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12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中国省级行政区生态环境可持续性评价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从自然条件、人类胁迫、生态环境效应和社会响应4个主题出发,构建了包含28个指标的中国省级行政区生态环境可持续性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专家调查和层次分析法为各主题层中的指标赋权.分别用各主题层中的指标和对应的权重,采用加权平均法构建自然条件(NSI)、人类胁迫(HPI)、生态环境效应(EEI)和社会响应(SRI)4个分指数,然后用这4个分指数通过灰色关联法构建综合生态环境可持续性指数(CEI),对我国各省级行政区生态环境可持续性进行评价.同时论文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和相关分析法分析造成各指数地域差异的主导因素和评价中指标赋权的合理性.最后以4个分指数作为变量,采用快速样本聚类法对我国31个省级行政区进行聚类分析.评价结果表明,2003年我国各生态环境指数存在显著的地域差异.自然条件从东南到西北呈明显的由优到劣的过渡趋势,降雨量、年均气温、森林覆盖率和水网密度4个指标是导致地域差异的主导因素;人类胁迫东部发达地区明显高于西部和中部地区,同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存在显著的正相关;生态环境效应西北地区最为显著,同各地区自然条件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在人类活动干扰下,自然条件差的地区更容易发生生态损害与退化;社会响应无明显的地域分析规律,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对其有一定影响,但并非决定性因素.区域综合生态环境可持续性由区域NSI、HPI、EEI和SRI共同决定,综合评价得到2003年我国各省级行政区生态环境可持续性排序情况,其中生态环境可持续性最强的几个地区为海南、云南、广西、江西等地,最弱的几个地区为内蒙古、宁夏、上海、西藏、新疆等地.最后,聚类分析把我国31个省级行政区聚为生态环境特点各异的六大类,可以促进我国生态环境的分类管理.  相似文献   
102.
蒙古沙冬青是我国西北干旱区植物群落主要建群种之一,对维持西北干旱区脆弱的生态系统起着重要作用。本研究通过样方法对蒙古沙冬青群落物种组成、盖度、多度等植被特征进行了调查与统计分析,并采用双向指示种分析法(TWINSPAN)和冗余分析法(RDA)对其群落特征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蒙古沙冬青群落主要由藜科、禾本科、豆科、菊科和蒺藜科树种组成,分属21科50属70种,区系组成以温带、地中海及西亚至中亚分布为主;(2)通过双向指示种分析法(TWINSPAN),将17个蒙古沙冬青群落划分为6个群丛类型,分别是蒙古沙冬青-白刺-猪毛蒿群丛、蒙古沙冬青-柠条锦鸡儿-碱蓬群丛、蒙古沙冬青-蒙古扁桃-阿尔泰狗娃花群丛、蒙古沙冬青-酸枣-沙葱群丛、蒙古沙冬青-驼绒藜-黄花蒿及蒙古沙冬青-霸王-骆驼蓬群丛;(3)通过冗余分析法(RDA),排序得到环境因子与蒙古沙冬青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的关系,环境因子的交互作用是影响蒙古沙冬青群落物种多样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3.
敦煌阳关自然保护区湿地植物群落数量分类和排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敦煌阳关自然保护区内湿地植物群落的数量分类, 给保护区湿地生态恢复和植物多样性保护提供具有实践价值的参考依据。采用野外调查结合TWINSPAN 数量分类法和DCA 排序方法对阳关保护区湿地植物群落进行多元分析, 结果表明: TWINSPAN 分类将阳关保护区湿地的 29 种植物种划分为8 个主要植物群落, 且各群落内的植物种之间具有相似的生境; DCA 排序图第1 轴明显反映了土壤含水量梯度, 而植被群落类型在DCA 第2 轴上变化所指示的环境特征不如第1 轴明显; TWINSPAN 分类与DCA 排序结果基本吻合, 同时DCA 排序结果进一步验证了TWINSPAN 分类结果的合理性, 能够有效地解释阳关保护区湿地植物种分布的稀疏性。  相似文献   
104.
新疆南准噶尔荒漠优势植物的化学成分含量特点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孔令韶  郭柯  王其兵 《生态学报》2002,22(8):1202-1210
南准噶尔荒漠 62种植物 8种元素的含量测定结果显示 ,含量算术平均值的大小顺序为 Na>K>Ca>S>P>Al>Fe>Mn,与阿拉善荒漠植物元素含量的顺序一致。其中 ,Mn、Fe、Al、Na、S的含量变异系数比 P、K和 Ca的大。植物元素含量之间相关分析结果表明 ,Fe与 Al、S与 P、Na与 S呈极显著正相关 ,表明荒漠植物对它们的吸收是协同的 ,而 Fe与 K显著负相关 ,表明植物对它们的吸收具有拮抗作用。聚类分析和排序结果说明不同生态功能群植物都有自身的元素含量特点 ,盐生植物 Na、S含量高 ,沙生植物为高 K低 Na含量功能群植物  相似文献   
105.
