pseudogene)和5S rRNA 基因.序列同源性分析结果表明;6个柑橘黄龙病病原菌样品与柑橘黄龙病病原菌亚洲种Sihui样品的同源性为99%,然而与土壤杆菌,布鲁氏菌,根瘤菌,中华根瘤菌,巴通体菌和中慢生根瘤菌的同源性只有89%~95%,说明在23S/5S rDNA序列上黄龙病病原菌亚洲种与α变形菌纲根瘤菌目的其他病原菌相差较大.对黄龙病病原菌亚洲种种内的23S/5S rDNA序列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发现黄龙病病原菌亚洲种种内之间putative cell wall hydrolase pseudogene和5S rRNA的基因序列非常保守,但不同地理来源的柑橘黄龙病样品碱基序列间确实存在差异,差异的大小与地理的远近无关.利用简约法对黄龙病病原菌亚洲种及α变形菌纲其它病原菌的23S/5S rDNA序列构建的系统发育树显示黄龙病病原菌亚洲种单独聚为一类,其他细菌聚为另一类,该结果与基于rplJ基因及16S rRNA基因的DNA序列构建的分子系统进化树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63.
柑橘衰退病毒柚类分离株的分子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双向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BD-PCR)、序列分析等技术对我国部分地区柑橘衰退病毒(Citrus tristeza virus,CTV)柚类分离株进行了鉴定分析。结果表明:柚类以受相对单一的CTV株系侵染为主;柚类上的优势流行株系属于p25/HinfⅠRFLP 6组群(占79.4%)和p23/BD-PCRⅢ组群(占84.1%);在对柚类CTV分离株S051~S058及国外CTV分离株PB61、T30、T36、T385、SY568、VT、NUAGA的p23、p25基因序列分析中,S051与弱毒株PB61的同源性最高;S052与弱毒株T30、T385的同源性最高;S053、S054、S055、S056、S057、S058与其它CTV分离株的同源关系均较远,并在系统发生树上形成了独立的分枝。  相似文献   
64.
柑橘大实蝇成虫的翅载和额外负载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柑橘大实蝇Bactrocera (Tetradacus) minax (Enderlein)的有效管理受阻于对其成虫运动行为的较少的认识。通过测定其成虫翅载能力和忍受额外负载重量的能力, 从而确定其成虫所携带不同的额外负载的电子标签重量对其正常起飞的影响程度, 为制作合适的昆虫谐波雷达的电子标签提供技术参数。其雌雄成虫的翅载能力并没有随着成虫个体重量增加而降低, 也没有因为性别不同而存在差异。成虫经过正常取食和饥饿(只喂清水)变化处理, 其成虫平均净载重量约为11 mg。来自网室成虫忍受额外负载试验结果表明, 成虫额外负载7.3 mg重量或为占其自身体重大约23%重量对于其向上起飞行为有较少或没有直接的影响。结果进一步表明, 在确定昆虫谐波雷达技术跟踪其成虫携带的电子标签适合性时, 选择的电子标签的重量不能超过7.3 mg。  相似文献   
65.
辛弗林是柑橘天然产物中的重要有效成分之一,被广泛应用于医药及食品行业,近年来由于其在心血管方面潜在的毒副作用而受到学者关注。本文对辛弗林的来源、结构、合成及检测方法等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农产品和食品生产过程中辛弗林的安全使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6.
柑橘类柠檬苦素抗癌活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柑橘作为受人喜爱的第一大果品,其主要次生代谢产物类柠檬苦素具有抗癌、降低胆固醇、镇静、催眠、抗焦虑、抑菌、抗病毒等多种生物活性。近年来,柑橘类柠檬苦素抗癌活性已成为国际研究热点并广受社会关注。该文从清除自由基、激发谷胱甘肽转移酶、降低致癌物质致癌活性以及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等四个方面综述了柑橘类柠檬苦素抗癌国际最新研究进展,并对柑橘类柠檬苦素抗癌活性及其构效关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7.
