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6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87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21.
摘要 目的:探讨注射罗格列酮对多发性骨髓瘤小鼠细胞免疫功能与Caspase-3表达的影响。方法:多发性骨髓瘤小鼠随机平分为三组-模型组、红细胞组与罗格列酮组,红细胞组与罗格列酮组分别给予经尾静脉注射重组鼠源促红细胞生成素5.0 mg/kg与罗格列酮5 mg/kg 100 μL,模型组给予尾静脉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每天给药1次,检测细胞免疫功能与Caspase-3表达变化情况。结果:三组治疗第7 d与治疗第14 d的肿瘤体积高于治疗第1 d(P<0.05),红细胞组与罗格列酮组低于模型组(P<0.05),罗格列酮组低于红细胞组(P<0.05)。红细胞组与罗格列酮组治疗第7 d与治疗第14 d的血清白介素(Interleukin,IL)-6与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水含量低于模型组(P<0.05),罗格列酮组低于红细胞组(P<0.05)。红细胞组与罗格列酮组治疗第14 d与治疗第28 d的脾脏B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比例对比高于模型组(P<0.05),罗格列酮组高于红细胞组(P<0.05)。红细胞组与罗格列酮组治疗第14 d与治疗第28 d的脑黑质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低于模型组(P<0.05),罗格列酮组低于红细胞组(P<0.05)。结论:注射罗格列酮在多发性骨髓瘤小鼠的应用能改善细胞免疫功能,抑制脑黑质Caspase-3的表达,同时也能促进小鼠体重恢复,抑制炎症因子的表达。  相似文献   
22.
体重和摄食水平对鳜和乌鳢身体的生化组成和能值的影响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6  
本实验结果表明,野生鳜和乌鳢的干物质含量、蛋白质含量、脂肪含量和能值均随体重的增加而显著增加(P<0.05),野生鳜灰分含量变随体重的增加而显著增加(P<0.05),但野生乌鳢灰分含量与体重关系的回归方程则不显著(P<0.05);实验鳜和乌鳢干物质含量、脂肪含量和能值均随摄食水平的增加而显著增加(P<0.05),实验鳜蛋白含量和灰分含量与摄食水平关系的回归方程不显著(P<0.05),实验乌鳢蛋白质  相似文献   
23.
Leptin:a multifunctional hormone   总被引:34,自引:0,他引:34  
Huang L  Li C 《Cell research》2000,10(2):81-92
Leptin is the protein product encoded by the obese(ob) gene.It is a circulating hormone produced primarily by the adipose tissue.ob/ob mice with mutations of the gene encoding leptin become morbidly obese,infertile,hyperphagic,hypothermic,and diabetic.Since the cloning of leptin in 1994,our knowledge in body weight regulation and the role played by leptin has increased substantially.We now know that leptin signals through its receptor,OB-R,which is a member of the cytokine receptor superfamily.Leptin serves as an adiposity signal to inform the brain the adipose tissue mass in a negative feedback loop regulating food intake and energy expenditure.Leptin also plays important roles in angiogenesis,immune function,fertility,and bone formation.Humans with mutations in the gene encoding leptin are also morbidly obese and respond to leptin treatment,demonstrating that enhancing or inhibiting leptin‘s activities in vivo may have potential therapeutic benefits.  相似文献   
24.
体型大小与昆虫在温度胁迫下的适应性有关。本文旨在研究入侵杂草空心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生防天敌莲草直胸跳甲Agasicles hygrophila SelmanVogt不同地理种群对高温的形态响应机制。以恒温25℃作为对照,分别测定莲草直胸跳甲长沙种群和海南种群在模拟夏季特定12∶00-16∶00时段30℃、33℃、36℃高温条件下的幼虫体重、初羽化成虫体重、后足胫节长、鞘翅长、前胸背板宽等指标。结果表明,莲草直胸跳甲两地理种群幼虫体重均随温度升高而增加。两种群雌虫及长沙种群雄虫的体重、后足胫节长、鞘翅长、前胸背板宽度随温度上升显著下降;海南种群雄虫的后足胫节长、鞘翅长、前胸背板宽在各温度处理间无显著差异。在33℃、36℃高温条件下,长沙种群的幼虫体重、雌虫体重及雌虫的后足胫节长、鞘翅长、前胸背板宽显著高于海南种群,而长沙种群雄虫的后足胫节长、鞘翅长、前胸背板宽显著低于海南种群。试验表明,不同地理种群的莲草直胸跳甲形态大小对高温的响应存在差异。本研究结果为探究莲草直胸跳甲种间进化以及人工培育耐热种群的实践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5.
为探讨短期持续限食对树麻雀(Passer monanus)体重和基础代谢率的影响,及其生理适应的调节机制。以正常饲喂树麻雀为对照组(0D组,D为饥饿天数),以进食量相同和持续限食时间不同的4组(1D、3D、5D和7D)树麻雀为研究对象进行限食驯养。结果显示,体重与个体BMR间存在极显著的线性关系(r=0.512,P=0.001);5组树麻雀单位体重的基础代谢率(BMR)差异不显著,5D和7D组树麻雀的个体BMR组间差异显著(P0.05);树麻雀的体重驯养前后变化为对照组增加而4个实验组降低,驯养后,1D和7D组与对照组相比体重降低分别为显著(P0.05)和极显著(P0.01),3D和5D组相对于1D、7D组出现小幅度的上调,1~7d持续限食树麻雀的体重出现降升降的趋势。结论是:当摄食量不足时,消耗体内的能量储备和降低个体的基础能耗对缓解短期持续限食的生存压力有利,但个体适合度随之降低。体内能量储备和个体基础能耗的相应增加是树麻雀应对饥饿环境的关键,也是其重要的生存策略之一。  相似文献   
26.