分离生态变化中的物种相互作用组分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本文用描述群落的最小剩余码的平均码长L(S)测度群落总复杂性,用Renyi熵测度非组织复杂性,并将它们之差△(S)作为组织复杂性或群落结构复杂性的测度,提出了一个测度群落内种间相互作用的指标,以有关生物群落结构组建的理论及约束典型排序技术;典型对应分析CCA和测余分析RA为基础,发展一种包括环境,空间格局和物种相互作用三方面因素的植物群落数量分析方法,并在种多度数据的变化中分离出这几个方面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6.
生态环境对甘肃河西荒漠蜥蜴多样性的调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甘肃河西地区荒漠蜥蜴及其环境因子的生态数据通过数学建模,利用SPSS/PC^ 软件在计算机上运行求解,将各种生态因子按其对蜥蜴多样性的重要性程度排序,并通过聚类分析对12个调查地区分类。确定了决定甘肃河西多数地区荒漠蜥蜴多样性的主导因子依次是植被类型的多样性、海拔、降水量、年平均气温、7月平均最高气温。通常植被类型复杂多样,海拔低,降水量少,年均温和月平均最高气温的地区蜥蜴种类多;植被类型少,海拔高、降不量少、年均和7月平均最高气温低的地区蜥蜴种类少。由于特殊原因,少数地区各主导因子的作用有一定变化。从而揭示了环境因子调控蜥蜴多样性的综合机制。  相似文献   
107.
山西芦芽山植物群落的数量分类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张丽霞  张峰  上官铁梁 《植物学通报》2001,18(2):231-239,176
本文在群落样方调查基础上,采用双向指示种分析法(TWINSPAN)和除趋势对应分析(DCA)对山本芦芽山植物群落进行数量分类和排序。TWINSPAN等级分类将芦芽山82个样方分为28类,可归属于7个植被型,分类结果反映了植物群落类型与环境梯度之间的关系,并在DCA二维排序图上得到较好的验证,DCA排序轴对角线基本反映了海拔,温度和湿度的梯度变化,表明群落生境所在地的海拔,温度和湿度是决定群落分布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8.
内蒙古阿拉善地区植物元素含量特征及数量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Acta Botanica Sinica》2001,43(5):534-540
  相似文献   
109.
通过对香港大榄郊野公园森林群落的样地调查, 利用组平均法和除趋势对应分析两种方法, 对样方进行聚类与排序分析。把35个样地划分为11个植被类型, 森林群落可划分为台湾相思(Acacia confusa Merr.)林、红胶木(Lophostemon confertus(R. Br.) Peter G. Wils on ex J. T. Waterh.)林、木荷(Schima superba Gardner ex Champ.)林、柠檬桉(Eucalyptus citriodora Hook.)林、湿地松+鸭脚木(Pinus elliottii Engelm.+ Schefflera octophylla (Lour.) Harms .)林、土沉香(Aquilaria sinensis (Lour.) Spreng.)林、毛叶桉(Eucalyptus torel liana F. Muel l.)林; 灌木群落分为山油柑+越南叶下珠(Acronychia pedunculata (L.) Miq.+ Phyl lanthus cochinchinensis (Lour.) Spreng.)矮树灌丛、豺皮樟+桃金娘(Li tsea rotoundifol ia (Nees) Hemsl . var. ob longi folia (Nees) C. K. Allen+Rhodomyrtus tomentosa (Al ton) Hassk.)矮树灌丛、大头茶(Gordonia axillaris (Roxb. ex Ker Gawl .) D. Dietr.)矮树灌丛、桃金娘+芒萁(Rhodomyrtus tomentosa (Alton) Hassk.+Dicranopteris dichotoma (Thunb.) Bernh.)灌草丛。DCA排序结果反映海拔高度与各个森林群落的分布格局和物种组成关系不大, 而环境 湿度是影响森林群落物种组成的主要因素。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 台湾相思林和土沉香林多样性指数最高, 说明台湾相思林逐渐向次生林演变, 除了红胶木林和少数郁闭度低的台湾相思林中有强阳生性树种外, 大部分人工林下植物以阳生性稍耐阴的树种为主。调查结果显示, 大榄郊野公园植物生长条件东部优于西部, 西部的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指数较低, 主要以人工林和灌丛为主, 加上山火频繁发生, 导致长期处于先锋阶段。  相似文献   
110.
对暖温带山地针叶林采用无倾向对应分析(DCA)和二元指示种分析(TWINSPAN)进行排序和数量分类。二种方法的分析结果相似。根据暖温带森林地区120个气象站数据,得出多元回归方程,并根据每个样地所在地的经度、纬度和海拔高度,获得各类植物群落气候因子的信息。低山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林和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林是喜暖耐旱的植物群落。实质上油松林分布很广,亦能耐寒,并可与多种乔木形成混交林。华山松(pinus armandii)林需要温暖湿润的生境,多见于纬度较低的中山地带。亚高山带主要是华北落叶松(Larix princiois-rupprechtii),白扦(Picea meyeri)青扦(Picea wilsonii)占优势的针叶林,它们有纯林,亦有混交林,对上述植物群落给以环境解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