嫁接栽培是茄果类蔬菜防治土传病害和提高产量的重要措施之一。茄子野生近缘种托鲁巴姆(Solanums torvum)因综合抗性强,成为茄子和番茄嫁接的常用优良砧木。但是,由于托鲁巴姆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较低,苗龄较长,限制了其在工厂化育苗中的大规模应用,因此迫切需要开发其他方法及相应技术体系提高托鲁巴姆的育苗效率,降低育苗成本。为优化托鲁巴姆微扦插技术,该研究探索并优化了试管内微扦插繁殖托鲁巴姆技术,以无菌播种获得初代无菌苗的茎段为外植体,通过在培养基中添加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比不同浓度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托鲁巴姆微扦插繁殖过程中的影响。结果表明:(1)托鲁巴姆在不同培养基中,腋芽诱导、继代增殖和生根培养的效果存在显著差异,初代芽诱导的最佳培养基为MS+KT 0.5 mg·L-1+IBA 0.1 mg·L-1,出芽率达90%。(2)继代扦插最佳培养基为MS+IBA 0.4 mg·L-1,培养30 d的增殖系数达6.11,植株长势健壮。(3)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MS+IBA 0.2 mg·L-1,生根培养30 d,单株一级根数4.56条,最长根长125.80 mm、根粗0.50 mm,根系发达。采用试管内微扦插技术繁殖托鲁巴姆种苗,操作简单,增殖系数较高,可满足快速繁育种苗的要求。该研究结果为托鲁巴姆的工厂化规模育苗提供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68.
为了解重庆三峡库区柑橘叶片硼营养状况及其影响因子,在该区域12个主产县(区)的代表性果园采集叶片样品954份和土壤样品302份,测定叶片硼含量,并分析了土壤有效硼、土壤pH值、品种、砧木和树龄对叶片硼营养的影响.结果表明: 该区域柑橘叶片硼含量不足(<35 mg·kg-1)的果园比例达41.6%,土壤有效硼含量不足(<0.5 mg·kg-1)的果园比例高达89.4%,柑橘叶片硼含量与土壤有效硼含量的相关性未达显著水平.土壤pH值、品种、砧木和树龄均影响叶片硼含量.pH值4.5~6.4土壤上的柑橘叶片硼含量显著高于pH值6.5~8.5土壤上的柑橘;品种间叶片硼含量为:温州蜜柑>柚类>夏橙>普通甜橙>杂柑>脐橙;枳砧和酸柚砧柑橘叶片硼含量显著高于枳橙砧和红橘砧柑橘;3~8年生柑橘树叶片硼含量适宜(35~100 mg·kg-1)样品比例比8年生以上柑橘树高6.6%.  相似文献   
69.
成年态南丰蜜橘试管嫁接育苗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适合成年态南丰蜜橘[Citrus reticulata Blanco‘kinokuni’(Tanaka)H.H.Hu]的快速繁殖技术,对其试管茎尖微嫁接育苗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最好的砧木是苦柚种子苗,以腹接方式的成活率最高。嫁接苗接种在MS+GA3 1 mg L–1+蔗糖75 g L–1的培养基中,暗培养7 d后转入光周期下培养,嫁接成活率达67.78%。不同移栽基质对嫁接苗的成活率影响不显著。嫁接苗与成年态南丰蜜橘再生芽在形态和POD、CAT及SOD同工酶分子表达上均无明显差异。这表明通过试管茎尖微嫁接技术可保持其遗传稳定性。  相似文献   
70.
平茬对岩黄芪属植物生物学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闫志坚  杨持  高天明 《应用生态学报》2006,17(12):2311-2315
探讨了3种岩黄芪属植物平茬与未平茬植株的生物学性状.结果表明,平茬后3种岩黄芪属植物植株的多种性状与未平茬植株无显著差异,但平茬植株基部新生枝条数比未平茬植株增加1.91倍.平茬不仅复壮了植株个体,提高了产量,而且提高了家畜可食部分(叶+嫩茎)的比例.平茬岩黄芪属植株5~8月生物量中以叶和嫩茎为主,在9月,由于枝条木质化,家畜不可食部分迅速增加,平均不可食部分占总生物量的69.26%.而未平茬的岩黄芪属植株由于有上一年残留的枯死枝条,因而5~8月一直有老茎存在,9月份家畜不可食部分平均达到77.79%.岩黄芪属植物可在植物生长的第2年进行平茬,应在8月底以前进行收割.8月平茬处理3种岩黄芪灌丛的叶面积指数高于对照,散射光系数低于对照,说明在8月平茬处理植株的生长高于对照植株,生长更为繁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