《生命世界》2010,(7):4-4
屎壳郎因推粪球而闻名,但直至近期,科学家才用数据证明它们是地球上已知最强壮的昆虫:蜣螂目中的雄性食粪金龟最多可推动相当于自身体重1141倍的粪球,这就相当于一名体重70千克的人推动80吨重物一样。科学家认为,争夺交配权是该物种在进化过程中力气不断增加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7.
何聪  田春华  李玮琳  刘定震 《生物学通报》2010,45(9):42-46,F0003
电磁辐射对人体健康是否有副作用是公众普遍关心的问题,目前我国尚缺乏有关的行业标准。以小鼠为实验对象,通过电磁炉电磁辐射暴露实验.检查验证电磁辐射暴露是否对小鼠体重和血液免疫细胞数目具有影响。结果发现,随着暴露时间的增加.雌性与雄性暴露组和对照组体重表现明显的性别差异。辐射暴露雌鼠体重从第5d开始明显低于对照组雌鼠。而雄性2组之间无显著差异。暴露2周后.雌性暴露组小鼠血液白细胞总数显著低于对照组。雄鼠则正相反,即暴露组显著高于对照组。白细胞中的淋巴细胞数在雌雄辐射暴露组和对照组都不存在显著差异。雄性小鼠白细胞中的中性粒细胞数目在暴露1周和4周后都明显下降。结果表明,电磁炉辐射暴露对雌性小鼠的体重增长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而对血液免疫功能影响与否.尚有待进一步的实验验证。  相似文献   
28.
目的:研究运动干预对不同糖耐量超重肥胖孕妇孕期体重增加、妊娠晚期血清游离脂肪酸(Free Fatty Acids,FFA)、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水平及新生儿体重的影响.方法:2008年6月~2009年12月,对来自高危门诊的的肥胖超重孕妇,分别给予单纯饮食干预(饮食组)或运动饮食联合干预(运动加饮食组).妊娠32周采集两组病例空腹血样,测定FFA及TG.排除各组有运动禁忌的孕妇.足月分娩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及正常糖耐量(Normal Glucose Tolerant,NGT)孕妇共143例,运动加饮食组(n=73,GDM 21例,NGT 52例).饮食组(n=70,GDM23例,NGT47例)按不同糖耐量分别进行了对比研究.分析二组在孕期体重增加,孕晚期脂代谢水平及新生儿出生体重方面的差异,并就新生儿出生体重与孕期体重增加及孕晚期血清FFA水平的关系做相关性分析.结果:两组孕妇在年龄,孕前体重指数及分娩孕周方面差别无统计学意义.两组GDM在孕期增重(p<0.01)、新生几出生体重体重(p<0.05)、孕晚期血清FFA(p<0.05)、TG水平(p<0.05)等方面差别有显著性.两组NGT在孕期体重增加(p<0.05)及新生儿出生体重方面差别有显著性(p<0.05);饮食组平均血清FFA及TG水平高于运动加饮食组,但未形成显著性差异.饮食组新生儿出生体重与孕期增重(NGT,r=0.468,P<0.01;GDM,r=0.564,p<0.01)及孕32周血清FFA水平(NGT,r=0.431,P<0.05;GDM,r=0.462,p<0.05)相关有显著性.饮食加运动组新生儿出生体重与孕期增重相关无显著性,与血清FFA相关有显著性(NGT,r=0.375,P<0.05;GDM,r=0.405,p<0.05).两组孕妇在巨大儿发生率方面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肥胖超重孕妇新生儿出生体重与孕晚期血清FFA水平有关.饮食结合运动干预有助于肥胖超重GDM孕妇在孕期体重增加,妊娠晚期血清FFA水平,新生儿出生体重,巨大儿发生率等方面取得良好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29.
目的:探讨在职的40~60岁人群胆囊结石形成的相关因素,为该人群提供降低健康风险、改变不良行为的健康教育信息.方法:随机抽样632个体检人员.采用问卷调查、体重测量、身高测量、胆道B超和空腹血糖、血脂检查.经过统计学处理分析与上述因素的关系,,结果:调查的应答率为88.7%.胆石症患病率为7.55%.在危险因素中性剐、体重指数、血脂和进餐间隔时胆结石的影响较大.结论:胆结石的形成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其中性别、体重指数、血脂和进餐间隔对胆结石形成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30.
实验室条件下,通过活动性水平,变态时的体重、增长率和完成变态所需时间考察同水塘分布的中华蟾蜍(Bufo gargarizans)和高原林蛙蝌蚪(Rana kukunoris)的竞争策略。实验按照2×3因子设计,即:食物资源2个水平(高、低),组合方式3个水平(10只中华蟾蜍蝌蚪,记为B组;5只中华蟾蜍蝌蚪和5只高原林蛙蝌蚪,记为BR组;10只高原林蛙蝌蚪,记为R组)。中华蟾蜍蝌蚪的活动性在食物水平低时显著低于食物水平高时,而高原林蛙蝌蚪的活动性在不同食物水平下无显著差异;食物水平低时,混合组的高原林蛙蝌蚪变态时体重和体重增长率都显著高于R组,而混合组中华蟾蜍蝌蚪与B组相比无显著差异;在不同处理组中,食物水平低时混合组中华蟾蜍蝌蚪幼体期最短。这些结果表明:中华蟾蜍蝌蚪在不同食物资源条件下所选择的生存策略可能不同,即食物资源充足时,增加活动性获取更多食物;食物资源有限时,降低活动性且提前完成变态;与中华蟾蜍蝌蚪相比,在食物资源有限时高原林蛙蝌蚪获取食物能力更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