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3篇
  免费   333篇
  国内免费   1417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70篇
  2022年   62篇
  2021年   87篇
  2020年   55篇
  2019年   84篇
  2018年   82篇
  2017年   93篇
  2016年   92篇
  2015年   107篇
  2014年   126篇
  2013年   101篇
  2012年   129篇
  2011年   101篇
  2010年   144篇
  2009年   87篇
  2008年   119篇
  2007年   97篇
  2006年   102篇
  2005年   78篇
  2004年   81篇
  2003年   70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56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47篇
  1998年   38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36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3篇
  1975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31.
橡胶-砂仁复合系统生物产量、营养元素空间格局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对橡胶与砂仁间作林和同龄纯胶林各层次各器官生物量及10种营养元素含量的测定,对比研究了两种分乔木层生物量按径级分配,林分平均净生产量,营养元素的积累分布规律,林龄为30a,间作龄为8a的胶砂间作林的总生物量为139.85t/hm^2。其中乔木层占72.7%,间作层占22.6%,枯落物层占5.2%,与同龄纯胶林相比,乔木层提高了7.6%,枯落物层提高了38.9%,两种林分乔木层地上部分生物量约占  相似文献   
32.
本文研究东北羊草草原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的季节变化规律。根据实测数据,利用MV/6000电子计算机构造了趋势方程,并作了F检验,F0.25=2.68,F0=193.99,效果良好。以此为基础可以进行预测预报。同时利用MV/6000电子计算机绘制三维空间趋势面图形,直观地反映了东北草草原土壤分解微生物生物量的季节变化规律。实验结果证明,土壤温度、水分对土壤微生物的生物量影响同等重要。  相似文献   
33.
中国主要五针松群落学特征及其生物量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吴刚  冯宗炜 《生态学报》1995,15(3):260-267
本文根据现有的文献资料,系统地分析了中国五针松的分布.群落学特征,按不同分布区、不同群落类型探讨了中国五针松的群落生物量和年净生产量及在群落的不同层次上的分布.比较分析了不同分布区五针松的年干物质累积速度(NP/B).结果表明:115─135a生的阔叶红松林群落生物量在97.09─120.51t/hm ̄2之间,年净生产量在8.698─10.34t/hm ̄2.a之间,年净生产量长白山山脉沙松、鹅耳枥红松林>小兴安岭南坡枫桦、水曲柳红松林>小兴安岭北坡云杉、冷杉红松林;30─36a生的华山松林群落生物量在78.75─94.73t/hm ̄2之间,年净生产量在4.993─5.537t/hm ̄2.a之间,年净生产量贵州山地常绿阔叶华山松林>秦岭中山地阔叶华山松林>甘肃小陇山针阔叶华山松林.NP/B值:长白山山脉的阔叶红松林>小兴安岭山脉的阔叶红松林;秦岭中山地阔叶华山松林>甘肃小陇山针阔华山松林>贵州中山地常绿阔叶华山松林.  相似文献   
34.
河南曹岗湖浮游动物野外现场试验初报蔡庆华,伍焯田,黎道丰,梁彦龄(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武汉430072)关键词浮游动物,野外现场试验,湖泊生态系统,黄淮海平原PRILIMINARYREPORTONINSITUEXPERIMENTOFZOOPLA...  相似文献   
35.
武汉东湖大茨藻群落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总结了1962—1964年和1972—1982年对东湖大茨藻群落的研究工作。研究的主要内容有:群落面积和生物量的逐年变化,物候相和种子发芽率,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以及植物群落对太阳能量的利用效率。最后提出了对大茨藻群落的改造问题。  相似文献   
36.
淡水桡足类生物量的测算   总被引:34,自引:1,他引:33  
本研究测定了16种哲水蚤、5种剑水蚤成体体长-湿重值和13种哲水蚤、4种剑水蚤成体体长-干重值,并应用统计方法推导出相应的体长-体重关系方程式。文中对这方程式的应用作了扼要的讨论。另外,测定了4种哲水蚤、3种剑水蚤卵的干、湿重值和三个不同水域里的无节幼体的干、湿重值。  相似文献   
37.
浙北平原水杉人工林生物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对浙江省北部平原水杉人工林的生物量和生产力进行了测定和研究。按平均标准木法分别调查了干、枝、叶、根的生物量。据调查材料,用相对生长规律建立了估测单株林木各器官干重的回归方程,方程的相关系数和估测精度符合要求,具实用价值。研究结果表明:水杉人工林生物量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林带18年生后增加速度变缓,片林生物量普遍大于林带生物量,生物量组成比例因年龄而异。随着年龄的增加,年平均净生产量、叶面积指数、光能利用率均逐步加大,至18年生时,上述指标分别为17.51t/ha·a、9.1和0.77%。叶净光合生产率以速生阶段为最大,衰退阶段为最低,当叶净光合生产率急剧下降时,可实施主伐更新。  相似文献   
38.
肖瑜 《植物生态学报》1992,16(3):227-233
 经测定分析陕西南部28—37年生巴山松天然林的生物量和净初级生产量,结果表明,林分乔木层生物量为81.28t/ha,草本下木生物量为1.45t/ha,林分凋落物量为11.16t/ha;乔木层净初级生产量为6.94t/ha·yr,约45%分配到树叶。巴山松林的消光系数平均为0.33。在地上部生产结构方面,枝重主要集中在树冠中、下部,叶龄愈大,叶重在树冠下部的比例愈高。巴山松林木的根系总长度约99.4km/ha,其中细根占58%。  相似文献   
39.
40.
浙江省松阳县黄山松种群的密度与生物量动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研究了浙江省松阳县关山源地区黄山松种群的密度与生物量动态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黄山松是该地区森林演替中的先锋种群之一。在演替过程中,黄山松种群的动态可分成三个阶段。大约在黄山松种群入侵次生裸地的最初10年期间,种群的密度和生物量迅速增长(阶段Ⅰ)。此后,种群密度达到饱和,由于自疏作用出现以及其他阔叶树种的入侵,种群密度开始急剧下降,个体平均重量和种群生物量迅速增长(阶段Ⅱ),–3/2自疏定律适用于种群动态的此阶段。随着阔叶树种进入林冠层,虽然个体平均重量仍缓慢增长,黄山松种群的密度和种群生物量逐渐下降直至退出群落(阶段Ⅲ)。但在一些特殊生境中(如裸岩陡坡或山脊),黄山松种群可形成稳定的地形顶极群落,其种群密度、个体平均重量和种群生物量可长期维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